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線溝通──有礙無限藝術工作坊
2018
10
12
文|董柏廷側記
圖|英國文化協會提供
讓你我融為我們
因應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簡稱「國藝會」)的總體推廣目標「Arts to Everyone」,除了呼應高齡社會議題,亦推動「共融藝術Inclusive Arts」專案,鼓勵藝文團隊及創作者關注高齡議題。本會與英國文化協會(The British Council)簽署文化交流合作意向備忘錄,雙方交流主軸為:推動共融藝術發展,除包括高齡長者,更關注弱勢群體的藝術發展與參與,期促進藝文、社會福利、教育跨界整合,提升藝術參與及社會關懷,同時推動雙方之人員交流、推廣、研究及相關計畫方案。

為深入瞭解共融議題,國藝會派員參與由新北市政府辦理的「2018新北市共融藝術節」系列活動之一「有礙無限藝術工作坊」。此工作坊由英國文化協會與「三明治工」邀請英國藝術家Jane Fox與英國布萊頓大學藝術學院院長Alice Fox以及樂山教養院院生,於8月29、30日,假新北市藝文中心第一展覽室,共同於「無限機場(Unlimited Airport)」展覽中創作,探索線條使用,在空間中創造交會點,建立連結,交換信息,共享圖像,並將與英國的學習障礙團體「火箭藝術家(Rocket Artists)」分享。

第一天,活動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樂山院生與相關共融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兩兩一組,帶領彼此用一個動作為自我介紹,其他學員一起做同一動作,先拉進、打破陌生的距離與隔閡感,接著,導師拿出印有英國火箭學員的明信片,讓院生撕成兩半,放進導師的帽子當中,讓大家隨機抽出,再依照手上的一半去對比另一半,尋找「失落」的另一半組員。接著,大家到牆壁上尋找貼有個人照片的信封袋並一起拆閱,是由英國火箭學員寫給/畫給台灣共融藝術者的信。

第二部分,共融藝術者與院生帶開分成兩組,院生們在導師的帶領下回信給英國火箭學員,Alice帶領共融藝術者,在另一個房間兩兩一組,拿一張白紙,一顆火龍果,兩人一支筆,一人執筆頭、一人執筆尾,合力畫出一幅幅以黑色線條勾勒出的火龍果,具有拉扯力的黑白曲線,紊亂形塑出的火龍果圖,在紙上顯繪。接著,導師讓共融藝術者分享感想,因為彼此的施力、與看見火龍果的角度各不相同,在各執己見的狀況下,造成拉力,有人畫出了邊界,終究無法成就一和諧的火龍果圖。「No Wrong, just different.」Alice 如此說道,也由此為出發點,去看待那些跟自己不同的人們,身心障礙的院生也是如此,從常人的眼中,或許看到的東西會是不同角度──他們不被馴服。

第二回合,再與伙伴合作重繪一幅火龍果,但Alice Fox下了指令,要所有人在無聲之中繪畫,感受彼此運筆的力道,透過無聲溝通建立彼此信任感。並且列出了10點共融藝術工作坊的執行者的訣竅:一、配合彼此速度一同旅行。二、不趕時間,尊重並且保有和諧。三、給予選擇與決定權,不要以「應該如何」來下指導棋。四、給予足夠的時間並且放輕鬆。五、感到困惑時可以保持冷靜,在心裡數到10,留出空間讓對方解答。六、建立信任。七、擁抱不確定性。八、保持開放的心,接納各種形式的溝通(但不要說太多話)。九、時時反省自己的行為舉止。十、remember the answers in the room之後再讓大家合力重畫一更小幅的火龍果圖,有人猶疑、有人給予時間、有人開放無聲的溝通形式,將對方可能的心聲放在第一位,也因此繪出更完整和諧的火龍果圖。

第三部分,共融藝術者重新找回同組院生,挑選一卷黏在牆壁面上的彩色膠帶,兩兩一組合力沿著壁面到地板,在空間裡面拉出繽紛線條,連到要寄給英國火箭學員的信封袋上,以線連線,隱喻溝通,也在這樣的合作下,讓彼此成為彼此,體會對方體會。共融藝術的第一天,感覺開始在大家心裡發酵。

第二天,在暖身以後,與前日的隊友,兩兩相對站在鋪上白紙的桌前,拿著不同顏色的彩筆,一人一畫輪流畫出一張圖,期間不能言語,只靠繪畫心意相通,無聲勝有聲,超越語言的溝通,復習前一天的默契。

之後,再分成兩隊人馬,第一組,挑兩個空紙盒,拿五彩色膠帶,依照自己的想法,加上美麗的線條裝飾,另一組,延續前一天拉出的彩色膠帶,沿著繽紛線索,以黏有自己照片的信封為起點,再反方向以更多元的線條一邊從牆面延伸,往地板發展,連到英國火箭學員的照片信封袋,彩色膠帶像似隱喻彼此之間遙遠的航道。

最後,Jane Fox 邀請大家將空盒藝術品,在展覽區依照自己的空間概念堆放,製作大型的集體創作,逐一前往以個人想要呈現的方式堆放、陳列、擺設,透過這樣的合作方式,共融指向的不只是藝術,還有彼此理解的心意,用同理善待彼此,而非是同情。

如今,「無限機場(Unlimited Airport)」展覽已經圓滿落幕,樂山院生寫好的信與藝術作品也已寄往英國,與世界另一端的朋友分享了。

 

【精采活動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