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兩廳院開樂齡藝術派對
2018
10
12
文|盧家珍
圖|國家兩廳院提供
讓你我融為我們
擁抱社區與樂齡人士,其實已是許多劇院的經營趨勢,尤其是社區型的劇院,如何讓當地居民的生活與劇院發生關係,更是重要課題之一。剛邁入輕熟30歲的兩廳院,擔負國家級文化藝術推廣的責任。雖貴為「國家級」,也亟思改變之道,不但把自製表演節目推廣到其他縣市,更邁開大步趴趴走,把藝術帶到社區,還邀請樂齡群眾到兩廳院參加工作坊,讓藝術不再僅止正經八百!

英國樂齡藝術專案的啟發

2018年初,兩廳院同仁參訪英國數個藝文相關機構的樂齡藝術推廣計畫,得到不少啟發。以Entelechy Arts和奧爾巴尼劇場(Albany Theatre)共同合作的「Meet me at the Albany」為例,這是專屬60多歲人士的全天藝術俱樂部。它提供了一個定期的聚會場所,參與者可以參與創意工作坊,體驗藝術家的表演,或者只是坐下來享受氛圍也無妨。

「Small Things」則是曼徹斯特一個社會企業,邀請不同領域藝術家,針對不同議題目標創造多樣藝術專案活動,讓社福機構長者、社區居民、獨居長者等接近藝術並與社會產生連結;同時,也將藝術專案整理成可分享形式,提供社福機構工作者及居家照顧者相關訓練。其中還有專為失智者打造的活動,由藝術家透過說故事、角色扮演、遊戲交流等,加上道具、裝扮等輔助,引導失智長者增加與社會互動的機會。

Royal Exchange Theatre則推出另一種樂齡計畫「Elders Company」,主要針對60歲以上的人,舉辦工作坊、研討會和大師班等活動,以發展表演技巧,並鼓勵參與者更了解戲劇,創造表現成果。同時,透過計畫安排,樂齡參與者有機會與年輕表演者合作,策劃自己有興趣的表演或展覽,讓參與者變成帶領者,貢獻自己的能力,至社區進行推廣分享。

兩廳院冬季樂齡音樂劇。

建立樂齡群眾與兩廳院的橋樑

事實上,兩廳院早在2015年便展開「兩廳院嚴選‧樂齡限定」表演藝術體驗課程,結合兩廳院的表演藝術、場地等專業資源,邀請各界專業師資策劃多種類具實驗性質的表演藝術課程及工作坊,希望在過程中找出表演藝術與樂齡族群間更多的連結可能,為表演藝術開拓出一條更具前瞻性的道路。

以2016年12月冬日樂齡音樂劇工作坊為例,便以「音樂劇」這項既迷人又充滿樂趣的表演方式入門,結合戲劇、歌唱、舞蹈等元素,音樂劇演員張擎佳在8堂的密集課程裡,帶領樂齡學員從認識音樂劇的製作流程開始,進行各種基礎能力的訓練,不只練唱,更學習走位及演出技巧。不論是常常參與表演活動,對自己歌唱能力有自信的人,或只是時不時喜歡跟著音樂舞動身體的人,都適合參與此工作坊。

兩廳院進階聲音工作坊。

值得一提的是,課程結業時,學員們必須分組完成一個簡短而完整的音樂劇呈現。配合聖誕節歡聚氣氛,於工作坊最後還安排學員們邀請親友們一起來欣賞這8次密集訓練的成果,場面和樂融融。

目前兩廳院以表演課為主的「樂齡工作坊」,已累積200多位學員,舉辦超過20堂系列課程。「不管你在真實生活中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透過表演課程,讓自己在剎那間抽離原有的身分,去體會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說,她特別鼓勵樂齡的朋友來參與戲劇課,尤其是受到挫折或是心情不開朗時,靠朋友勸說不一定走得出來,但是經過戲劇課的洗禮,就可以「重新開機」!

兩廳院玩舞工作坊。

outreach program 讓我的生活需要兩廳院!

就地理位置而言,兩廳院位在台北市,家大業大的經營型態,有時候真的沒有辦法「走出去」接近更多的人群。不過藝術總監劉怡汝並不擔心,兩廳院不能跑,但主辦的活動卻可以趴趴走!全新的「outreach program兩廳院走出去計畫」,如火如荼進行中。

這項計劃的範疇包括雙北市的樂齡中心、圖書館、教會、社區、共餐點等,將分別進行音樂、戲劇、舞蹈三大類表演藝術的推廣活動。而兩廳院的outreach program工作人員也確實秉持著「生活中看見藝術」的精神,目前已走訪許多樂齡朋友的生活場域,曾在市場樓上、漁會、教堂等地辦過活動。

劉怡汝認為,即使是唱卡拉OK,也不失為一種表演方式,只要有助於啟發民眾欣賞生活中的小事情,都能提升人的藝術能力。不一定要很深奧、很學術、很正統才是藝術,其實只要能豐富和美化我們的人生,就是藝術的真諦。

奧爾巴尼劇場(Albany Theatre)中庭花園,適合辦理戶外活動,邀請社區民眾參與藝文活動。

拓展更多的藝術觸角

根據參訪英國藝術機構的兩廳院同仁觀察,英國的樂齡藝術專案多有藝術家主動參與、貢獻創意,舉辦工作坊、互動式演出、小型聚會、大型藝術參與活動;並提供社區交流平台,固定舉辦活動,邀請社區長者聚集分享和參與,劇院成為社區民眾聚集交流的地方,社區間的互助網絡也因此形成,創造出「屬於民眾的劇院」。

集體即興表演工作坊。

透過樂齡代表培訓計畫,進一步讓「參與者=共同創作者」,策劃自己喜歡的展演內容。活動不只發生在劇院裡面,也將活動帶至不同的社區機、醫院、老人住宅等地方發生,如此便能創造劇院與社區機構、樂齡人士的共同價值。

今年(2018),兩廳院首次嘗試辦理樂齡素人演出,演出者自系列工作坊中徵選而出,自劇本發想開始創作,也讓跨世代合作有了另一種可能性。未來,兩廳院除了持續舉辦工作坊,並將藝術活動帶出去之外,也將把工作坊教學內容整理成免費的線上教案,將這些有用的表演藝術教材,提供給相關機構、講者自由運用。此外,並將邀請工作坊學員們成為志工,培訓成為活動帶領者,協助講師進入社區辦理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