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都市的精神遊牧──行動藝術「移動的營地」
2017
06
08
文|林珮芸
圖|林珮芸
藝術家于伯公與唐冠華發起行動藝術「移動的營地」,揹起帳篷,一行人於北京開啟一個月的徒步遊牧生活,走出舒適圈重省自我,於城市中同時感受疏離與親密,再次思索的生活可能的樣貌。

日復一日的生活,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一成不變的工作、毫無新意的生活方式,雖不滿意但還過得下去,生命中似乎少了一點什麼?追尋什麼?想遇見什麼?

體驗一個月的北京游牧

2017年五月,行動藝術「移動的營地」引領一群人走出舒適圈,體驗遊牧民族的生活,過去逐水草而居,現代則追尋心靈的提升,從城市邊緣的公園小森林,經過美術館、藝術空間、書店、動物園、大學…最終到了北京長城。

由行動藝術家于伯公和南部生活共識社區發起人及建設者唐冠華發起,離開共識社區基地,向外拓展的藝術行動計畫,一個月不長也不短,不夠說盡一千零一夜,但足以在漫長的人生中留下重要的印記。移動的營地是一種基於社會實踐而展開的行動,以遊牧文化及共識社區的營地生活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以及理念和想像力為出發點。帶著和平、利他、分享的理念,攜帶帳篷進入首都北京,徒步遊牧生活一個月,在此基礎上將共識社區以及社區實踐中所形成的概念和生活經驗、藝術文化分享給社會。

《獨立之道》鼓勵人們以簡單的技術創造並滿足所需,接近真正的生活。

如同尤里西斯的史詩啟航,也像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般絮絮叨叨,與近二十位來自各領域的夥伴共同徒步露營穿越北京,分享各自的生活、故事與才能。串聯了木工、種植、音樂、繪畫、機械、建築、織布、弓箭、心理、教育,啟發自我不同天賦潛能;近二十個露營活動場地:大學,書店、畫廊、美術館、餐廳、工廠、公園、辦公樓...別開生面藝術現場。是生活也是修行,是一場現代都市遊牧,對心靈的反思,身體的磨煉。

出身於內蒙古的藝術家于伯公,在北京搞創作二十多年,從最早的圓明園村,到黑橋,再到福州,為了這一次的遊牧行動首次居住在帳篷。《在想像中閃爍》,放飛無數閃著光亮的氦氣球;《在運動中前進》,以諸多的體育競技項目建構現場豐富且荒誕的流動感;《于伯公伏特加》,以自己種植的生態雜糧,從土地生產到藝術現場,自行釀超過七十度的伏特加,在藝術空間中邀請人坐下來喝一杯,聊聊自己的想法和故事。酒精本身有催化的功能,無論喜歡不喜歡酒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些想說的話和疑問,在這個空間裡,藝術家化身為傾聽者,蒐集靈魂碎片。

過去曾經利用帳篷做為道具元素,又或是劇場空間,這一次真真實實住在裡頭,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在城市中同時感受疏離與親密。對于伯公來說,徒步移動是一種對自然的敬意,他說:「低碳的移動,人類完全依附自然,找回都市人與天地的連結」。在北京二環精華市中心的一個胡同中,這群人帶著精神指標白色帳篷到了天臺頂樓,討論起《獨立之道》一書,年輕的朋友好奇地詢問行動發起人,如何過自給自足的生活?沒有水電怎麼辦?未來想做些什麼事?而唐冠華最常回答的一句是:「就來唄,參與我們,想做什麼都可以一起聊聊。」一個自由隨性的洗禮,正悄悄改變下一個世代的青年,這裡沒有規則、沒有侷限。

生活和藝術 家園和藝廊一線之隔

唐冠華,藝術家、家園計畫發起人、共識社區概念提出和建設者。目前在福州閩侯的小村子裡開展南部生活社區實驗,已有八年經驗,追求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他目前創作與生活的中心,《移動的營地》更成為了基地外一個實驗的延續。2017年出版的《獨立之道》記錄了這些年來對生活的感悟與技能,身為藝術家卻鮮少使用專業藝術語彙,反倒是大量融入生活感,以實做代替理論。這次在《移動的營地》的計畫中,擔任深度參與者、旁觀者與紀錄者,打開六感開拓不同的生活經驗,嘗試跨界對話,找到屬於九零後時代的多元生活方式。

唐冠華說:「行動是和平的,不是對立的。行動不是堅持什麼立場、站在什麼色彩中,保守什麼位置。而是移動的、溫柔的、詩意的,把左中右盡收眼底的。我們不是要影響別人看到我們看到的世界,而是要讓自己的視野可以觀看不同的世界。」通往可持續性道路,擁有無數條道路,當中最重要的是內心那條路,傾聽、包容、合力、協作、分享與對話,生活有無限可能,未來沒有不可能。五月開始啟動計畫,每一站除了是短暫的驛站,其實更多是創造一個對話的平臺,在這裡人人自由、平等、主動與創造。

帳棚創造的虛擬時空,提供人自我反省思量的獨立空間。

女孩邢振,放棄都市白領工作到山上一起過著自給自足生活,學習女工紡織的古老技藝,甚至到世界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機構實習,一路參與了移動的營地。對比於現代電力自動織布機,使用不插電的原始織布機織出棉布需要經過種植、去籽、彈花、搓撚子、紡線、拐線、煮線、漿線、蹬線、布經、穿綜、穿筘、卷經軸、纏線穗、織布、接線、染色、裁剪等二十多個繁瑣的步驟。

她用不插電的紡織機器教導人們做出布製品,學習紡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到人類進化過程中許多閃光的智慧,例如,古代剪刀稀少,纖維極其珍貴且織布過程辛苦,少數民族發明了「一片布剪裁法」以解決穿衣問題,到了現代,卻成為當代服裝設計裡「極簡」的代表。又如古時為了使補衣服更加美觀,人們發明了許多針法,後來竟演化成了繡花。

另一位核心參與者──即興表演藝術家「無用和尚」,人生目標是追求一種身心上的舒服,半年時間在山上蓋禪修中心,不喜歡城市生活,於是在山中、山下過著兩種生活,既是藝術家也是和尚,參與城市中的遊牧計畫,用一個月的時間漫遊北京城裡的現代藝術空間,和一群人,在這裡紮營、開啟對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遇見有趣的人、打開藝術跨界的話題,更多時候是與人相遇。

心之所至 安之為家

于伯公延續2006-2015作品《內心之帳》心理測試裝置,自行設計生產,以印地安式帳棚創造一個虛擬時空,人在獨處的時間裡,或許片刻運離了當下社會,完全介入到自我的時空裡。一直以來這種獨處的方式,對自己的思考、反省或對自己的注視,對每個人來說都有可能發生。試圖以自述的方式回到自己寧靜的時空裡,那裡只有自己的感悟,完全是自己的思想軌跡的顯現。帳篷這種天地合一、最簡樸原始的居住方式,讓人有一種自由的感覺,而在北京城裡的藝術空間紮營,更富有政治性意味,饒富寓意。

從遊牧到定居,從荒野到城市,從肉體到內心,沒有一種是單獨存在的個體,當世界距離越來越短,過去、現在、未來也似乎不再重要。可持續性生活是一個一百年前和一百年後都可以過的生活,在這之中,人是主動創造的主體,而時代僅僅是舞臺上演的背景。在眨眼稍縱即逝的時間裡,有一群人卻經歷了生命中難忘的重要時刻。藝術行動提出一個問題,輕描淡寫地問問自己:

「你是誰?」
「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生命中還有什麼是更重要的事?」

「移動的營地」行動不給答案,因為答案就在你心中。

近二十位來自各領域的夥伴共同徒步露營穿越北京,分享各自的生活、故事與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