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榆橙】香味.神話.夢境交織:肯園×古斯塔.薩克希「新走神」
2024
02
01
文|洪榆橙
圖|洪榆橙攝影
2023年,最令我驚喜的一件作品
這是混合著氣味、儀式、自然、如夢氛圍的走神結界,與大地共構創造出的感知包圍著觀眾……

體驗作品的旅程,是從展覽場域所在的時空向前後延展的。自高雄出發、於新北市轉乘交通工具到三峽,與計程車司機迷惘著路標位址,最後在細雨綿綿的山路踩著緩坡而上抵達展場。身體消耗與兜兜轉轉,才是看展的開始,也是展覽旅程的一部分。之所以會路迢迢地走一趟,一方面是自己曾在肯園修習芳療師課程的親近感,好奇品牌如何藉著展演兼顧藝術和行銷;另一方面,則是好奇「草字頭」策展團隊將如何把氣味與視覺藝術作品融合。

終於看見入口指標,穿過石子小徑一棟建築物映入眼簾,旁邊長滿綠色植物,昏黃路燈照映蕨類的影子落在建築物的牆上。事實上,往下走會發現灰泥色建築群之間都是這樣的景色,植物與建築之間累積了一段時間的共生,但整體樣態兼有自然生成也有人為整理。

「新走神」的展出空間「無礦」。

第一個空間是接待處,工作人員送上一杯純露,讓觀眾稍作歇息,在這裡還可以挑選一顆礦石,作為整個觀賞旅程的同伴,或許也在呼應這個空間的歷史。三峽山區曾有煤礦開採,1950至60年代是最盛時期。這次展覽空間的建築是忠義煤礦公司過去的事務所遺址,1990礦區停採、公司解散後,現址經由建築團隊修復改造,成為一所遠離塵囂的展演企劃空間「無礦」(Mineless)

展區由幾棟分開或相連的老舊建築構成,樹木的根系從已打開的窗戶爬進來,牆壁上留著刻意未拆卸的礦區工作注意事項,在在透露時間的痕跡。為了發表新的「神話夢油」系列產品,展覽主要作品是芬蘭當代藝術家古斯塔.薩克希(Kustaa Saksi)為神話主題創作的12幅掛毯「神話」(Mythology),佈置在幾個舊房舍展覽空間裡,讓觀眾沿著路徑欣賞分散在不同展間的掛毯。

古斯塔.薩克希的「神話」系列巨幅掛毯,展佈在礦業遺址的舊房舍中各處,觀眾遊走其間,也宛如穿梭在不同的神話裡。

藝術家古斯塔有家族遺傳的眼型偏頭痛,發病時視野會被幾何圖形佔據且暈眩,在他的紀錄片《編碼》(Koodi)裡,他曾說「每次重訪回憶,記憶便不知不覺被篡改」,那無法確知的病症經歷與圖像記憶,是否與嗅覺經驗所帶來的無法捕捉極為相似?芳香療法主要使用植物蒸餾出的精油與純露,其中包含著植物的香氣,芳香分子透過嗅覺系統直達大腦邊緣系統,那裡是掌管情緒的杏仁核與掌管記憶的海馬迴的殿堂,氣味往往能猝不及防地喚醒沉睡的記憶,也給予情緒安撫,這些感知過程卻又難以重複與被記錄。

嗅覺比起其他感官,更趨向與環境感知有關。氣味分子混在空氣裡,隨著溫度與濕度而有所變化,和環境揉合、讓呼吸的人們共享;它透過鼻腔進入人體內,比起其他感官更具親密與侵入性。在這個展覽中,我們以為在看古斯塔的作品,或是體驗散發在空氣裡的香氛,然而山上的潮濕、蟲鳴、下過雨濕漉漉的石板(抑或天氣晴朗曬出草地芬芳)、時而刺激騷擾著皮膚的蚊蟲……,所有這些都是展覽的一部分,與大地共構創造出的感知包圍著觀眾,既共築一種自然氣息、空間環境、作品、觀眾間不斷流動的特殊氛圍,也編織了與每一個觀眾各自的獨特的經驗。

色彩瑰麗的掛毯,神祕的圖形從不同視角看起來有所變化,低度照明下特別令人恍惚,時間一到,芳療師開始頌缽,聲波迴盪在空間中,消融身心感知的分野,理性與緊繃也漸漸鬆弛。作為品牌週年慶與新品發表的展覽,產品體驗卻退到參觀動線的最後,這樣規劃實屬巧妙。配合「神話」系列主題,精油體驗是與芳療師的對話抽牌,牌卡正面是古斯塔創作的掛毯圖案、背面則是這個神話故事的意涵及對應的精油共12組。神祕的占卜、詩意的文字籤詩,正好為這如夢似幻的觀展經驗留下一點念想。

與芳療師的抽牌占卜。牌卡圖案來自展覽中的掛毯作品,背面則是其神話意涵和與之對應的精油。

我特別欣賞一則為香氣存在的用心設計。可以想見,芳療為主的品牌展,展場裡一定也要有氣味,然而現有的擴香器材必然與展覽空間格格不入,藝術家/設計師張家翎設計的裝置作品《潮濕的火》,以黑化後的黃銅打出長條波浪造型的擴香介質,平放在地板上毫不張揚地融入環境之中。藝術家並沒有選擇以機械方法揮發精油,而是用最傳統的蠟燭加熱揮發香味。原始的火元素,是作為蒸餾並萃取植物精油不可或缺的熱能來源,無論在講求芳療能量上或是在哲學的精神象徵上,都別具意義;這個作品雖放在暗處不亦察覺,但燃燒時閃動的火苗,就像是為作品靈動地現身。

張家翎以黑化後的黃銅打造的裝置作品《潮濕的火》,是使用傳統蠟燭加熱的擴香介質。

另一個於傍晚時分固定演出的《時間燃燒》也令人印象深刻。觀眾魚貫進入一個二樓小房間裡,房內黑暗,當數個表演者一一點燃懸吊的線,觀眾才漸漸藉著火光能看見周遭景象。樓地板與一樓天花板打穿了一個洞,中央懸掛了一串串的線,同心圓的形狀長得像放大版環形線香、又像巨大的圓形珠簾。所有人共同等待著,線一串串被點燃,細微的光點冉冉飛升至頂端再熄滅,緩慢而莊嚴,整場表演在靜默中完成,彷彿是共同經歷一場無聲且祕密的儀式。

展場中的頌缽空間。展覽期間有定時的頌缽展演,聲波迴盪在空間中,消融身心感知的分野。

在黑暗小空間裡展演的《時間燃燒》,彷彿一場無聲且祕密的儀式。

這場表演結束,展覽的開放時間也到了。走出展場天色已全暗,離開混合著氣味、儀式、自然、如夢氛圍的走神結界,回到城市裡快速移動著,走神的才慢慢歸位。

 

本文作者|洪榆橙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生,現任日青創藝總監。從事策展、藝文計畫研擬、採訪撰文等工作,藉由梳理脈絡找尋與地方或個人交往、創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