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古舊的廣播,探掘聲響創作的新域:立方計劃空間《話鼓電台》
2021
12
24
文|羅悅全
圖|立方計劃空間提供
阿特現聲:藝術咖的Podcast實驗場
「話鼓」原指一種用來「話說」的非洲鼓,而今則主要作為表演樂器。以之為名,策展團隊希望用它作為一種思考的起點:傳遞訊息的舊工具,如何成為藝術實踐的新方法?

「話鼓」於2019年4月開播,是個網路串流放送的電台,原屬於立方計劃空間一項展覽計畫「未來回憶錄三部曲」的首部曲,另外兩部曲是2020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液態之愛」與「聲經絡」。「未來回憶錄三部曲」希望探討的是關於當今由資本運作與科技技術結合主導之電訊社會裡,無所不在的演算法、大數據、海量訊息如何深刻地影響當代生活。在其中,人們一方面享受資本主義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好處與速度感,但也同時因為人類欲望的擴張對技術、訊息的追逐而面對著各種失序的狀況。在這個訊息碎散、社會與個人之間關係益加地流動、短暫且不穩固的時代裡,這項展覽計畫希望透過藝術實踐、另類知識的生產作為個體之間的溝通手段(communication),探索當代社會與時代精神中的「共同」與「共享」(the common),同時重新想像多種未來可能,進而省思共同體(the community)的形成方式。

「話鼓電台」錄音室於立方計劃空間。

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階段,「話鼓電台」採用「網路廣播」作為呈現形式,從展覽的角度來看,它也可以定位為線上有聲展。之所以選用廣播作為形式,其主要思考來自於:廣播是人類進入現代以來,最重要的一項聲響發明,其所擁有的跨越空間傳播訊息的能力,使它得以成為共同體得以凝聚的技術物。就如媒體理論學者麥克魯漢(H. Marshall McLuhan)說:「廣播將人類再部落化」,他並且將廣播的聲音比喻為「部落的大鼓」——這同時也是策展團隊將這個電台命名為「話鼓」的原由之一。話鼓(talking drum)原來指的是一種非洲鼓,有些非洲地區的人會使用它「話說」,透過棒槌敲擊出長短高低的擊鼓聲來將訊息傳遞到遠方。而現在,話鼓則主要被使用來作為表演的樂器。這是話鼓電台名稱來源的另一個典故,策展團隊希望用它來作為一種思考的起點:傳遞訊息的舊工具,如何成為藝術實踐的新方法?

重新想像聲響廣播的可能性

「廣播」作為聲響創作的表現形式,講起來簡單,但在實際執行上還是存在不低的門檻。儘管只要有台手機或錄音筆,錄音只是幾個按鍵的工作,但相較於視覺創作,聲音的錄製在環境條件上的要求更為嚴格許多,由於音波比影像更具穿透性,因此也更難控制。要解決此問題,免不了得從基礎建設下手——策展團隊在立方計劃空間裡搭建了一座克難但專業的錄音室,功能上已足以隔絕在一般工作空間裡難以排除的環境噪音與空間殘響。並且,考慮大多數人對錄音技術不甚熟悉,策展團隊特別邀請了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開設了三次錄音工作坊。錄音室與工作坊都免費開放有意錄製廣播節目的朋友使用和參加。

立方計劃空間於2019年2月起為參與「話鼓電台」計畫的藝術家們舉辦連續三場工作坊,並邀請澎葉生擔任講師。

此外,為了讓節目播出的形式更具備廣播電台的完整框架,話鼓電台在節目編程上特別設計了幾種聲響裝置,包括節目與節目之間有配樂工作者楊政所製作的26段台呼和報時,以及以Siri發聲的DJ機器人作節目介紹,還有聲音藝術家紀柏豪的作品《Elevator Music Generator#2—Muzak Radio》——一個以時間與日期作為演算法的參數,自動生成音樂——永不停息、永不重覆的音樂產生器。

在節目內容上,策展團隊以邀展和徵件的方式,得到來自藝術家、學者、詩人、音樂家、劇評家、網路行動者、業餘歌仔戲團員等跨文化工作者所製作的作品。至2020年底為止,已有50多組創作者提供200多段節目,每段約10至30分鐘。

「聲線計畫」錄製廣播計畫《人聲選擇題》。

在傳統無線電廣播的訊息送放功能幾乎已被網路全面取代的今天,收音機已成為過時的古董,廣播節目的聆聽幾乎已全面遠離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只能在搭乘計程車時偶然相遇。策展團隊原本擔心「重新想像聲響廣播的可能性」這樣的號召難以引起人們的共鳴,但話鼓電台徵求而來的形形色色的節目內容,仍令策展團隊感到無比的振奮。例如策展人徐文瑞以道地的台語介紹當代藝術、網路行動者吳柏旻的克林貢語教學(註:《星艦迷航記》裡外星種族克林貢人的語言)、藝術團體「遠房親戚實驗室」的科幻廣播劇、行為藝術家陳孝齊的虛構談話節目……等等,這些內容與呈現手法都是傳統電台節目從未出現過的。

由此可見得,在現今網路影音、3D、VR、AR等多媒體展示技術蔚為風潮的同時,重新思考單純聲響作為內容與媒介,並非毫無意義。對比於過去,廣播所需的錄音與無線電設備只有專業者才能掌握,如今種種聲音收錄、剪輯的硬體、軟體、傳播管道,已是如此普及且易於操作且日常化,多數人經過簡單的學習,都能夠掌握。換言之,透過話鼓電台這項計畫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來,雖然廣播早已不是新鮮的媒介,但隨著數位技術的普及,大眾在聲響傳播的網絡裡,除了是消費者/接受者,也可以轉變為生產者/傳播者,因此聲響廣播反而將會是新的創作領域。

策展人徐文瑞以台語錄製節目《給阿嬤介紹當代藝術》。

作為一種藝術實踐、聲響資料庫與創作

2020年,也就是話鼓電台開播後的第二年,播客(Podcast)突然流行了起來。節目數量開始急速成長,在眾多令人眼花撩亂的線上影音內容之中異軍突起,搶佔了網民的一部分寶貴的注意力。依據一份統計研究,2020一年裡就新增了近五千輯中文Podcast節目,這個現象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策展團隊的想法。

Podcast與無線電廣播不同的地方,除了前者可讓聽眾以隨選的方式聆聽,其節目生產者也不限於專業播音人員,任何懂得基本技術與器材的人都可以上載自己的節目並找到聽眾。事實上,話鼓電台早在2019下半年便已開始將過期的節目放在Podcast平台,但是當時聆聽人數不多。2020年中起,台灣Podcast節目與聽眾人數爆增,話鼓電台Podcast的聽眾也戲劇性地隨之成長。儘管聽眾人數遠不及那些爆紅的談話節目,但就節目形式的豐富與多變來說,話鼓電台仍然無人能及。

藝術家黃大旺2019年6月於錄音室進行《在電影院,每個觀眾都會注意到你的手機》的線上直播演出。

在當代館的展出結束後,話鼓電台的網路串流放送即告一段落。2021年7月起,話鼓電台改以完全使用Podcast的形式再度上線。原本作為展覽計畫的一部分而成立的話鼓,現在已獨立出來,成為立方計劃空間的常態內容平台,除了自製的節目,邀請徵件的實驗性節目也繼續進行中。例如與第一屆聆聽雙年展(Listening Biennial)、日惹雙年展合作的節目,作為其部分聲響作品的台灣轉播台。前者是由香港藝術家區華欣、楊陽,與台灣聲響藝術家澎葉生共同創作的九段聲響作品,後者是由印尼藝術家兼策展人Wok the Rock所發想的「隔離電台」(Radio Isolasido),內容為滿滿一小時的實驗聲響,包括詩文朗誦、原住民音樂、絕版流行歌曲、人工智慧聲響……。儘管這些節目型態在台灣Podcast屬於異數,但就臉書上的分享次數來看,仍有一定人數的觀眾支持話鼓電台所規劃的方向。

如今,Podcast以極快的速度成為準主流媒體,2020年為「台灣Podcast元年」的說法已成為共識。但話鼓電台仍將保持實驗的態度,作為一種藝術實踐、聲響資料庫與創作,持續為台灣當代藝術付出心力。

 

《話鼓電台》(前往)
開播時間:2019年4月
更新頻率:不定期更新
立方計劃空間於2019年開啟的實驗性計畫,嘗試以「聲響」為媒介、「廣播」為技術,探討在數位訊息日漸成為人們主要的情感載體與關係連結工具的今日,藝術如何回應人與科技、人與人之間重組的關係網絡。

 

本文作者|羅悅全
台北「立方計劃空間」的成立者之一,「聲經絡」(2020)、「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2014)共同策展人,網站「聲軌——台灣現代聲響文化資料庫」(soundtraces.tw)、「話鼓電台」(talkingdrums.tw)的總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