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問號向前行:給青年世代的文學培養皿
2024
05
30
文|王慈憶編輯整理
期待文學培養皿計畫,正如其名,為青年提供一個培養和發展文學的小天地,讓他們在文學的世界中探索未知,勇敢向前……

2024年2月17日,週六。一個風和日麗的補班日,來自11所高中的國文老師聚集在國藝會,熱烈參與名為「文學青年培養皿」的分享會議。這個計畫的目的是為年輕一代提供豐富的文學培養平台,激發他們的創作潛力,同時促進跨學科的協作與交流。會議中,與會教師分享各校從閱讀推廣到寫作培養的教學成果,展示多種教學案例,並就如何啟發學生的文學興趣深入對話。

國藝會「文學青年培養皿」於2023年啟動,是2017年「小說青年培養皿」的再進化。推動理念一如首場教師活動的主視覺:在培養皿中的問號,象徵教學中的探索與前行。

國藝會林淇瀁(向陽)董事長首先開場,介紹文學青年培養皿的計畫發展和方向。林董事長回憶起高中時期,受益於兩位國文老師的啟發,他們對文學的熱情和獨特的教學方式對他的成長影響深遠:「杜嘯今老師教導寫古典詩,從基礎背誦、寫七言或五言詩、練習排律。他經常講的名言『世界上最好的火車不循軌道行走也會翻車。』我們高中時期都覺得這句話很好玩,因為南投縣沒有火車經過。後來我到台北讀書,搭過火車就理解到,火車本來就有軌道,會翻車不是因為沒有軌道,也不是不行走軌道,而是軌道壞了。所以孩子有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是教他的人有問題。不管是父母、家長或者老師、朋友,都責無旁貸。呂琳老師是課外活動組組長,他讓我去編校刊,還在印刷廠住了三個晚上,跟著排版師傅學習。這些經驗至今對我影響很大。那位老師是人師,對當時有點叛逆的文藝青年,採取寬容的教育方式。我相信各位也都是。」

這也正是文學青年培養皿計畫的核心目標:通過優秀的師資和多樣的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探索和實現他們的文學夢想。

在接下來的會議裡,各校參與教師依次分享在培養皿計畫中的課程設計和執行成果,展示各自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創意,也提出未來改進和發展的建議。

來自11所高中的國文老師齊聚國藝會,參與「文學青年培養皿」課程暨成果發表諮詢會議。(攝影/張怡寧)

員林高中曾昭榕教師
從閱讀小說,到生成「類影音繪本」

曾昭榕老師的「微課程」設計,將課程時間定於每週三上午10點至11點50分,共計六次,吸引了15位學生參與。這個課程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通過閱讀小說後,延伸製作「類影音繪本」,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創作能力。課程以吳鈞堯小說《孿生》中的〈分界樹〉為例,進行了詳細的文本分析,幫助學生建立閱讀架構。接著,邀請作家吳鈞堯和南台科大楊智傑教授來校進行講座,從豐富的創作素材和科技軟體應用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在學生製作「類影音繪本」之前,他們需要設計故事腳本,藉由這樣的過程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文字表達能力,而後運用AI工具生成圖像,研討畫面銜接、文字對白、作品結構等環節,完成具有內在深度的作品。

員林高中學生們在閱讀小說《孿生》後,運用AI工具創作了風格各異的「類影音繪本」。(曾昭榕提供)

台南女中林秀珍教師
跨學科、跨年級的人權議題教學實驗

林秀珍老師與培養皿計畫的首次合作,在台南女中掀起了一場跨學科、跨年級的教學革新實驗。她與國文教師蘇靖玟、杜郁文以及歷史教師許琇婷攜手合作,以「人權議題」為主題,讓高一學生在高二學姊的引導下,一同探索文學與歷史的交匯之處。這個教學模式的亮點,首先是「跨領域共備」,歷史、國文教師通力合作,以地域觀點為出發點,從多元角度引導學生探索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此外也在學校歷史悠久的「台灣話」社團中,帶領學生閱讀了錢真的歷史小說《緣故地》,並邀請作家入校演講,啟發學生對文化的探索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林秀珍老師也期許,在108課綱的支持下,文學課程得以有更靈活的設計,再結合培養皿計畫的資源,能為學生提供多元的學習機會,讓他們發掘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即使沒有往文學領域發展,熱愛文化的學生,也能夠找到一個深耕的力量。此一跨界合作的教學模式,為學生開啟了一扇通向知識深處的大門,也為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啟發。

作家錢真與台南女中同學們分享歷史小說《緣故地》的創作歷程。(林秀珍提供)

興國高中陳芬琪教師
在詩中反思親子關係

陳芬琪老師和同校的李軍慧老師合作共同教學。選書動機來自於校內的「女子戲」文化體驗課程,和劇團合作,引導學生體會女性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成效頗佳,因而試圖在培養皿計畫中延續這主題,以親子關係為核心,最終選擇了游書珣的《大象班兒子,綿羊班女兒》。課程延續了學校長期帶領學生每週讀一首詩的經驗,引導學生閱讀整本詩集,希望激發他們反思親子關係並建立溝通管道。

課程對象包括高一全年段學生和一個高二班級,由兩位教師輪流帶讀,並使用「閱讀書箱」的方式管理國藝會購贈的書籍。課程從體驗入手,例如準備了兩個實體的媽媽包,讓學生觀察、猜測包包主人的職業,進行分組討論。課程還包括了戲劇表演和拍攝劇照,呈現親子衝突或溝通障礙的情節,反映了學生自身的親子溝通困境。亦安排作家入校講座,由學生擔任對談人,主持並設計提問,藉此學習如何製造話題,使對談順暢進行,學生們的表現超出預期精彩。

面對課程的挑戰,陳芬琪老師提醒其他教師,必須依據不同學生特質微調教學內容。她也鼓勵其他學校的教師嘗試操作這項課程,相信能夠激發有趣的對話,為學生的成長帶來新的啟發。

興國高中的課程以詩為入口,帶學生們探討親子關係。課中並準備了實體媽媽包,引導學生觀察和討論。(攝影/王慈憶)

中山女中廖翊君教師
關於自己、生命與成長的共讀計畫

中山女中的共讀計畫,有廖翊君、黃月銀和曾鈺婷三位教師參與。他們參加此計畫的動機,源自先前合作經典閱讀教學的體驗,師生們都從中獲得了養分和成就感。考慮到學生對純文學作品的興趣不一,以及三位教師分別在不同年級任教,學校又有其他課程安排,因此選擇以對文學有興趣的學生為對象,在中午時間進行這個共讀計畫。

計畫的主題是「關於自己.關於生命.關於成長」,選書動機是觀察到高中生對自我、生命和成長的探索慾望。他們首先閱讀阿布的散文集《萬物皆有裂縫》,再進入甘耀明的小說《成為真正的人》。

每週中午一小時的聚會,由來自不同班級的13名學生自主展現閱讀想法。他們以「讀書會」形式進行,由學生主導討論,老師不加干預。部分學生準備簡報分享,沒有準備的同學則通過提問與成員對話。這種「對話」的練習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有所幫助,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讀書會的對話自由,學生在其中建立交流,感受到安全感與歸屬感。

最終透過校內的靜態展覽呈現,讓學生總結這段閱讀時光所產出的想法。在這個以「再會」為主題的展覽中,反映了學生們對生命歷程中的不完美和缺陷的思考,以及對生活的不同看法。

中山女中的共讀計畫,回應了高中生對自我、生命和成長的探索,學生們並將共讀的所得,總結成以「再會」為題的校內展覽。(廖翊君提供)

家齊高中曾定璿、萬淑娟教師
跨界探索詩與性別

家齊高中的課程由圖書館主任曾定璿規劃,萬淑娟老師陪伴「雙語資優班」的學生參與課程。課程分成三個階段:

首先是「創作工作坊」,讓學生學習讀詩和寫詩。學生參加了由《你是青銅器我是琉璃》作者潘家欣主持的工作坊(共計四堂課),並透過Padlet上傳影像、童話和書評作業。潘家欣以美術的視覺印象引導學生描述主題,嘗試文字拼貼,最後進行詩的創作和展示。

其次是「詩與性別影展」,帶領學生觀賞《月經書寫》和《玫瑰戰爭》兩部影片。特別的是,有男學生在觀賞影片後表示自己改變了原有的偏見。

最後是「戲劇展演」,學生透過戲劇肢體演練,探討性別和權力議題。在第一場展演中,學生藉由肢體定格呈現出戲劇畫面,與詩作對話;進一步也與台南大學戲劇系合作,呈現性別、權力和詩的展演。學生在課後回饋,藉由戲劇表演課程,再回看潘家欣詩作,他們更加能體會其中的抽象內涵,並獲得內在的療癒。

家齊高中學生們藉由戲劇工作坊與詩作對話,並體察其中的性別和權力議題。(曾定璿提供)

高師大附中張簡文琪教師
藉文學涵養出面對人生的力量

張簡文琪老師選擇甘耀明的《成為真正的人》作為課程讀本,除了因為該書曾多次獲獎,她也認為故事主角哈魯牧特的生命歷程,能引導正值「轉大人」的高一學生,涵養出勇敢面對人生的力量。課程涵蓋兩個班級,每班37人。這個學期,師生共同經歷了一些困難與失落的事件,透過閱讀和課程活動漸漸找到力量。

課程一開始是讓學生自由閱讀,然後由教師帶領深入探討,最後請學生分享閱讀心得。學生們感受到較多的是書中的文學創作技巧,同時在閱讀中增進了對布農族文化的理解;也有學生回憶起與小說情節類似的自身經歷,如小時候參加的棒球隊和遭遇的事故,從中有了不同的思考。張簡文琪老師表示,培養皿計畫展示了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反饋,凸顯了文學和藝術教育在培養感知力和創造力方面的重要性。老師們成功激發了學生對文學的興趣,並通過創意教學使他們在閱讀和創作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高師大附中的課程以《成為真正的人》作為讀本,期能引導正值「轉大人」的高一學生,涵養出勇敢面對人生的力量。(張簡文琪提供)

中正高中張青松教師
母語文學創作者的教學現場

張青松老師的參與動機和課程執行,展示了他對母語教育的熱情和努力。他不僅積極尋找合適的台語作家王羅蜜多來合作,還以個人的家庭經歷作為尋找靈感的一部分。他著眼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如何將台語的教學與國文課程相結合,引導學生感受本土語言之美,也連結國文所習得的文學技法,使學生更容易接受,並從中擴展視角的廣度與深度。同時,他透過整合不同學科的資源,如美術,來豐富課程內容,使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收穫。

他對母語文學的推廣也不僅止於課堂內,而是積極參與各種比賽,並通過自己的作品向外界展示母語文學的魅力。

中正高中的課程邀請台語作家王羅蜜多入校分享,並整合美術等不同學科。圖為學生賞析畫作。(攝影/王慈憶)

苗栗高商呂婉甄教師
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始

作為職校多媒體科系的教師,呂婉甄老師希望從國藝會補助的作品中找到適合的書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從中找到共鳴,更深入地閱讀文本。

考慮到學生的語文程度普遍不足,她採取了先引起興趣、再進行閱讀課程的教學策略。在課程執行方面,她先逐本閱讀課程書單,再挑選適合的作品鼓勵學生閱讀。她將班級分成不同的組別,讓學生選擇國藝會的書籍或自薦的作品進行閱讀。為了讓學生更積極參與,她要求學生在上台報告時,說明選書動機、內容簡介、讀後心得和發現,並由全班票選表現最優異者。她亦邀請作家也是兒童精神科醫師的阿布來校演講,解答學生的疑惑,引導他們思考。學生提出許多困惑已久的問題,例如有關自殺的思考,展現了他們對生命和成長的思索。

呂婉甄老師的教學探索並非一帆風順。在過去的閱讀教學經驗中,她也遇過挑戰,例如帶領學生閱讀《台北人》時效果不佳。然而,這並沒有使她氣餒,她也在參與培養皿計畫後獲得新的啟發。

苗栗高商鼓勵學生自行選書閱讀,再於課中與其它同學分享選書動機、內容簡介、讀後心得和發現。(呂婉甄提供)

景美女中陳嘉英教師
以閱讀和創作探看身心病症

陳嘉英老師的課程著重於醫療主題,讓學生有機會接觸不同面向的寫作者,引領他們進入文學創作的探索旅程。

選擇阿布的《萬物皆有裂縫》這本書,不僅來自於學生中有憂鬱症的患者,同時也考慮到書籍的厚薄度和學生的閱讀能力。她深知學生面對學業及日常的各種挑戰,因此尋找了一本內容相對簡潔、又能觸及心靈深處的作品。

在課程執行方面,她引領學生思考作者的設計角度和書籍所表達的內容,並透過閱讀和寫作訓練,培養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學素養。此外也邀請身兼精神科醫生與作家的阿布入校演講,為學生提供了更深入的文學和生命議題思考,激勵他們積極探索更廣闊的知識領域。

景美女中邀請身兼精神科醫生與作家的阿布入校演講,期能為學生打開關於文學與生命議題的更多思考。(攝影/王慈憶)

花蓮高中陳昱文、林雅瑄教師
當代文學閱讀與創作課程

陳昱文與林雅瑄老師合作的「當代文學閱讀與創作」課程,吸引了12位對文學充滿熱情的高二學生加入,其中一半是原住民族學生。在選書動機上,他們特別挑選作家甘耀明多部談及花蓮的作品,如《成為真正的人》,希望藉此讓學生深入了解與花蓮高中有關的文學風景。

陳昱文老師先讓學生自主報告一本書,隨後帶他們參觀「楊牧文學漫畫展」,以拓展他們的文學視野。此外,針對甘耀明的作品進行引導閱讀,鼓勵學生自主提問,並在作家入校時與之互動。

林雅瑄老師則驚豔於學生們的「再創作」,她觀察到學生們在閱讀完《成為真正的人》後,所延伸發展的文學創作,從詩歌到歌曲,多種形式都有所涉獵。另外,她也提到學生對於長篇作品的閱讀耐心不足的問題,並期待其他老師能分享如何引導學生克服。

花中的課程實驗豐富了學生的文學素養,也讓學生對於自己的成長和身分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從作家的演講中,學生們得到了許多啟發,也更加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在知識上豐富了學生,也在心靈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溫暖與支持。

甘耀明前往花蓮高中,與學生們分享作品背後的故事。(攝影/王慈憶)

北一女中陳麗明教師
開拓文學的花園

陳麗明老師與國藝會的合作已延續多個學期。從最初任務型的專文研究計畫、到後來的專書閱讀計畫,這次更邀請了南部兩所學校(台南新營高中林聰宏老師、高雄中山高中葉秀娟老師)一同參與,希望在合作中能有更多的創意與樂趣。

陳麗明老師提到,就教學現場而言,課程的時數安排已經相當緊湊,而參與培養皿計畫所挑選的文本又是長篇小說,更加考驗老師的課程設計能力。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樂於面對這個挑戰,並積極地尋找與部定課程或選修課程結合的可能性。她將作家邱祖胤的《空笑夢》結合部定課程的選材〈散戲〉,提升學生的文本賞析厚度,並規劃與合作的南部兩校共同閱讀《空笑夢》。

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強調同理心,讓學生通過「文本解讀」、「同理心」、「記者會角色扮演」等不同階段的學習歷程,更深入理解文學作品,並對傳統戲曲的轉型與沒落有所關注。她也分享了對培養皿計畫的反饋,並與現場老師們共勉:「為什麼教師們仍願意『看(學生)臉色』,給予學生不同的閱讀養分?這樣的拉鋸需要堅持的勇氣,為什麼現場的老師們願意一再接受這樣的挑戰,那是因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好的東西禁得起挑戰,好的文本使老師們願意堅持文學播種並引導學生。學生此刻也許給了我們勉為其難的臉色,但沒關係,人生可以有很多顏色,希望將來他們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多一些顏色或臉色,畢竟只要親近或擁抱文學,人生的顏色總是多彩,這就是老師們還願意去看學生臉色的原因。」

北一女中與台南新營高中、高雄中山高中合作共讀,課中並安排了「記者會」,由學生分飾故事中的角色和記者,藉此深化對作品的認識,並學習採訪技術與口語表達。(陳麗明提供)

*

會議最後,林董事長表達他細緻地觀察到每位教師背後的辛勞,並感謝他們對學生付出的心血和時間。他坦言,教學之路艱辛,除了需要帶領學生,還要不斷啟發他們,甚至在課程結束後,還需持續指導他們。他深信,各校教師所播下的文化種子將在未來茁壯成大樹,雖然當種子數十年、百年後,成樹、成林之時,播種者未必尚在人間,但這種文化的影響將延續下去,這也是作為教師的價值所在。

此次文學青年培養皿的交流會議,展示各校教師的創新教學成果,也為未來的課程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通過這樣的平台,青年世代不僅在閱讀中發現自我,還能夠在創作中實現夢想。期待文學培養皿計畫,正如其名,為青年提供一個培養和發展文學的小天地,讓他們在文學的世界中探索未知,勇敢向前。

2024「文學青年培養皿」課程暨成果發表諮詢會議,與會者合影。(攝影/張怡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