(原文刊載於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專刊)
1824年在維也納,已經失聰的偉大作曲家貝多芬擔任名譽指揮,首演著自己所創作的《第九號交響曲》,直到演奏完的那一刻,他不曾真正聽見自己的音樂。在舞台上猝逝的義大利名家指揮辛諾波里,擁有精神心理學的醫學博士學位和考古學博士學位,更以義大利人的身份職掌代表正統德國音樂的德勒斯登交響樂團,他的音樂理性精準洋溢情感,卻不知道2001年4月20日在德意志歌劇院的演出,是自己人生最後的一晚。天才的宿命總融雜著許多無奈,還有許多無法言喻的人生考題,試煉著人之所以成為人的價值,讓世人得以因著天才的痛苦,感受生命的高貴。
用音符與感情實踐人生
今年獲得最高文化殊榮國家文藝獎的作曲家李泰祥,正是這樣一位我們熟知的天才,他才華洋溢,創作無數;他親身煽起炙熱的情扇,用浪漫燃燒愛情,甜蜜、歡愉與之後的失落苦痛,一次次成為他音樂中的養分。曾為流行歌手寫歌,曾為電影配樂,有著紮實西方古典音樂背景的李泰祥,總是從自己生長的土地去尋找靈感,從作曲家到此刻必須與和病魔纏鬥的生命鬥士,李泰祥始終不曾放棄對於音樂的熱愛,至今依舊在樂譜與情感當中,實踐著自己的人生。
1941年生於台東縣馬蘭鄉的李泰祥,是阿美族原住民,從小家境貧苦,也沒有機會接受正統音樂訓練。1956年,李泰祥考入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國立藝專的美術印刷科,而後轉入音樂科,主修小提琴。李泰祥從小提琴比賽中嶄露頭角,當年由於家境不好,李泰祥住就住在倉庫,睡就睡在書架上。新象藝術創辦人許博允說,他還記得已故音樂界大老許常惠曾經「領」到了李泰祥父親從台東送來的一頭牛,許常惠當時完全不知道該拿這頭牛怎麼辦,但是這是李泰祥父親抵給他當作李泰祥的學費,這也可以看出當年李泰祥家境的窘迫。
斷弦的小提琴 李泰祥勤練不息
即使環境如此艱苦,李泰祥依舊堅持他對於音樂的執著與追求,李泰祥曾經說:「即使斷了一根弦,我一樣要繼續練習。」李泰祥表示,他非常感謝當年愛護他的恩師陳清港以及馬熙程,因為從小家境貧困,根本買不起小提琴,他練習與演出用的小提琴,都是老師借給李泰祥,持續不懈加上天生的音感,使得李泰祥的創作逐漸受到重視。
畢業之後,李泰祥後曾擔任中國青年管絃樂團、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台灣電視公司交響樂團等的首席小提琴,以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前身台灣省立交響樂團指揮等職位。李泰祥的音樂創作是自學的,在校期間已在「製樂小集」發表早年作品,1973年,李泰祥獲美國洛克斐勒全額獎學金及國務院交換計畫學者獎學金赴美,至各大學音樂學院及交響樂團觀摩研究。1974年冬回國後,受聘擔任台灣省交響樂團及台灣大學管弦樂團指揮,業餘則致力於創作。
作品規模完整 技巧各派兼具
李泰祥的創作巧妙自在,作品多元,從規模來看,從交響樂團的完整編制、舞劇、歌劇到小型的室內樂都有;從創作技巧來看,李泰祥不但有浪漫派、印象派的思維,也有無調性甚至電子音樂的創作;風格上更是無從定類,最嚴肅的藝術音樂到最通俗的民歌與流行音樂,吸收當代創作思維,加上原住民與本土音樂素材的使用,讓李泰祥自由進入,毫無罣礙,更難得的是都可以有自己的風格。
李泰祥1975年發表管弦樂作品《現象》,隔年發表《雨、禪、西門町》,作品《大神祭》則由雲門舞集改編成舞劇《吳鳳》一作演出。1977年春天,李泰祥獲邀到東京發表《清平樂》,在台北發表《大地之歌》;1978年推出《還緣》音樂實驗劇;1979年發表《太虛吟》;1981年前往德國佛洛都世界音樂節發表《幻境三章》;之後的創作也結合校園民歌以管絃室內樂形式演出。
1984年,李泰祥再次為雲門舞集寫成《生民篇》、《薪傳》等管絃樂舞劇作品,並演出大型歌劇《張騫傳》,之後創作還包括《三式——氣、斷、流》鋼琴五重奏以及首度結合國語、台語、原住民語、女聲、打擊樂、鋼琴及絃樂四重奏的室內樂曲作品《山、絃、巢》等等。
時間的壓力鍋 催生創作
有知音要分享,有希望要追尋,創作音樂,最讓李泰祥感到興奮的是每一個接觸到的過程,越是在時間的壓力下,李泰祥反而可以作出更令自己感到滿意的作品。
感情的千折百轉是李泰祥創作的泉源,一段來不及完成的初戀,一直收藏在李泰祥的靈魂深處,初戀的結果,讓李泰祥透過創作釐清抒發,日後的音樂創作,對愛情的詮釋,永遠是李泰祥重要的命題。
肯定通俗音樂的價值
除了在古典音樂的累積曲目之外,李泰祥膾炙人口的作品在於流行歌曲,在校園民歌風起雲湧的年代,李泰祥也開始創作民歌,之所以願意創作民歌,李泰祥表示是與詩人余光中的一次閒談,兩人討論那時候美國《時代周刊》的出刊,在同一期裡面光是介紹搖滾團體披頭四就足足用了四頁,但卻只有小小幾行簡單篇幅,報導當代俄國知名作曲家史特拉汶斯基的逝世。
李泰祥認為,在古典與非古典的領地,誰的影響力量大,舉世皆然,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李泰祥自許希望成為溝通此界與彼界橋樑的心意,開始萌芽,李泰祥更成為台灣早期民歌運動之中非常重要的音樂人,他不但搜集整理了許多民歌,也開始譜曲、編曲與創作,沒有李泰祥,台灣樂壇甚至整個華語樂壇就不算完整,李泰祥的出現成就經典,成就了許多至今依然深受歡迎的歌手,也滿足了廣大樂迷挑剔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