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智華的2016年在移動中度過。春天到印度駐村一個月,接著在寶藏巖駐村,再隨工作到德國參加國際舞蹈博覽會(Internationale Tanzmesse nrw),順道走了歐洲多處;上述行程之間還得穿插飛往香港進行西九文化區的《10+10》舞蹈影像計畫,以及澳門的拍攝工作一併進行中。
香港的天台經驗:《How are you today》
香港是他最熟悉的異鄉,這一年來幾乎每個月去一趟。緣起自去年,完成首支舞蹈影像作品《Turn Around》不久,丘智華寫Email至 香港「Jumping Frame 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表達他希望能探訪這個活動,藉此更進一步了解舞蹈影像的發展,沒想到獲得回信詢問他要不要參加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的相關活動「新作論壇:光影舞蹈」工作坊。
這是丘智華首度造訪香港,在二週密集的課程與成員相處的過程中,他了解到香港年青世代對政治、社會現況的焦慮不安,以此為發想。作品《How are you today》捕捉一男一女舞者在天台自然放鬆的一面;對比環繞四周,典型港式擁擠壓迫的高樓,天台宛如一個暫時逃離現實的喘息空間,舞者的肢體與表情在鏡頭中是那麼樣的「鬆」,彷彿身處自家陽台那般自在。作品所流露的「真摯情感」(a sense of authenticity),獲得2016年義大利「Stories We Dance」國際舞蹈錄像比賽評審團獎的肯定。
動態影像是丘智華一直以來的創作媒材,在國內接觸了幾場關於舞蹈錄像的展覽之後,原本就愛進劇場看表演的他決定自己嘗試看看;從影像出發,讓編舞離開舞台,他認為透過影像語言,鏡頭的情感可以傳達人的更多層次。既不是舞者,也不是編舞家,丘智華花大量的時間與舞者聊天,觸及家庭背景、成長過程等等深入的話題,讓作品「從舞者自己出發」,肢體動作可能是即興,也可能是編好的,旨皆在展現舞者自身的樣貌 。《How are you today》呈現出二名舞者平日少見的一面,認識他們的人看了都感到驚艷。
印度飯店員工的日常:《Hotel Shalimar》
接下來丘智華獲得竹圍工作室推薦,至印度浦那(Pune)參與由TIFA Working Studios的Artel 2016駐村計畫。來到這個全然陌生的國度,原本想先看幾場當地的舞蹈演出,結果時間上難以安排,他於是將目光轉向身邊這群駐點旅館的員工。Shalimar旅館位在駐村工作室隔壁,二者為連棟大樓。旅館員工是丘智華落腳印度第一批接觸的當地人,他們不是刻板印象裡頭,神經緊繃隨時恭候旅客大駕光臨的服務生,而是以一種自在,符合當地悠閒生活步調的服務方式,平日閒暇時他們甚至會在大廳看電視,這讓丘智華感到很自然、友善而且特別,同時他也很喜歡旅館的空間氛圍,於是他思考如何將這群人和這個空間連結起來,「這裡是他們工作的空間,不如就拍一支關於這樣的短片」。
作品《Hotel Shalimar》呈現四名員工在鏡頭前整理儀容、劈柴、拖地、搬桌椅、休息看球賽⋯⋯ 「我在這一、二年持續思考肢體能如何在影像中呈現,或說怎麼去表達肢體的東西。我對舞蹈、編舞是相對陌生的,所以試著從日常生活的動作或是習慣,一些小的東西去發想」,他說要將這支影片看成紀錄片也可以;丘智華運用空間轉場,透過影像語言,將例行公事、打掃動作轉譯成具有風格美學和趣味的舞蹈影像。作品出乎意料得到不錯的迴響,或許是因為觀眾驚訝於平常不起眼的小人物在鏡頭下能如此有趣;片中員工,「最年輕的已在那兒工作了九、十年,最久的是我出生那年他剛進到這個地方,做了三十幾年。日復一日每天做一樣的事情。」《Hotel Shalimar》讓員工表現自己,也展現旅館的故事。
模型重製異地風景: 《離去之前》、《特級市場計畫》
丘智華另一項創作主題是一系列模型重製風景的錄像作品。2012年至捷克契斯基克淪洛夫(Český Krumlov)的席勒美術館是他第一次的海外駐村,以三個月的時間搜集克淪洛夫城市的建築元素,回台製作,隔年發表作品《離去之前》。延續此前《絕域微光》的形式手法,《離去之前》融合台北、克淪洛夫二座城市的元素,模型重製而成的新景觀在鏡頭中呈現憂鬱、孤寂、空白、冷漠的調性,藝術家以此詮釋在離開之前,等待過度的一個空的時間地帶。
台北以外,作品至捷克、奧地利、德國、斯洛伐克等國展出。巡迴讓丘智華較以往更深入當地,他有時住到展覽團隊某人的家中,還曾住在由廢棄車站改成的駐村中心的圖書館裡頭。展覽結束後他在布拉格停留一、二個月,單純是想在那兒生活,活著活著自然而然開始尋找新的創作素材;在歐洲生活期間幾乎天天去超級市場,於是發展了《特級市場計畫》的模型創作,不久前才暫時告一段落。對他而言「有生活才有創作」,不論在國內國外,經驗生活是最重要的。如果說激發創作想法的方式有很多種,那丘智華的方式就是「用生活的方式去找一些東西」,走在生活的線上,抓到的東西自然會成一條創作軸線,最後「憑感覺」實踐。
關於模型系列、舞蹈錄像,影像的實驗、肢體的實驗,丘智華說自己有很多創作的想法在腦中,但他說的一派輕鬆、氣定神閒,一點也不屬於被靈感塞爆的焦慮型創作者,「我覺得有些創作是這樣,我不急啦,但時候到了它會告訴你該去做了,或是機會來了」。香港「新作論壇:光影舞蹈」打開丘智華在舞蹈影像的眼界與機會,在香港劇場友人的邀約下,丘智華正思考模型的創作形式能如何與劇場作結合;而香港西九文化區的《10+10》舞蹈影像計畫已進入後期討論,他與二名舞者合作,一人演繹一支影片分別關於香港的現在、未來,二部作品預計明年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