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起飛偵測站:2023「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分享會側記
2023
09
20
文|桂尚琳
從台灣這座小島起飛,作為機長,必須清楚自身的角色、飛機的定位、為什麼要往這個方向飛,才不會迷航或降落到錯誤的地點……

時間:2023年8月1日(二)15:00–16:00
地點:線上
與談人:黃雯(獨立製作人)、高翊愷(聚思製造端總監)
整理記錄:桂尚琳

2023「表演藝術國際發展專案」分享會,邀請到獨立製作人黃雯與聚思製造端總監高翊愷分享近年對表演藝術國際交流的觀察。內容總共有四大重點:第一是近年來在國際交流場合中,各國關注及討論度高的議題。第二是疫情後藝術家們在國際交流上使用的工具,以及衍生出的思考。第三,與談人介紹其近年參加的國際藝術平台當前狀態。最後,根據以上種種,歸納出藝術家在思考國際交流時,可以關照的面向和未來發展可能性。

進入正題之前,黃雯與高翊愷指出兩個國際交流的重要前提:首先,國際交流是一件需要長期耕耘的事,在讓對方看見我們、彰顯自己的作品與長處之前,應該要先去了解對方的文化,還有他們的市場。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第二個重要的前提就是,藝術家需要時時刻刻檢視自己作為個人或團隊的創作宗旨,才能賦予國際交流更深刻的意義。黃雯比喻這就像是我們從台灣這個小島開飛機出去,作為機長,必須清楚自身的角色、飛機的定位、為什麼要往這個方向飛去,才不會迷航或是降落到錯誤的地點。

獨立製作人黃雯與聚思製造端總監高翊愷分享國際交流經驗與觀察。

一、 國際關注議題

政治變化與經濟結構
近年來,從地理位置離我們較近的泰國學運、緬甸政變,到離我們較遠,但全世界都在關注的烏俄戰爭,劇烈變動的政治局面,對於表演藝術國際交流產生的直接影響,就是這兩三年,大家更勇於在作品及交流的場合中表態自己的政治傾向,直面不同經濟結構與勢力消長所引發的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各國經濟受到烏俄戰爭、央行升息的影響,引發激烈的通貨膨脹,原物料飛漲,機票價格翻漲兩到三倍,出國成本大增,這個狀況使得過去藝術家大規模參訪、到處巡演的情況不容易再現。當前的趨勢鼓勵更有彈性、人數相對少的交流形式。

疆域與民族之間的模糊/混雜狀態
因為戰爭及天災所引發的自然民族移動,讓不同族群將自己的風俗民情帶離原本的家鄉,進入不同的國家,使得國界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模糊。在這樣的世界風潮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語言的碰撞,語言不僅代表人與人之間日常交流的工具,也象徵每個民族背後的文化脈絡。當外來民族碰上本土人民,不同語言之間的相匯,文化與文化相撞,各國必須思考怎麼讓雙方產生對話跟交融。而這過程中勢必會產生的衝突與矛盾,是很多創作者與新的作品正在研究與關注的。

身心健康與勞動產製
另一個國際關注的重點,就是身心健康與勞工權益的議題。疫情前,我們討論作品大多只聚焦在作品本身,疫情後,國際開始關注人類與地球環境的永續關係,同時也將藝術作品的產製過程與產製方法一併納入討論。一個作品在創製的過程中,是否有讓參與其中的每個成員感到平等,是否有關注成員的勞動與心理健康,將成為評價作品的關鍵面向。同時大家也開始提倡去中心化的工作方法,一些藝術節開始雇用兩到三個、甚至是多個不同的策展方,與之前一人獨大,或者是單點工作相比,當前的趨勢更傾向多方共同合作。

賴淑雅赴荷蘭鹿特丹參與國際社區藝術節(ICAF Rotterdam)交流,圖為社區踩街遊行。(圖片來源/國藝會補助成果,賴淑雅提供)

二、 國際交流的工具與思考

網路通訊工具
在疫情來襲的這幾年間,藝術家與工作團隊已經快速學會使用各式各樣網路工具來做線上會議或排練。這些工具在疫情離開之後被保留下來,至今仍然有許多講座、國際活動仍然會透過線上會議室的方式進行。這些工具加上前述提到的,經濟成本提高、國際開始思考人與環境的永續議題,也促使藝術家們去思考,怎麼樣可以更好地,在符合自己創作核心價值之下,利用這些工具來完成創作。

檔案與資料留存的價值
表演藝術的核心就是「現場性」,但「現場性」只能發生在演出當下,過去幾年疫情肆虐的時候,這個核心甚至被剝奪。於是開始有許多關於演出資料建檔的討論,思索團隊是否可以更完善的利用前述所說的工具,將產製過程的相關資料保存下來,作為另外一種展示與國際交流的資料,讓我們跟不同國家或不同族群產生不同的對話。

除了作品外的交流價值
保存作品產製過程的資料,除了可供藝術家針對作品本身進行交流之外,它的附帶價值就是經驗層面的交流。前述提到國際交流的第一步,應是去理解對方的文化及市場,以建立深刻的交流關係,那麼,完善的保存作品產製過程,便是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立基點。

布拉瑞揚舞團《路吶》參與2022日本橫濱國際表演藝術大會(YPAM),國藝會ARTWAVE平台。

三、 國際藝術平台當今趨勢 :Reset(重置)

交流關係與網絡重建
疫情的這幾年期間,世界情勢不斷改變,隨著世界潮流越發關注生態永續、資料保存以及勞工權益,而各藝術機構、場館單位、創作者及團隊,也出現了一定比例的新面孔,連帶影響了世界各地的國際藝術平台。藝術家們在這個脈絡下,剛好可以重新檢視自我,思考自身的立場、位置以及創作核心價值,去跟相對應的國際單位展開關係的建立。

買賣關係減少
在國際藝術節展會的現場,對應到剛剛所提到的巨大的通膨使得經濟狀況改變,加上各國場館、藝術節,以及國際平台,還有相關的政府單位,到現在都還在消化前兩年因疫情塞車的節目,可以投入新製作或者是新發展的預算也有限,於是買賣關係越來越少,合作夥伴的關係越來越多。

尋找「合作夥伴」
以往這些國際藝術平台透過買賣作品交流文化的責任,被疫情弱化,另一方面,前述提到的科技通訊工具,使人類可以很快就跟世界的另外一端連接起來,於是現場參與國際藝術平台的意義也隨之改變。在此狀況下,這些平台被迫重新思考自身定位,確定自己組織想關注的議題,在這個議題上表態平台的方向,再尋求有志一同的藝術家合作。

後疫情時代的國際藝術展會,買賣關係越來越少,轉而更看重合作夥伴關係。圖為2022日本橫濱國際表演藝術大會(YPAM)交流酒會。

四、 國際交流的可能與樣貌

知識與經驗交換
疫情緩解後,劇場再度開放,全球各界的藝術平台至今仍在消化之前尚未完成演出的節目,新製作的開發速度也隨之減緩。另一方面,從台灣到全世界,觀眾板塊在疫情期間產生了變化,演出票房表現差強人意,所有的政府單位與藝術節都在討論原因,也在尋求解決的辦法。有一些觀眾可能在疫情期間離開了,或者是觀眾的消費傾向移動到不同的戶外活動,或是不同形式的展演上。那麼在做國際交流的時候,當前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去交換我們正在經歷的台灣樣貌,我們如何應對這個狀況,採取的方案是什麼,以及累積出怎樣的經驗。

現象挖掘
另一個對應到前述政治經濟改變、移民遷徙的狀況,台灣也有獨屬於我們的情勢,好比目前我們的社會出現相當多香港移民。雖然尚不確定這個現象會引發未來什麼樣的事件,但唯有當我們越來越清楚知道台灣目前的文化、藝術產製狀態、社會議題等,我們才有辦法去跟其他國家做出比較,挖掘跟其他文化的連動性或是差異性。

共學成長
疫情後國際迎來了新的局面,國家的勢力在消長,國際關係在重新洗牌,許多的未知正在發生。為了攜手面對這個陌生的時代,藝術圈內彼此之間的競爭關係降低了,越來越多共學及共同成長的現象正在世界各處發生。

微光製造《捺撇》受邀參加2022 Tanzkongress德國舞蹈大會。(圖片來源/國藝會補助成果,微光製造提供,攝影/張欣怡)

分享會的最後,黃雯與高翊愷鼓勵大家多去開發各國不一樣的平台、機構、合作單位。不管是民間單位、公家單位或者是私人單位,只要可以達到良性的雙向交流,都是一種可能性。國際交流本來就有很多面向與可能,藝術家可以找好自己的定位,抱持長期交流的準備,勇敢踏出去,展開多元的國際交流,如此才能刺激健康良好的藝術生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