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用柏油鋪滿著的圓,旁邊的物件是工地現場常見的水平儀、台車;摩擦過的砂紙整齊排列在畫框之中,對應著前方的窗框及穿插其間的鋼筋。場景平移,整排倒置的黑鐵桌腳及散落的大型玻璃燈,照亮了美術館長條形的空間;裝置在牆角的木箱開展顯露其中的燈泡元件,木條構成的工作檯於側,有如停頓於進行間當下的生產線......
我們可以用許多的關鍵字重組劉和讓的展覽,是物件的組合,或是視覺美感構成與排列,在展覽的背後,則是劉和讓近年來所著重的「參與」及「藝術公共性」計畫。
從試探到發酵
劉和讓就讀於國立藝專雕塑科時,適逢抽象造型引入寫實雕塑教學系統的年代,他於此時進行材料的試驗和摸索;藝專畢業後,待了誠品畫廊,而後到紐約市立大學皇后學院美術創作研究所攻讀藝術創作,對於攝影和雕塑間的複合關係開啟了新的創作方向。2002年回到臺灣,與葉偉立合作「寶藏巖泡茶照相館」計畫,進一步投注藝術的公共性試探;由照相館空間的創作活動與社群關係,開展場所意義,並讓藝術由物件轉化成為事件,發生於人、事、物之間。
攝2005年參與第二屆臺北公共藝術節,《易物計畫》與居民互動,拍當地特色小吃並製作成燈箱廣告,再以燈箱交換食物,使劉和讓對於藝術的公共性有著進一步的思考。如何定位藝術家的身分,並與居民同酬交換的概念,透過具象的燈箱暗喻公共藝術的關係,是《易物計畫》的企圖。劉和讓認為,「作為公共藝術的燈箱出現在商家裡,也是將公共關係濃縮於空間裡;我所做的藝術計畫是將作品還原成縮小的人際關係,小吃店是由鄰里熟悉產生的信用、依賴的關係,當燈箱意外出現在店面,串起販售者和消費者,並轉述公共藝術的公共性是甚麼。」
黑手聚落mt. black
2012年劉和讓完成了基隆海科館的公共藝術案,並利用結案的尾款,承租汐止的倉庫作為展覽空間與工作室,開始另一階段公共性的實驗。「『尾』是調侃自己經濟拮据,也是調侃自己精神、體力的耗弱」。取名「mt. black」的空間,呼應周邊工業區、黑手階層的聚落;而工作室同時面臨著隨時可能進行都市計畫更新,得被迫拆除的命運,因此「尾」的另一層面也是尾聲。劉和讓在有限的經費下自己裝修,並將半廢墟狀態的空間整理成舒適的實驗空間,看待這個未來狀態不穩定的狀態,劉和讓仍花上許多的力氣去善待、改善空間,如同進行著與時間關聯的行為。
5個人˙伍眾會
mt. black的實驗空間,從第一檔展覽「畫廊」以空白的空間,展現當代藝術理想性的表達,而後「伍眾會計畫」以五位藝術家個展形式呈現,強調空間與人、事、物的關係。「伍眾會」取名自汐止在地的宮廟組織,透過劉和讓、詹士泰、秦政德、廖建忠、李若玫五位藝術家,彼此上一代都是勞動階層的相似特色,進而討論藝術家與地方的身分、階級、經濟、製造勞動等的隱性概念;藝術家於空間中的個展,進一步積累結合成更大規模的藝術計畫,亦是「伍眾會計畫」所呈現的。劉和讓表示「我希望嘗試一種生成的勞作型方式,在模擬地方經濟的條件下,和當地消費型工業產生關係。藝術家提供作品,由我來處理展示方式,這背後是材料的轉換關係。」
真實的伍眾會發生於畫廊外的生活關係,藝術的伍眾會則在mt. black空間中,透過生產與網絡間的關係虛擬延伸。「伍眾會計畫」本身與空間的地方性,包含技術、觀念等的關係產生著隱性的關聯,形成藝術計畫的主軸。發生於北美館的展覽,同時也是環境的虛擬,並以「伍眾會計畫」中部份的藝術家作品概念與mt. black 空間的現況,進一步形塑以藝術物件構成的作品文件。
畫廊及生產軸線交會的北美館空間
北美館十字型的展場空間,猶如「畫廊展陳軸線」與「藝術作品生產軸線」交會。走入畫廊軸線,映入眼簾的《柏油工事》暗喻mt.black未來將會被都更變成道路用地,水平儀則是傾斜的倉庫,《面向東南南的落地窗》窗框與鋼筋隱喻海沙屋狀態;尾端的《畫廊座椅上》是mt. black 最早發表的畫廊一號作品,座椅下方的膠膜,並以環氧樹酯翻模mt. black 的地板。
生產軸線上充滿著燈泡、零件式的物件,是劉和讓在經營mt. black 的過程,一直想著如何將作品轉化為商品來支持空間;大量的素材以結構或概念再轉化成空間裡的視覺形象再現,「我在學生時代對造型感到興趣,但後來會覺得純造型過於矯飾,因此將作品還原成材料本身特性關係。」物件構成的美感是作品的視覺感受,但這些物件呈現出缺少生產者的停頓生產線,半成品的待料狀態亦是現況的隱喻,也是對於空間未來的不確定感。在此軸線出現的框架鐵製品《料號14-05,17-06》,隱喻著mt. black 中的工業電梯,並將曾經展出的廖建忠家具作品轉化成目前北美館的形式。
北美館十字型的展場空間,猶如「畫廊展陳軸線」與「藝術作品生產軸線」交會。走入畫廊軸線,映入眼簾的《柏油工事》暗喻mt.black未來將會被都更變成道路用地,水平儀則是傾斜的倉庫,《面向東南南的落地窗》窗框與鋼筋隱喻海沙屋狀態;尾端的《畫廊座椅上》是mt. black 最早發表的畫廊一號作品,座椅下方的膠膜,並以環氧樹酯翻模mt. black 的地板。
生產軸線上充滿著燈泡、零件式的物件,是劉和讓在經營mt. black 的過程,一直想著如何將作品轉化為商品來支持空間;大量的素材以結構或概念再轉化成空間裡的視覺形象再現,「我在學生時代對造型感到興趣,但後來會覺得純造型過於矯飾,因此將作品還原成材料本身特性關係。」物件構成的美感是作品的視覺感受,但這些物件呈現出缺少生產者的停頓生產線,半成品的待料狀態亦是現況的隱喻,也是對於空間未來的不確定感。在此軸線出現的框架鐵製品《料號14-05,17-06》,隱喻著mt. black 中的工業電梯,並將曾經展出的廖建忠家具作品轉化成目前北美館的形式。
隱喻的展場配置與論述擴張
「畫廊與生產」、「勞動與交換」的意涵隱喻於作品之中,而其作品的意涵投射於展場之外的時間與關係連結則是「伍眾會計畫」更大的論述框架。劉和讓認為「在地執行公共藝術計畫,和美術館呈現的效益是不同的方式,美術館呈現的是呼應空間的描述、空間的過去、未來,縱橫在這個展場時間軸中。展現的作品並不是單純的刻板性、藝術作品性,而是空間中的材料再轉化。」因此閱讀展覽不僅是此展出的片段當下,而是整體藝術計畫的呈現。複雜的線索也使得作品不僅是聚焦在「伍眾會計畫」,更擴大到生產與空間的框架論述。
進一步來說觀者在展場中閱讀作品的物件,形成的關鍵字,是藝術家所給予觀者的線索,並以對比或隱喻的方式,呈現出地方與mt. black之間的關係。北美館的展場猶如「伍眾會計畫」於mt. black的虛擬文件式作品再現,但此虛擬並非空間的平移,而是以更大的論述方式,展現mt. black獨特的空間感受,以及內在的藝術關係網絡,且以隱喻的方式,在展場元素、物件等的線索中供觀者閱讀。
「作品本身的語彙意涵是一種擴張,可以很簡單也是很複雜。簡單來說這個展覽可以是生產、勞動、交換,並藉由公共藝術事件被擴張;但此意涵不容易被看見,他需要被論述,並進一步思考藝術的公共性如何實踐在常民文化之中。」。將藝術家引入空間,創造的作品以視覺形式呈現,是mt. black 的第一階段計畫,亦在北美館以文件式的作品,呈現出其中的隱性脈絡。更為長遠的計畫,則是希望以勞動階級第二代的教育工作坊,透過回收工業材料的再翻轉,由藝術教育重新讓孩子們認識父母親,建立藝術的種子基因,則是劉和讓更進一步的計畫—在人、事、物間的虛擬網絡,實踐藝術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