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聆聽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現實──吳燦政的聲音地圖
2013
08
01
文|許惠琪
圖|許惠琪、tamtamART TAIPEI .IPIX 藝術空間
自2010年開始,吳燦政著手規劃「台灣聲音地圖計畫」,這是一項長期的錄音工程,預計耗時6-7年時間去記錄台灣各地環境的聲音。

計劃記錄城市裡,平凡的小公園,一天的音(聲)景狀態。

在7月18日這一天,選定住家附近的一個小型社區公園作24小時的聲音記錄。

記錄方式以每一小時在公園裡錄下約十分鐘的環境聲音,完成一天24小時(次)的錄音後‭,然後立即編輯,將每一小時裡的每十分鐘長度聲音,剪輯成一分鐘,最後黏接24次錄音的聲音資料後,總時間長度將為24分鐘。

完成後上傳至radio aporee 的聲音地圖平台分享。

───〈2013世界聆聽日——台北聆聽計畫 1〉,吳燦政

自2010年開始,吳燦政著手規劃「台灣聲音地圖計畫」,這是一項長期的錄音工程,預計耗時6-7年時間去記錄台灣各地環境的聲音。近年這個計畫陸續發表中,在接受採訪時,他忙著準備今年「國際聆聽日計畫」的全球音景活動;同時間,也於「tamtamART TAIPEI .IPIX 藝術空間」和「非常廟藝文空間」(VT Artsalon)展出,並執行Soundwalk計畫及舉辦座談分享。慢慢地,我們開始認識「吳燦政」這位創作者,也認識了不同於類型化、科技藝術下的「當代聲音」──一種很基礎,卻是最真實的日常音景(Soundscape)。

結合Google Map定位的聲音地圖。

發現「聲音」

1973年出生雲林的吳燦政,喜歡胡亂聽各種流行、實驗性的音樂,大學無聊跑去和朋友主持《寶島新聲TNT藝術黑白講》的電台節目,大量看非好萊塢式的電影、日韓劇、參與噪音運動……,而一點一滴累積起對聲音好奇又敏銳的感官經驗。高達電影中的聲音處理,讓他意識了聲音在影像裡的重要位置,原來聲音可以嵌進符號和訊息,帶出震撼人心的力量;日劇中感動人的配樂,無形中觸動身體知覺,產生情感緊密的連結。就這樣,聲音和影像、聲音與觸覺的細微牽引,誘發吳燦政認真且仔細地去聆聽「聲音」的面貌及各種可能性,浸身一段接著一段充滿興味的發現過程。

樂於和大眾分享聲音技術的吳燦政。

公費就讀師大美術系,研究所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期間因結交音樂創作的朋友,吳燦政參與了2006年的「C06台灣前衛文件展︰複音馬賽克」展覽,開啟第一件聲音裝置的作品《夜鶯》。爾後不斷實驗視覺與聲音的關係,如《N+Syn》(噪音進入合成器,2008)中環境噪音的收錄,即利用早期攝影機的夜視鏡功能,以鏡頭低拍穿越草間所產生的微弱聲響,召喚生活中觸碰草叢的身體感;不僅藉由直接粗糙的畫面,反思既定科技媒體總是傳遞乾淨無暇的影像模式,企求另一種影/音的出路;更包括試著將影像投影在天花板上,讓觀眾抬頭觀看,疲累低頭休息的片刻,聲音「自然」成為視覺之外被傾聽的主角。

06年之前,吳燦政多從事畫畫、視覺影像的創作,繪畫對他來說,是「一種思考過程、身體的運動過程」,2003年暫停繪畫,以長達10年的沈澱行為宣示態度,而今(2013)年再度重新繪製且買賣平面作品,則是為了募集「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的經費。

參與VT聯展的台灣聲音地圖計畫網路版。

人‧環境‧城市‧聲音的所在

錄製聲音的工具是吳燦政非常強調的一件事,如何用對的器材、對的方法,聽對的聲音很重要;選擇的背後,突顯的是藝術行動的目的。散佈在空氣間的講話聲、車流聲、蟬鳴聲,或所有生活動作的細微聲音變化,可以是單純被局部錄製的環境音,作為電影或音樂創作中的素材,但吳燦政選擇輯錄的是某人、時、地、物混雜一起的「半自然」聲源。它們呈現的不是特定、乾淨的聲音,而是同時表徵了人所在的情境氛圍;流水聲旁可能就是吵雜的台北街頭,狗吠聲也總是充斥市場的叫賣聲。吳燦政想記錄下的是聲音和人/環境的互動,重新讓我們用「耳朵」去瞭解自身生存的地方,甚而解讀人活動的模式,觀察文化的切片。

於tamtamART TAIPEI IPIX發表的「台灣聲音地圖計畫」展覽空間中,上百條耳塞式小耳機的懸吊與擴大機的播放,共同創造的流動音景,偏重視覺裝置手法,觀眾的身體可穿越音牆,自主戴起耳機聆聽藝術家錄製的日常聲音;此用小耳機傳遞聲音的方式,聲音即成了「訊息」,而不容易聽到聲音本身的質地和感覺。「Soundwalk計畫」則是吳燦政手持錄音機移動採錄展期一個月間周遭的聲音,邀請觀者當天以5分鐘的行程戴著高階耳機,由展覽門口定點聆聽 ,3分16秒時進入場內 ,再走上二樓座談空間,親身體驗一段混合藝術家/觀者時間、空間疊合的聲音情境。

仿若雨林的數百條耳機懸掛。

每一小耳機播放採錄的生活片段。

以當下製造末來的歷史和記憶

「我們是否清楚自己生活在什麼地方?什麼是台灣聲音的面貌?」這是吳燦政創作中不停思考的問題。

從忠孝復興捷運站的地下平台搭電梯上來,之間聲音的內容和轉化,即細微透露移動空間的改變;南北部不同講話的聲調表達了他們成長的文化和背景;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空差異,自然呈顯迥異的聲音特性,這些都是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聲音,但伴隨時間的流逝將逐漸消失……。

對吳燦政來說,創作中過多的全球化、過多的論述,不足以讓我們解決自身現實的問題,當大家都在抱怨台灣沒有累積、沒有歷史、沒有記憶時,當下記錄聲音、保存、整理資料庫的基礎性工作,便是他面對成長環境所採取的必然行動與使命。「台灣聲音環境資料庫計畫」進行「聲音的地圖」與「聲音資料庫」兩大主軸,現階段結合Google Map的地圖定位功能,逐一採集錄製北部、東部等各地台灣聲音的手法,整個過程須耗費多時及龐大經費,一般也難以完整收錄。

講究的聲音播放系統。

儘管如此,這一沒有盡頭的輯錄,加上其中80-90%現在看來可能是無效的環境噪音,卻反而以另一種潛流的方式,讓我們打開耳朵,重新去聆聽我們的現實,認識我們的周遭,逐步地建構出屬於台灣當代的聲音地景,蘊釀了未來充滿價值的聲音創作。

 

〔相關參考網站〕
國際聆聽日計畫:http://www.worldlisteningproject.org/
吳燦政作品資料:http://wutsancheng.blogspot.com/
台灣聲音地圖計畫: Sound and Taiwan:http://www.soundandtaiwan.com
tamtamART TAIPEI .IPIX 藝術空間:http://tamtamarttaipei.blogspot.tw/
非常廟藝文空間(VT Artsalon):http://www.vtartsalon.com/very-t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