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盛宴》:未來食物大公開!
2023
10
19
文|官妍廷
圖|顧廣毅提供
以掀起大疫的頭號嫌犯蝙蝠入菜,將會造就一場充滿生態意義和道德反思的感恩餐會,還是讓人驚叫不斷的試膽大會?

設想在2050年,人類歷經了數場大流行病以及極端氣候造成的生態浩劫,在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下,超市冷藏貨架上陳列的一排灰色、褐色、棕色、黃色和黑色的人造培養高蛋白蝙蝠肉。你一邊回想30年前讓你好幾年無法出國旅行的全球疫情,似乎一開始,人們說是有人吃了蝙蝠,造成全境病毒擴散;而另一邊則是人造蝠肉公司創辦人和科學家、毒物專家及美食評論家的推薦代言。人造蝙蝠肉,你,吃或不吃?

蝙蝠肉(?)即食包。顧廣毅×羅伯特.強森《蝙蝠筵席實驗室》,2022。

19世紀德國哲學家路德維希.費爾巴哈(Ludwig Feuerbach)曾以「人如其食」(Der Mensch ist, was er isst.)的唯物主義觀來探究人類存在的本質。甫進入21世紀,這句箴言則成為了英國減肥節目《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的名稱,有鑑於飲食和健康的緊密連結,飲食消費者更加有意識地選擇放入口中的食物,而和飲食相關的社會責任意識也隨之日益增加。全世界有愈來愈多人口因為環境保護、動物保護及生態道德等因素而轉變為純植飲食,以植物蛋白質製成的植物肉(plant-based meat)或在實驗室中提取動物細胞培養出的人造肉(cultured meat)就是在這股意識逐漸發酵下研發生成。然而其中又以人造肉的製程複雜、費用高昂,且涉及生物科技發展在文化及社會中的爭議。

由澳洲生物藝術家歐榮.卡茨(Oron Catts)及約娜特.祖兒(Ionat Zurr)組成的組織培養及藝術計畫(The Tissue Culture & Art Project)在2000年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組織工程與器官製造實驗室(Tissue Engineering & Organ Fabrication Laboratory)駐村時期,取用未出生的綿羊骨骼肌細胞,在實驗室中以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將細胞組織培養成為一塊直徑1公分的肉排,並稱之為《半活體肉排》(Semi-Living Steak,2000)。由於實驗過程中仍需使用許多塑膠製品及動物性產品,這件作品探究的不只是將實驗室培養的組織用作人類食物的正當性及合理性,也討論了這種看似理想的替代作法伴隨的生命及環境倫理難題。三年後,組織培養及藝術計畫受邀至法國南特參加「生物科技藝術」(L'Art Biotech)展覽時,也因地制宜地延續《半活體肉排》的實驗和倫理討論。在這次的作品《非具形料理》(Disembodied Cuisine,2003)中,藝術家培養出一塊「半活體青蛙肉排」,以這種令人腦洞大開的食材嘲弄法國人對食物的品味和對加工食品的反感,且映射出其他拒絕食用青蛙的飲食文化概念。此時對於人造肉的想像,仍停留在一種科技奇觀及對實驗室倫理提出質疑的層面。一直要到2013年,投入研發人造培養肉的荷蘭馬斯垂克大學教授馬克.波斯特(Mark Post)公開發表了一塊造價高達32萬5000美元的人造肉排,1儘管價格高昂,這場發布會也宣告人造培養肉進入大眾市場作為日常生鮮商品的可能性。

時至今日,2023年的生物組織、器官修復及生成等生物醫學與3D生物列印技術更臻成熟,長時間以推測觀念思考動植物替代方案的生物藝術家顧廣毅在創作計畫「蝙蝠盛宴」中,便使用組織細胞培養的概念,討論人造肉用以減緩物種滅絕的速度及其可能引發的倫理議題,也試圖挑戰大眾對於食用野生動物的汙名和偏見。顧廣毅自2017年起,就在作品虎鞭計畫(2018)、《千年人參計畫》(2018)、《新滿漢全席》(2019-2020,與香港食物設計師/藝術家譚君妍合作)中,以當代生物科技和農業技術觀點探討中醫藥、食補文化及亞洲飲食傳統的另類可能及混種文化實踐。「蝙蝠盛宴」延續他對此主題的關注,透過跨國、跨領域的實驗劇場形式,讓觀眾直擊藝術家與科學家對未來食品和料理的奇想,並理解設計和科學如何影響我們的食物系統,也藉由探照夜行種的生活足跡,試圖以未來科幻奇想驅除傳染病及種族飲食文化汙名等重重魅影。

這場以蝙蝠為主題的創作計畫,於2021年在台北藝術節和倫敦國際劇場藝術節(Londo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簡稱LIFT)的聯袂邀請下,顧廣毅找來在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時期的英國設計師同儕羅伯特.強森(Robert Charles Johnson)共同創作,強森慣於將虛構寫作用作設計研究工具,並擅長將創作概念影像化為推測敘事。兩人發展出一個為期三年的藝術與科學協作計畫,並分階段各於台灣及英國呈現發表。計畫以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為創作基礎,結合推測設計、講述表演(lecture performance)、劇場編導等創作形式。此外,顧廣毅也邀集生物醫學、蝙蝠、飲食烹飪、文化研究、劇場表演等各界專家參與製作,共同將此計畫發展為一個參與式舞台展演。計畫已發表的各階段創作成果為《蝙蝠筵席實驗室》(2022,台北)、《蝙蝠早午餐實驗室》(Bat Bruch Lab,2023,倫敦)和《蝙蝠盛宴》(2023,台北),明年(2024)將會是最後階段的成果展演。

上方三圖:《蝙蝠筵席實驗室》,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2022。顧廣毅邀集生物醫學、蝙蝠、飲食烹飪、文化研究、劇場表演等不同領域專家,共同發展參與式舞台展演。

「蝙蝠盛宴」的創作起點,來自2019年底爆發,並在次年迅速於全球範圍內傳播開來的新冠肺炎。大疫之初,各界即懷疑販售野生動物食材的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是這場流行病的原爆點(ground zero)。一時間,蝙蝠、貉、穿山甲等野生動物被視為罪魁禍首;居住在歐美各地的黃種人也紛紛成了病毒帶原的代罪羔羊。野味陰謀論中又以長相獵奇、晝伏夜出的蝙蝠為頭號傳播者。蝙蝠在生物分類上,屬於哺乳綱翼手目,早在成書於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即記載,蝙蝠的藥用價值在於可治療久咳和瘧疾,其糞便亦是拿來治療眼疾的藥方「夜明砂」。由於蝙蝠體溫高,又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動物,這種特殊性讓其對於病毒的耐受力極高,也成為各種病毒的超級傳播者。在疫情初期的獵巫氛圍下,蝙蝠的汙名化可能會加劇物種滅絕,並進一步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2顧廣毅因此便以蝙蝠為研究對象,試圖以技術樂觀主義(techno-optimism)的觀點推想,若將人造培養肉技術結合食用蝙蝠的野味文化,我們是否就能創造出營養美味又不帶有致病病毒的蝙蝠肉呢?相對於澳洲藝術家歐榮.卡茨及約娜特.祖兒對於法國飲食文化的嘲弄翻玩,顧廣毅以頗具爭議且令人恐懼的蝙蝠食補文化貫穿作品,但又充滿動物保育和反對文化歧視的關懷,試圖以食物為介面,提供一個讓東、西方文化以及藝術、科學能在其中交會且相互理解的平台。

《蝙蝠盛宴——第三階段呈現》,台北試演場,2023。科學家孫偉倫帶觀眾探看蝙蝠的組織結構。(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Grace Lin)

計畫主創者顧廣毅(中)與羅伯特.強森(左)。(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Grace Lin)

參與《蝙蝠盛宴》宛如穿越至未來,人造蝙蝠肉端至眼前,你,吃或不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Grace Lin)

《蝙蝠盛宴》的場景設定正如本文開頭所述,觀眾將穿越至30年後的未來,並親身品嚐人造蝙蝠肉的滋味……,究竟,將在2024年於倫敦和台北發生的最後這場宴席會是一場充滿生態意義和道德反思的感恩餐會,還是讓人驚叫不斷的試膽大會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顧廣毅×羅伯特.強森
《蝙蝠筵席實驗室》 2022/9/22-9/25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蝙蝠早午餐實驗室》 2023/3/25  倫敦 The Science Gallery
《蝙蝠盛宴——第三階段呈現》 2023/8/26-8/27  台北試演場
最終呈現  2024  倫敦、台北

 

本文作者|官妍廷
荷蘭萊登大學藝術史碩士,主修當代藝術史。現任獨立譯者、撰稿及研究者,主要關注當代藝術與生命科學間的文化轉譯,曾任職於台北當代藝術館教育發展組及國立台灣美術館展覽組。

註1|“Building a $325,000 Burger,” New York Times.

 

註2|顧廣毅,〈「蝙蝠筵席實驗室」創作筆記:疫情下的野味飲食文化論戰〉,國藝會現象書寫專案「當代啟示錄:瘟疫蔓延時的生物藝術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