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出版首部詩集《偽神的密林》的ㄩㄐ,多數時候與語言為伍,只是身分兩極,一手寫程式語言,一手寫詩,有時也寫散文。興趣廣泛的他,另有一個分身,是臉書粉專「迷因文學」的小編暨創作者。工程師的背景,讓他傾向往下挖掘、發現事物背後的原理,深究寫詩的方法論如此,找出做迷因的一套方法,成功引人發噱也是如此。
如此跨界頗有家族遺傳的味道,他父親是土木工程師,父母皆愛看書,家裡藏書類型多元,他自小耳濡目染,接觸文學,從《哈利波特》、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看到經典名著《齊瓦哥醫生》、《飄》。國中開始寫詩,高一即獲台南四校文藝獎(現更名為「府城築墨青年文藝獎」)肯定,如此到了高三,自負令他失去方向,升上大學後,長達四年未再創作。直至大五延畢那年,ㄩㄐ修了詩人、台大中文系教授唐捐的「現代詩選」,潛伏甚久的創作能量才又破土而出。
找回對詩的熱情
「比較像是唐捐老師幫我開了眼,一來是讓我比較有脈絡可以依循,他會講台灣現代詩的歷史,他給了一個解讀詩的方式,就不再只是憑感覺,中間是有可以分析的技術的,因此我就知道詩可以怎麼讀、怎麼寫跟可以怎麼創新。原本覺得憑感覺隨便寫一寫,就也可以寫得不錯,因為有了這一套方法論之後,我就重新又找回了熱情。」ㄩㄐ進一步闡述,唐捐以建築作為類比,點明詩同樣具有結構性,非僅只順情感河流而下,思及什麼便斷然落筆,事實上句子和段落之間是可以組織的。唐捐在課堂上也會朗讀詩作,分析其韻律和節奏感,有助他了解何謂音樂性。
因著這門課,ㄩㄐ有機會精讀從1950年代以降的台灣詩人作品,「我比較喜歡新鮮的東西,所以我最喜歡的詩人是楊智傑和蔡琳森。」談及這兩位七年級的詩人,ㄩㄐ語氣中滿是讚賞,「他們的敘事性非常強,並不是只是純抒情性的詩,楊智傑《野狗與青空》可以操作精巧的意象,而且那些意象看似是不統一的,但他可以把它融合得非常好;《小寧》則是有很好的敘事的口吻,在那口吻裡面又可以抒情。楊智傑的『陌生化』功力一流,他把台灣的意象,比方廟、工地、卡拉OK等等,寫得很像國外。蔡琳森敘事的氣很強,他可以寫很大篇幅的敘事,中間又不會讓人覺得無聊,時不時有一些好的節奏或意象在裡面。」
聽ㄩㄐ評析他人詩作,顯見他對於「敘事性」的看重。好奇他會怎麼解讀自己的作品,聞言ㄩㄐ轉為羞赧,指分析自身作品難免有失客觀。儘管如此,他對於一路以來的創作演變畢竟是了然於心的。《偽神的密林》橫跨2016年至2021年的作品,「因為跨度大,就會有風格上的差異,前期跟後期比較不一樣,我自己的感覺是,前期比較大膽,因為初生之犢,會使用比較奇怪、不協和的意象。」像〈狂歡派對〉:
若此時降雨:豪雨
狂歡派對就要開始了
他們已經準備好飢餓、
乾燥、空曠、恍惚
與被什麼潑到
都不願意回家的
心靈雨衣
這樣還不夠
噢,遠遠不夠。若你決定
不只狂歡一個夜晚
請準備布朗尼、保濕液、菜圃
與濃縮咖啡膠囊;至此地
飛翔途中,請勿將頭手
隨身攜帶
請務將貴重物品
拋出窗外
ㄩㄐ說,這首詩裡頭有比較多看起來沒什麼道理的名詞,好比布朗尼、保濕液、菜圃、濃縮咖啡膠囊,「如果是現在的我就不會這樣放,那時候腦袋的思路比較奇怪。」
「那時候有一種急著要創新的念頭,因為唐捐在課堂上會提到這樣的觀點:某一些詩是寫給同樣身為創作者的人看的,所謂『詩人的詩』,是寫給詩人看的,某一些詩可能是面向大眾的。我那時候被這概念吸引到,比較希望可以寫出不一樣的東西。早期想要寫給詩人看,現在的我就會比較著重表達,而不是技術上的創新。」他以〈海岸線:日出以前〉為例:
我看見不遠的遠方
便原諒了腳下的土壤
有時在夢裡看見想像的海
多足的蟲啃嚙我的腳跟
多雨的城
每當,一顆沒有主人的星星
即將無聲爆炸
我便原諒了腳下的土壤
海的盡頭是太陽
太陽的盡頭
我聽見你,又聽不見你
看見你——在刺眼的黑暗
辨識星座而不擁有方向;行走
而不擁有足跡
海岸線
一把走調的舊吉他
不被誰擁有的聲音
這首詩不追求出奇制勝,沒有不協調的意象,ㄩㄐ更在意「怎麼樣表達才是清楚的」,才能順暢地傳達他想講的東西。
ㄩㄐ說,年少時候寫詩彷如某種宣洩,非常快樂,甚至到了狂喜的地步,如今則刻意避免放入太帶情緒性的東西。詩和散文於他存在分野,散文清晰易懂,唯當某些概念難以透過散文這種形式表達時,他會轉而寫詩。「反過來也一樣,有一些概念寫詩是很冗贅的,或是太情感性的東西我反而不會用詩去表現,我不喜歡寫濫情的詩,其實我也不喜歡寫濫情的散文。如果希望用比較不是那麼直接的情感宣洩的方式表達,我覺得需要某一些場景、氣氛、互動、動作等等的方式來襯托出來,比方藉由描寫一個動作去透露裡面的情感,這就會是散文或小說比較擅長的。詩其實也做得到,只是我比較不擅長。」
對「敘述」的著迷
《偽神的密林》劃分為四輯——「敵我敘述」、「簡單敘述」、「死亡敘述」、「敘述敘述」。對於「敘述」一詞的入迷呼應著他對於詩作中「敘事性」的看重。ㄩㄐ曾讀過余華早期的短篇小說〈死亡敘述〉,「我對於這四個字相當著迷,我不寫情詩,也盡量不寫很多情感的詩,反面就是我的敘事性會相對強一點,『敘述』感覺就是比較合理的一個描述。」
「我是一個興趣很廣泛的人,同樣的,我對於各種不同風格的詩都有興趣,我甚至會在同一個時期寫不同風格的詩。」ㄩㄐ說。詩的風格不同,自然也開展出不同主題。
創作之初,ㄩㄐ並無一明確的創作計畫,只是隱約有個藍圖,大致可概括為三大主題:「敵我敘述」偏重生活;「簡單敘述」顧名思義,文字較簡單,另有部分詩作探討社會;至於被ㄩㄐ認定為「比較奇怪的、腦洞開比較大的」就放在「死亡敘述」。分類完成,發現有些詩屬於比較後設性的,強調實驗、創新,探討詩本身,於是又另闢「敘述敘述」一輯。整本詩集最後一首詩〈無意義之意義〉是最終寫就的詩之一,ㄩㄐ不諱言,「裡面故意賣弄我所會的技巧」,這首技術含量高、堪稱集大成之作,某方面來看也像是為他的創作方向設下一個分界。
「敵我敘述」、「簡單敘述」、「死亡敘述」、「敘述敘述」各有一首同名詩作,令人玩味的是,同名詩作卻放在其他輯底下,如〈死亡敘述〉是收錄在「簡單敘述」一輯,何以有此安排?「分類完之後發現,〈死亡敘述〉這首詩並不適合放在那一輯,它跟隔壁鄰居是不相容的,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類似的感覺,比較務實的原因是這樣。另一個原因是,當初在設計的時候,雖然有不同風格的詩,因此分成不同章節,探討了看似不同主題,但最終有一個大的命題就是『真實』,所以我希望讓整本詩集勾得比較緊,讓它有一種編織的感覺,同名詩作放在不同輯,有穿插和編織的感覺。」
用文學探觸「真實」
唐捐在推薦序中提到:「他特具自我編輯的能力,善於闡釋各篇『之間』的關聯,常能布置一些高於個別篇章的線索。……《偽神的密林》這本詩集,不是簡單的以體裁或主題才聚攏作品,而是巧妙地交織、印證或重寫,並合成一套『完整的寓言』。」
貫穿《偽神的密林》,詩人一再推敲琢磨的,即為「真實」。
「我確實非常在意真實,它幾乎是整本詩集不斷在討論或自問的課題。」為什麼會特別關注「真實」這個命題?真實是相對於「虛構」嗎?ㄩㄐ解釋,「真實的反面應該不是虛構,是藉由虛構的手法來揭示真實。」
長久以來,他深信「這個世界不是完全真實的」。他的信念其來有自,比方人眼可見光的頻率非常有限,正常聽力的頻率範圍在一定赫茲之間,至於我們能感知的氣味則取決於嗅覺受器。感官就像一層層濾網,會自行屏除某些存在之物。「其實我們感受到的世界,完全受限於我們身上的裝備,即感官。因為認知到這件事情,就會知道我們所見的世界並不是完全真實的。」
「另一方面,文學同樣是被設計出來,不是完全真實的。我們在小說裡面設計了某一種世界觀或場景,讀的人都會很清楚知道這不是百分之百真實,所以我有一個想法是,藉由文學這樣的設計,去展示『這世界不是真實的』,接著我們就可以繼續討論那什麼才是真實?怎樣才可以接近真實?」
談到這邊,ㄩㄐ才說,他修過一些哲學系的課,或許多少受到影響。他早在20歲左右便種下了這樣的信念,從此「真實」像一道誘人的光,魅惑著他,不斷探尋。「創作的某些時候讓我更加迷惘、更偏移,但某一些時候可能在那個過程裡面,我確實有獲得一些什麼。我領悟到一件事情,很多東西,包含真實或詩藝,它並不是用追求來的,反而是應該要完全放下,真實就會顯現在眼前。」
鬆弛練習
2018年他去了一趟沙巴,抵達雨林之後,意外進入一種全然的意識的放鬆裡。「那次旅行讓我意識到,我一直都活得非常緊繃,太想抓住某一些東西,反而抓不住。」
儘管有此頓悟,對自身要求甚高的他,仍一直維持著緊繃的狀態。好比寫詩,揮別過往純粹創造性的狂喜,他渴望拆解詩的技術,認為有必要了解裡頭每一個細節。「這當然有好有壞,好處是我可以更清楚自己在寫什麼樣的東西,然而也因為理解的技術愈多,比方我很在意結構性,我的結構一旦很平穩,帶來的壞處就是比較放不開,就會比較緊繃。」
自《偽神的密林》出版以來過了半年多,他聚焦的東西改變了,慢慢放下對於真實的探究,也不再執迷於詩藝本身。最近他開始冥想,讓自己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問他,如此寫出來的詩也會比較放鬆嗎?「對,比較不會有一種掙扎或被限制的感覺。」
ㄩㄐ《偽神的密林》
2021
雙囍出版
本文作者|王昀燕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現為博客來OKAPI專欄作家。著有《再見楊德昌》,另主編《台灣電影的聲音》、《紙上放映:探看台灣導演本事》。亦參與《咆哮誌:突破時代的雜誌》等書採訪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