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管理:要不要入行?怎麼待下去?
2014
06
04
文|張宏維
藝術行政養成計畫
藝術管理是「樂此不疲的工作」。在第一線面對觀眾,協助藝術家完成作品,並從中找到成就感與樂趣的藝術管理工作者,正期待未來挑戰的到來。

2011年,表盟以「表演藝術跨未來:前瞻與策略」為題,辦理論壇,談到「藝術管理的未來」,擔任藝術行政工作近三十年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執行長溫慧玟,一開始就提出疑問:「藝術行政,真的只是(學藝術的人的)第二選擇嗎?」她也立刻給了答案:「不是。」當時擔任臺北藝術節執行總監,現為新上任的臺中大都會歌劇院總監的王文儀回應道,藝術管理比任何管理都困難,從來不應該是第二個選擇。她說,因為「藝術與管理背道而馳。進入這個行業的人,右邊要有藝術頭腦,左邊要有管理知識。」

如果我們把鏡頭放遠一點,從臺灣表演藝術的發展看起。早期的表演藝術行業內,藝術行政的角色並不明顯,也不是一門專業,掌理團內大小事務的歌仔戲、布袋戲團團主可說是最早的藝術管理工作者。隨著表演藝術團隊的發展,以及臺灣漸漸邁入現代社會,藝術行政在專業分工後慢慢興起。1996年,文建會(現文化部)首度常態補助表演團隊,被稱為「扶植團隊」的補助政策也實行至今。該項補助要求獲補助的團隊應有專職的行政人員,也讓臺灣的藝術管理開始發展。

早期的藝術管理工作多由藝術家兼任或轉任,專業分工之後的藝術管理工作者要面對藝術家,也要解決經營上的問題。遠見雜誌曾形容這樣的工作者是「A型人」,因為要雙腳跨在「創意及藝術」及「經營管理」兩個範疇,同時學習「藝術」及「管理」兩項專業成了許多藝術管理從業者的學習本能。

藝術管理的就業現況

而藝術管理行業的發展現況如何?表盟在2012、2006年均曾針對全國表演藝術團體進行調查研究,1兩次調查結果,表演藝術團體「營運行政管理人員」待遇每月在四萬元以下者超過七成,而2013年主計處公布的受薪階級每月實質平均薪資為四萬四千餘元。以年資來看,兩次調查的結果相去不遠,年資在三年以下的占最高比率。

由以上的數據可以得知,藝術管理工作者的薪資偏低,年資在三年以下藝術管理工作者比率偏高,代表著流動率或許較高。而這樣的結果也與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表演藝術行政總監茹國烈的觀察相同,他認為:「藝術行業其中一個特色,是工資偏底,這是資助為本的行業的本質。畢業頭一兩年還可以跟商界比,三四年後就已經被拋離。除非不愁生計,否則人才都被商界挖去,流動性很高。在這行業五六年後留下來的人,大底是適應了,流動性就比較低了。」2

在職進修或攻讀學位?

國內的藝術管理工作者的進修管道絕大多數為在職進修,或者出國攻讀學位。在八十年代末期出國進修藝術管理,目前在各表演團隊任職的團隊負責人或行政主管,是第一批學習西方藝術管理的從業者,也影響了後進的工作者,甚至型塑了專業藝術管理教育的走向。國內的藝術管理研究所多有實習要求,甚至是海外實習,正是習自美國的藝術管理碩士學制。

臺灣學校教育中的表演藝術行政起步不久,國內的第一個藝術管理研究所1999年成立於元智大學(現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管理碩士班),第一個以表演藝術行政為主的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碩士班成立於2000年,高雄的中山大學也在2001年成立藝術管理研究所(現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到目前為止僅十餘年,雖然歷史不長,歷屆的畢業生中有不少在入學前就在業界中,畢業後也回到工作崗位,歷年來的畢業生投入藝術管理工作的也不在少數。

除了學校教育,在職進修管道的管道還包括民間舉辦的藝術管理課程,表演藝術聯盟自2008年起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進修課程,每年於暑假舉辦,課程涵蓋概論、基本觀念、基礎知識、工作知識與技能等。表演藝術網絡發展協會(PANDA)也在今年首度舉辦以中階藝術管理工作者為對象的「PANDA Challenge無限期挑戰計劃」訓練課程。

表盟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的課程,由2008至2010年,除一般課程外,亦甄選學員參與進階課程,安排至表演藝術團隊實習。2011及2012年則甄選現職表演藝術團隊工作者參加「職涯輔導課程」。2013後則僅辦理一般課程。而今年表盟也首度與職訓局、學學文創合作舉辦「表演藝術經理人」養成班,符合資格者可獲得勞動部「青年就業讚計畫」的學費全額補助。

發展與挑戰

藝術管理工作還有什麼?若我們從「整體產業」的需求來看,可以發現,藝術管理工作的範疇比我們想像來得多。在文化部、各地文化局、文化中心任職的藝術行政工作者不在少數。雖然目前國家考試僅有競爭激烈的「文化行政」類科,但也是藝術管理從業者可以考慮的就業管道。

目前臺灣正有多個表演藝術場館正在興建中,屬於地方政府的有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臺北藝術中心」、屏東縣演藝廳。屬於中央的有隸屬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戲曲中心」,劃歸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臺中市「大都會歌劇院」及高雄市「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這是自1980年代「十二項建設」於全臺各縣市設立文化中心,以及1987年國家兩廳院成立以來,最大的場館設立潮。若以兩廳院二百餘名工作人員來計算,未來可能有上千名的職缺待填補。

除了公部門、團隊行政、場館行政外,「平台及專業服務」將會是未來的趨勢。臺灣表演團隊都是「從種稻子到賣便當」的經營方式,團隊要負擔所有的工作。而在很多國家,藝術團體只養藝術家跟少數的行政,有許多的行政工作可以專業分工,就像是商業界的會計師、律師一樣。未來是否有可能有藝術管理工作者組成可以提供專業的策展、節目製作、行銷、公關、募款等服務的公司或者非營利組織?答案是肯定的。而現在已經有從事節目製作的公司出現,協助表演團隊及藝術家進行國際交流的平台組織也開始萌芽。

藝術管理工作者還可以期待怎樣的未來?目前國內的節目製作規模不大,難以拓展製作人以及藝術管理工作者眼界。在期盼許多場館落成的未來,應該以投資的概念進行較大規模的節目製作,甚至是大型跨國合作,除了供給新場館外,也可以把節目輸出海外,更藉由作品培養有大格局和大視野的新世代的藝術家及製作人。

面向全世界

過去的藝術管理工作者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成為臺灣表演藝術的發展的重要推手。現在的藝術管理工作者不僅止於此。他(她)們開始結盟、交流、互助。不止跟彼此,也透過參與國際組織跟全世界交朋友。2014年初,一群熱情的藝術行政工作者,出版了專屬於臺灣表演藝術行政的數位季刊in.notes3,刊物強調共享、自由與,並堅持以雙語出版,向世界廣播臺灣劇場的專業。

從事藝術管理工作三十年的香港學者鄭新文認為,藝術管理是「樂此不疲的工作」。在第一線面對觀眾,協助藝術家完成作品,並從中找到成就感與樂趣的藝術管理工作者,正期待來自全世界的挑戰。

 

作者簡介
張宏維。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現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文學碩士,現任表演藝術聯盟專案經理。

註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表演藝術產業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表演藝術聯盟(2012)《2011全國表演藝術產業調查》,未出版。

 

註2|茹國烈。〈誰想當藝術行政人〉。《香港獨立媒體》,2013/3/4。取自「香港獨立媒體」網站。

 

註3|In.notes 第一期 。 In.notes 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