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連續兩度以創作專輯摘下金曲獎多項獎項的爵士音樂家許郁瑛,受到以台灣作曲家蕭育霆為首的「好聲樂集室內樂團」邀請,委託創作兩首類型涵蓋古典、即興與電子聲響的音樂作品。這次創作機緣來自於她與蕭育霆去年合作期間聊到準備醞釀的第五張專輯,想突破自己所熟悉的音樂領域,加上過去擔任文化部金音創作獎評審過程中,對於電子音樂蘊藏多樣聲響變化感到印象深刻,起心動念向探索聲響的軌道駛去。許郁瑛回憶道:「那時候就想,如果由我來做的話,一定要融合到我本身擅長的爵士音樂。」
今年,她便與兩位音樂夥伴——電子音樂家林偉中、程杰共同進行新專輯製作,同時接下了蕭育霆的這個邀約。
兩位夥伴各自具有爵士的養成背景,他們分別在訪談後透過許郁瑛,提供對此次創作的想法,林偉中表示:「我的想法比較像爵士樂手,基於對聲響的好奇,例如原聲樂器和電子聲響的共存、以作曲角度來看電子聲響可能性,或是即興與電子聲響的關係等,從外面看可能是種跨界,但自己看來,怎樣都屬於我的這一界。」
程杰另外回想起6月底彩排的經驗,「我著迷著當天最後一個take將喇叭往後打的狀態,因為介於台上音樂家和我之間的溝通橋樑被架設起來了。」這次的委託創作,最迷人之處在於,參與的音樂家對彼此的聲音產生共鳴、讓音樂以有機的方式於空間中相互流動,這也是許郁瑛與合作音樂家所追求與嚮往的。
爵士與古典 相近卻不相似
想跟古典弦樂音樂家合作的念頭曾在許郁瑛的腦海中盤旋了許久,曾於國小階段主修鋼琴、副修中提琴的她,以及在紐約修習爵士樂學成歸國後幾次為木管樂器創作的經驗累積下,慢慢堆疊出心中的渴望。最關鍵是某次因緣際會成為「藝心弦樂四重奏」的死忠樂迷後,決定跨出這一步。她分享著:「我就是要來挑戰這塊(笑)!……古典跟我們爵士訓練方式完全不一樣,他們從整體呼吸的默契,到發出聲音,成為一個強大的整體。他們的整個音色、聲音表達給我很大的靈感,這也是我之前沒有接觸到、也不熟悉的領域。」
爵士與古典雖同為器樂演奏類型,但許郁瑛的音樂養成來自於爵士訓練,相異之處在於「爵士的聽覺重點會著重在這個人的即興功力表現,例如薩克斯風手在即興的時候,我身為鋼琴手,會根據他的即興從旁輔助comping1……一主一輔搭配呼吸,但古典弦樂四重奏的呼吸與聲音能量,是整體一起發射出來的,對於這樣不同的音樂演奏方式讓我相當著迷。」
就這樣,許郁瑛開始大量聆聽弦樂四重奏的作品,同時研究弦樂演奏技法。「聽到這些聲響,幫助我跳脫原本以和弦、音高切入的創作模式,並嘗試將弦樂音色推展至音高和聲外,所謂純粹的sound(聲響),例如摩擦的聲音、撥弦、或Col Legno Battuto2,這些效果跟電子聲音的質地意外的吻合!」
談到記譜方式,她解釋:「我創作的方式有很多種,弦樂四重奏的調性段落、演奏弓法會透過紙筆記譜後,再透過電腦打譜。至於自己鋼琴的部分,則是軟體開了就直接彈了,因為我現場發想的速度可能更快或更直覺。」鋼琴段落她便採回頭聽錄音的方式去記載,遇到不盡理想的地方再重新調整。而另一寫給High Fly豎笛四重奏的二重奏編制作品,她計畫著:「目前有一段打算採自由即興,因為排練當天嘗試後,覺得效果很不錯,只是還在想記譜有沒有需要給他們一些節奏指示、但不具音高,或是用圖像形式表達波度或是聲音方向的暗示。」
自我突破 駛向更廣闊的聲響風景
在專輯創作討論初期,許郁瑛與兩位合作夥伴來回激盪下,發現自己腦洞大開:「跟爵士即興比起來,我對電子音樂沒這麼熟,真的不是我的領域,所以一開始程杰、偉中跟我分享非常多他們喜歡的作品。」例如Aphex Twin、Squarepusher或是Karlheinz Stockhausen,還有坂本龍一、Milton Babbitt、John Cage都在他們的推薦音樂清單之中。初期,她老實對他們的分享表示沒有興趣:「因為那時候還是以一個爵士background去思考,和聲進行對身為鋼琴手的我,是音樂演奏上的核心想法,而在聽了電子音樂後,可能一個C-7 小七和弦就持續兩分鐘,沒有變化。」就當時的耳朵來講,她便產生這樣的疑問:「這首歌就這樣嗎?這樣就可以是全部嗎?你認真的嗎?」
後來程杰借給她AFX Station3、delay pedals4等相關器材後,透過在YouTube搜尋探索下,發現電子音樂應用其實非常困難,就一個小七和弦來說,電子音樂中放入的各種元素其實做了很多細微調整,她便回想到起初覺得和聲沒變,但其實自己忽略掉更多質地上的變化。隨後,當她實際去嘗試處理這些聲音材質時,更驚覺到要處理成合理、且無斷層的聲響樣態,是件非常困難的事。透過反覆與音樂夥伴討論的過程,她發現電子音樂的自由度是沒有限制的,可以瞬間複製、loop(循環),然後進行十分鐘都不是問題,或是讓和弦以高8度或高15度去呈現等成千上萬種作法。「他們給我太多對於聲音創作上的靈感啟發。」她肯定的說。透過這樣的刺激,也迫使許郁瑛轉向思考聲音的本質,從中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原聲×電子×即興:聲音組成的聽覺思考
兩部音樂作品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器樂,考量到演奏廳場域的音響設計是可以聽覺到細緻聲音,所以保留器樂的原聲狀態展現反而更符合創作初衷,而非透過收音方式導入音響系統,跟電子音樂一起播放出來。
當他們實際進到演出場地「好聲藝集」排練時,才真正了解到這個場域的共鳴、殘響值,甚至是電子擴音方式,成為架構聽覺畫面的決定性關鍵,且與創作階段所揣摩出的聽覺情境有所落差。許郁瑛舉例:「弦樂到了現場,聲音超飽滿,中高頻佔滿了所有空間,相似的電子聲響音頻則會被吃掉。」再來,「繼上次排練,原本某一個喇叭播放位置超棒,當電子音樂播放、我即興時可同步聽到喇叭與弦樂聲音,但是到觀眾席聽,反而不是在舞台所聽到的那樣。」後來他們嘗試著把喇叭轉過來面對背板,對舞台上的演奏者來說,聲音擴散為模糊狀態,讓許郁瑛找不到即興的切入點,但程杰在台下聽完後,聲響效果的層次性卻意外分明且清晰。
原器樂聲音與電子聲響間到底如何平衡、如何切出層次、讓彼此聲音不打架,以及技術層面的各項挑戰,為此次委託創作開闢出另一種難度與複雜性。「怎麼樣讓這個演出不是變成一場災難、只有充滿噪音,或是到底要怎麼順暢的走下去,需要很多的討論和實驗,我們都是一邊走一邊學,其實是有趣的。」她總結。
這次的委託創作,成為他們集體聲響實驗的光譜,催化著音樂各種可能的聚合,也說明著現代音樂家對於聲音的追求,遠遠超越架構於西方音樂記譜體系的規範框架,而在科技日新月異、電子音樂不斷以嶄新樣貌呈現的時代,身為音樂家,在梭遊電子聲響與原聲器樂的創作旅途中,「到底還能創造些什麼?」的自我提問,則成為一道連結過去與現在,並邁向未來的聽覺網絡。
Study III:原聲、電子與即興
2022/7/20 合作演出:藝心弦樂四重奏
2022/7/21 合作演出:High Fly豎笛二重奏
好聲藝集音樂廳(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78巷28號6樓之5)
本文作者|張瑋珊
現於晨露文化藝術基金會任職、同為文字工作者。相關文字作品於表演藝術評論台、《PAR表演藝術雜誌》、《國藝會線上誌》、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樂覽》等處發表。
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所碩士,曾於水源劇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工作,關注實驗創作、現代音樂、聲音藝術、非典型音樂演出等展演。
註1|comping:用於爵士樂裡伴奏(accompany)之常寫用法。
註2|Col Legno Battuto:指使用木頭(弦樂器弓桿)敲擊弦的演奏技法。
註3|AFX Station:為單音合成器(monophonic synth)。
註4|delay pedals:效果器的一種,能將聲音拷貝,並在稍後的一點時間再播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