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相較於前兩名的紐約或是洛杉磯卻低調的多,然而談到建築,芝加哥絕對是建築迷必訪的麥加- Louis Sullivan 在這裡蓋了全球第一座摩天大樓,從此人們不斷追逐垂直地表的極限;有最偉大美國建築師之稱的 Frank Lloyd Wright 則是忠於這裡原有的草原地景,留下一座座緊扣自然的有機之作;包浩斯現代主義建築大師 Mies van der Rohe 的生涯在此留下精彩的句點……。
芝加哥更代表著浴火重生的奇蹟,1871年,一場世紀大火將繁華的市中心幾乎燃燒殆盡,卻也引燃這座城市驚人的復甦力,極短時間內,它就以更輝煌之姿重新站起,直到1893年引起舉世注目的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芝加哥三個字已經無庸置疑的與世界大都會劃上等號。
此時,再想想舉辦建築雙年展已行之有年的威尼斯、聖保羅,甚至是地球另一端的深圳、香港,真的會覺得,這個甫於十月三日揭幕的第一屆「芝加哥建築雙年展」未免也來的太晚!這次,主辦單位芝加哥市政府與 Graham Foundation 攜手合作,打著「北美洲最大建築展」的名號,集結橫跨世界六大洲、超過120間以上的建築公司,主題定調為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Architecture”,引用傳奇建築師 Stanley Tigerman 在 1977 年召開的會議名稱,目的再明顯不過──在這個「現代建築誕生之處,再現城市的野心與抱負」。
雙年展總監由擅於以公共藝術推動城市發展的前 Loop 區執行長 Ty Tabling 擔綱,雙策展人 Sarah Herda 與 Joseph Grima 分別是主辦單位 Graham Foundation 的執行長與義大利 Domus 設計雜誌的編輯。團隊背後則有超華麗的國際顧問群:David Adjaye、Frank Gehry、倫敦蛇形畫廊執行長 Hans Ulrich Obrist、Stanley Tigerman 與普立茲克建築獎董座 Lord Peter Palumbo 等重量級人物。先不論此展搶灘意味濃厚的城市行銷目的,展覽的開放性主題意在透過建築,討論現今社會迫切待解的各式議題,因此反倒能更無邊際的展現全球視野的豐富性。
主展場芝加哥文化中心本身就是個建築奇觀,於1897年開幕,最初做為圖書館 與南北戰爭紀念館的雙重用途,在興建時為宣示芝加哥的國際大都會地位,建材清一色是進口大理石、花崗岩等精緻材料,其中 Preston Bradley Hall 絢爛奪目的圓頂出自美國彩繪鑲嵌玻璃大師 Louis Comfort Tiffany 之手,是世界最大的蒂芬妮屋頂。
雖說在欣賞展覽時,實在很難不被美輪美奐的場地吸走注意力,但細細咀嚼展覽作品即會發現它們有比彰顯城市地位更深厚的普世訊息,以下亮點作品的介紹,在在反映出這個時代的議題,也暗示了建築能夠帶來的希望:
GRAMAZIO KOHLER RESEARCH, ETH ZÜRICH + SELF ASSEMB
2000 年成立的 Gramazio Kohler Architects 著眼最前端的建築設計與機器人生產,並在 ETH Zürich 設立全球第一座建築機器人實驗室。這一次,他們與 MIT 自我組裝實驗室攜手合作,眼前如樑柱般高聳的碎石結構是由機械手臂以線繩與小石頭層層疊起,沒有任何銜接或黏著物,維持著高度自主的完美平衡。機器人世代的到來也預示了建築未來超越想像的可能性,當機器可以用俯拾即是的材料蓋出非傳統形狀,這是否也提供了一個符合永續與經濟效益的創新思考方向?
Tomás Saraceno
鬼才藝術家 Tomás Saraceno 的創作靈感常源自建築、空間探索與生物科學,幾年前他開始鑽研節肢動物特有的另類結構,也曾於 2012 年進駐 MIT 尋求更進一步的突破。進入漆黑的展間,昏暗中發微微亮光的是一張張立體蜘蛛網。長長的作品名稱包括蜘蛛的種類與花費的時間,原來眼前的這些繁複結構是兩隻以上的蜘蛛處在同個空間,在不經意的合作中交織而成。而在過程中藝術家更不時翻轉壓克力方塊,顛覆重力的影響,眼前的存在原來在真正的大自然或人類的邏輯範圍中皆不可得。在追尋永續社會的烏托邦時,或許藝術家想要提醒觀眾的,是人類和自然的關係,就有如這千絲萬縷的銀色蜘蛛絲,其實既脆弱卻又堅強緊密的聯繫著。
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義大利建築公司 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去年在米蘭完成的 Bosco Verticale 成為永續住宅的經典模範,在高聳的建物各樓層外圍種下 900 棵樹與 2000 株植物,若在同個平面加總起來相當於 7000 平方米的森林。在一座垂直森林裡生活是什麼模樣?這部影片紀錄三位高空園藝師的日常工作,帶領觀眾在空中園丁的奇特景觀中看清現代人的生活處境,也向人類的彈性與智慧致敬。
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
善於利用當地自然材料的越南建築事務所 Vo Trong Nghia Architects,為湄公三角洲貧困人家設計興建容易且堅固持久的組合屋,以當地瓦楞屋頂與茅草的簡單材料,三小時即可建完,鐵製框架則能確保房屋可支撐三十年以上,成本不到一千元美金。這已經是 S House 的第三版,目前團隊正以此作為原型大量生產,期望能推到國際,更有效落實居住正義的理想。
NOERO ARCHITECTS
來自南非的 NOERO ARCHITECTS 是在種族隔離期間第一個關注村落住宅的建築公司,堅信建築應該要表達人類的需求。在極度財富不均的南非,絕大多數的建築師都是選擇與富人靠攏,窮困區域的房子多需仰賴慈善機構或政府補助,而資深建築師 Jo Noero 選擇兼顧事業與慈善,利用建蓋豪華別墅的收入補貼窮困地區的社區住宅興建,並且堅持為富人設計房屋的佔地面積不超過 180 平方米。這裡展示的兩個建築模型各位於財富光譜的兩個極端,一個是寬敞氣派的海邊別墅,另一棟是位於港口、面積僅有前者的四分之一的社會住宅,兩個模型都深具設計質量。建築師就算無法改變世界,至少能確保居住的建築品質是平等的。
Pedro & Juana
偌大的展場逛累了,就到 Pedro & Juana 營造的小客廳好好休息放鬆吧,這裡的天花板以線繩吊著黃色檯燈,你可以找個搖椅或沙發坐下,或是買個點心靠在桌子前享用,在這個讓人卸下心防的舒適空間,自行拉扯調整想要的燈光位置。
Pedro & Juana 回顧文化中心的公立圖書館歷史,這個曾撥用人民的 1% 納稅錢興建的美麗堡壘,除了藝術活動還可以怎樣更貼近人民?當藝文中心的大廳搖身一變為人民的客廳,當公共空間的穩定僵固填滿動態的起居生活感,或許答案就藏在人們不經意的日常對話,和那些身體與物件的真實接觸之間。
Stony Island Art Bank
此次建築雙年展展場最遠拉到城市的南區,這座 Stony Island 藝術銀行在展覽開幕前即話題十足,知名藝術家Theaster Gates 以象徵性的一美元買下這間佇立於空曠社區中原將拆毀的老舊銀行,將之改建成展覽空間、閱讀室、圖書館、檔案庫與社區中心,以實際行動捍衛非裔美國人在該區悠遠的文化與歷史,並鼓勵新世代的黑人藝術家在此進行開創性的實驗。Gates 多年來致力以文化振興這個犯罪猖獗且無人聞問的地區,雖然僅是作為展覽的場地,這個充滿希望的存在卻強大的超越了在其中的展覽作品。
見識了最前端的科技、長年累月的財富不均,還有依然熱絡的永續議題,這個展覽還有更多面向值得觀眾思考,並且許多作品需要親自參與,才能參透表象之下的意涵與故事,這也正是這一屆的芝加哥雙年展令人深刻之處。離開蕭條的南區,回到城市的中央,老舊矮房與萬丈高樓,此時彼時,真有種經歷一場時空之旅的錯覺。或許,1871 年那燎原之火仍在燃燒,而燃料是這座城市無與倫比的能量,面對著當代建築與生活樣貌的未知未來,至少,在此時此地我們還可以是樂觀的。
展覽日期│2015/10/03─2016/01/03
更多資訊│芝加哥建築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