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燈鄉傳,元宵東港遊
2015
03
16
文|葉亭君
小城故事.在地創新
東隆宮是東港主要的廟宇之一,東港的信仰活動「迎王祭典」,每3年都吸引了廣大的信徒和大批觀光客,更讓宗教學者與專家專程前來做紀錄與研究,其中送王時的王船更是聞名全台。

元宵夜,往年東港都於東隆宮和朝隆宮舉辦燈會比賽和猜燈謎活動,大人們在過年後、元宵前製作造型花燈,孩子也跟著用簡易材料做屬於自己的燈籠,或是購買現成的燈籠,提燈玩樂於是成為小朋友元宵夜的應景活動。而元宵夜也是攜家帶眷到廟前欣賞元宵花燈及猜燈謎最好時機,廟宇在元宵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三年一次的東隆宮迎王平安祭,元宵節「王船花燈」出巡暖身,王船主燈由小朋友扛著遶境,從東隆宮廣場出發,遶境東港七角頭。屏東縣長潘孟安特地來到東隆宮,為王船造型花燈點燈。   

東隆宮是東港主要的廟宇之一,東港的信仰活動「迎王祭典」,每3年都吸引了廣大的信徒和大批觀光客,更讓宗教學者與專家專程前來做紀錄與研究,其中送王時的王船更是聞名全台,東港的王船由東隆宮提供造船材料,再由東港的造船師傅以獻工的方式製造,其工序與製造真實的船其實沒兩樣,這點與其他地方的王船不同,因此東港王船不只是彩繪華麗,更是真實感十足。東港「燒王船」於凌晨時分進行,也是全台唯一,夜間燒王船增加了宗教的神祕性,也因夜裡海風由路地吹向海面,讓送王儀式能順風將王船帶向大海中。

東港主要的經濟來源是漁業,漁船是必備的生財器具,也因此造就了東港造船業的發展,一開始製作的船隻以竹筏和木造船為主,在近海與沿海間捕魚,隨著捕撈的器具與技術漸純熟,船隻愈造愈大,但鮮為人知的是,如今東港的造船業已逐漸轉變為修船業,究其原因第一是木材的禁止砍伐,於是木造船變少,玻璃纖維船取而代之,其二是停發船牌,因此不能建造新船,若真要建造新船就只能買舊船牌掛在新船上,政府以船牌控制船隻的總數量,所以造船的少,修船的還是持續下去,如先前遭菲律賓槍擊的廣達興號即是由大東華造船廠維修。

小朋友發揮創意彩繪提燈,創造專屬個人的王船提燈。

東港鎮區的發展區塊分明,有漁村聚落,有商業聚落,漁村是漁民居住區域,主要在東港的豐漁里、興漁里、盛漁里,以及鎮海里四個里,當地人稱為「三漁一海」,延平路是主要貫穿商業區與漁村區的道路,延平路從漁村區開始經過豐漁橋後就是商業區,順著延平路有八德里、中興里、興台里、頂中里和頂新里,這段的延平路有醫院、中藥房、印刷業、漁具業、竹器具編製業、金屬器具打造業和日常生活用品業,形成一條「延平老街」,建築多為巴洛克時期的風格,是一條深具文化樣貌的老街,每年東港的迎王祭典,漁村區人力大量投入,商業區則贊助較多經費,此模式自動成形,讓迎王祭典延續至今。

延續船燈傳統,在於感受到文化傳承對地方存在價值的可貴,王船將每3年造訪一次的王爺送走,也讓王爺帶走東港人的業障,保佑東港安居樂業,王船也載著東港人的祈望,祈求漁獲豐收、海上平安。今年的元宵踩街活動更為熱絡,頗受平面媒體關注,潘孟安縣長更特地從屏東趕來參與,當天下午5點民眾已陸續到服務台索取今年的王船造型船燈,組裝並進行彩繪,到了6點,會場已是滿滿的小朋友與家長,尤其是以栗國小,由洪美珠校長帶隊學生們化妝遊行,參與熱度百分百,活動開始,東港國小學生們表演了南管傳唱,還有特別嘉賓魯笠將,一出場就被包圍拍照,受歡迎程度破表,到了6點半縣長出現,又是一陣騷動。

燒王船祭典為東港王爺信仰,船燈蘊含宗教、信仰、文化、工藝傳承,今年船燈設計將一張紙變成一艘王船,東港國小小朋友學習製燈、DIY東港船燈。

提燈踩街活動在此熱烈的開場下整隊出發,沿途不少是跑出來湊熱鬧的屋內民眾,踩街活動真的帶出了東港的元宵氣氛,之後經過鎮靈宮、朝隆宮(媽祖廟),廟裡的人也跑出來看,福安宮(土地公廟)廟方更燃起煙火迎接,使大家更加欣喜,到鎮海宮時,沉寂的街道熱鬧起來,城隍廟附近也有不少居民圍觀,回到終點站東隆宮,大家仍意猶未盡地拿著相機猛合照,互道明年再來。

提燈踩街活動喚起大人的童年回憶,也為兒童帶來屬於他們的樂趣活動,領受東港王爺的祝福,王船船燈載著滿滿喜悅讓人留下美好的記憶,船燈傳承在此播下了種子,若你也覺得很有意義,也希望滿載喜悅和祝福,來年就一起來參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