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藝文人才的專業培養,國藝會除透過補助機制支持,亦主動與國際專業藝文組織洽談資源交換,為國內優秀藝文工作者引入更多不同面向的交流機會。過去國藝會曾與法國文化部、世界文化館、法國在臺協會合作「臺法短期參訪交流」計畫,以資深藝術行政人員為對象,透過不同參訪主題的設定,於 2000–2012 年間共完成五輪九次的雙向互訪,促進了臺法藝術行政人才在人文環境、文化政策等經驗上的理解。 2015 年起,國藝會積極推動國際藝術網絡的連結,在視覺藝術領域,著眼於亞洲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趨勢,首先與鄰近地區韓國洽談合作方案,並嘗試在過往植基多年的補助成果上規劃可能的交流模式。
為促進臺灣及韓國之間的藝術交流、使不同策劃思維觀點碰撞出嶄新的火花,國藝會在拜訪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 ARKO,Arts Council Korea ,以下簡稱韓藝會)之後,雙方協議就策展此一具整合藝術及跨領域專業議題,共同辦理「臺韓視覺藝術策展人才交流計畫」,並於 2015 年 11 月 16 日至 20 日間首先於臺灣進行為期五日的臺韓策展人交流活動。
此計畫由兩單位自去年中旬接洽以來,便不斷討論各種交流及合作的可能性,最後決定以為藝術說故事的「策展人」作為交流橋梁,配合各自的獎助計畫,促進雙方在視覺藝術範疇上的更進一步往來。韓藝會透過徴選選出四位極具潛力的韓國年輕策展人,Hyejin Hang、Hyunju Kim、Jaeyoung Park、Juri Cho,期望讓沉滯已久的藝術圈帶來生氣;而台灣國藝會則邀請四位不同研究領域及年齡層的優秀策展人,王咏琳、李韻儀、高千惠、郭昭蘭,冀望在交流中能夠創造出更多不同的可能性。雖然雙方遴選考量不盡相同,卻意外地能在創新構想及經驗傳承上期待更多層次及多元化的思維。
本次策展人交流座談會,除了由雙方遴選出的策展人外,也由韓藝會藝術中心( ARKO Art Center )策展人 Danji Lee 、韓藝會國際交流部秘書 Hyunhee Jeon,國藝會獎助組洪意如、簡逸君、鄭如君,以及本計畫合作單位關渡美術館的策展人高森信男等人共同與會。在短短不到一週的期間內,策展人充滿活力的精采討論,其炙熱程度也令隨行口譯差點喘不過氣來。不過,臺灣的亞熱帶氣候,倒是真的讓來訪嘉賓們熱得冒汗了。
在參訪臺北市立美術館當期展覽《愛麗絲的兔子洞》與《索多瑪之夜》並與策展人蕭淑文、王俊傑意見交流時,策展人 Juri Cho 為《索多瑪之夜》作品中對美術史致敬的部分感到共鳴,而王俊傑教授亦如獲得知音般意外地感動。而北美館策展人蕭淑文與策展人 Danji Lee 談起展覽進行的各種難處時,更意外發現諸如不受控制的觀眾對當代藝術展覽造成超乎想像的結果、互動操作等難題,其實是不分國界,需要每個策展人共同克服的課題。驅車南下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參訪《 2015 亞洲雙年展「造動」》並與策展人黃舒屏意見交流時,諸位策展人為國美館所構築之線上電子資源的豐富度感到驚訝,更在蕭宗煌館長承諾為本次臺韓策展人才交流計畫開啟專案存取帳號時如獲至寶。其後參訪藝術銀行總部及週邊綠光原創及中興街區,並體驗了藝術銀行《新・品・味》展覽,策展人 Jaeyoung Park 讚嘆臺灣藝術銀行除了典藏,更在推廣上下了不少心力。
除了參訪公家美術單位外,國藝會更安排了韓方策展人前往「央北十八房」、「空場」等藝術家工作室,以及「 FreeS 福利社」、「 VT Artsalon 非常廟藝文空間」、「伊通公園」等替代空間,與多位在場臺灣藝術家進行作品理念交流,討論臺韓替代空間的異同性質。期間更由關渡美術館館長曲德益教授親自引介「央北十八房」各工作室的藝術家,由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陳擎耀親自介紹「臺灣藝術家博覽會」活動及「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計畫。韓方策展人們除了對「伊通公園」在「替代空間」一詞出現之前便堅持營運至今印象深刻,更訝異臺灣的替代空間如此活躍:除了提供藝術家空間來展演,更一面協助藝術家經營發展,擁有更多的揮灑自由度,和韓國單純提供空間的替代空間經營模式截然不同。而臺灣的策展人們也希望能夠透過下次訪韓機會,進一步了解韓國的藝術空間經營及藝術發展現況。
這次行程中,策展人們前後在「關渡美術館」、「就在藝術空間」進行了兩次臺韓策展人交流座談會。包含參訪行程之中的任何空檔,成員們持續地討論未來合作的方向及方式,熱情絲毫不受舟車勞頓所影響。而在交流座談會中,策展人們除了各自簡介經歷和分享以往的策展心得、該如何協調策展外,更悄悄開始提案各自想要邀請的國內外藝術家,展現蓬勃的野心。另外,身為一位策展人, Jaeyoung Park 著重於為藝術家及展演空間找到新的可能性; Hyunju Kim 則想在展覽與觀眾產生的共鳴之中尋找意外的結果。 Danji Lee 則與我們分享了她在異鄉巧遇北韓朋友,重新認識故鄉及自我的故事;高森信男也談到其本身姓名所造成的認同混亂經歷;李韻儀則談起其祖父因日治時期教育所產生的身分認同歷史事實。或許唯有走出家門,與陌生人相見,才有更好的機會重新認識自己,了解陌生的鄰居,更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身分認同與歸屬。
臺灣與韓國曾經同為亞洲四小龍,也共同經歷過亞洲金融風暴,甚至在二戰之前也共同擁有受日本帝國殖民的歷史,更不用說文化思想方面普遍由儒、道、佛教所影響甚深。但在擁有極度相似及共鳴的文化、經濟、歷史背景的同時,藝術發展模式及方向卻截然不同,在交流上也幾乎形同陌路。近代韓國開始發展前衛單色畫時,近代臺灣仍然熱衷於傳統水墨;當代韓國小心翼翼地深究西洋技法、嘗試兼容他者時,當代臺灣卻像是脫韁野馬般地在新媒體藝術尋找著各種可能性。
如今「韓流」影藝文化深入臺灣社會時,臺灣普遍對韓國藝術界的認知仍多停留在 1970-80 年代的單色畫( Dansaekhwa,Korean Monochrome Painting )以及錄像藝術先鋒白南准。反之,韓國普遍對臺灣藝術界的認知,也尚停留在傳統書畫的保存上。臺、韓互相在藝術發展上,是名符其實的「最陌生的鄰居」。「藝術」實為雙方必須重啟交流的範疇。雖然近來雙方不乏美術館展覽、畫廊邀請、藝術家駐村對話等民間往來,但這次由臺灣國藝會及韓國韓藝會所策畫的「臺韓視覺藝術策展人才交流計畫」,期望透過實質的意見互動與藝術交換讓兩國八位策展人,一同書寫交流的新章節。
本次來臺交流參訪後,預計將於 2016 上半年輪由臺策展人赴韓交流,並進行策展提案的討論。國藝會及韓藝會希望以盡可能開放、不設限的方式下,給予諸位策展人最大的發揮空間,期待臺、韓雙方策展人能夠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策展提案,並進一步於兩地落實合作展覽之發表,更重要的是期許在彼此交流過程中,漣漪出臺韓之外更多不同區域間文化藝術的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