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創作發展脈絡,陳立立回想著說道:「這好像是自然形成的,身為作曲家,生活中各種人、事、物都有可能成為我音樂的素材。」從小,陳立立就展現對於人文藝術領域濃厚的興趣,在沒有壓迫學習的成長環境下她接觸了音樂開發的課程,從多重學習內容種類如鋼琴、樂理、創作等過程裡自由探索外,她同時也愛畫畫、寫作,談起藝術養成的生活經驗,她的語調展現著愉悅與自信,這些涵養也一路陪伴並成就了現在的她。在升國中時期便確認志向的她想:「音樂家是我未來想成為的職業。」陳立立選擇了音樂,並將自己對色彩天生敏銳的優勢、以及對文字創作的熱愛注入音樂創作中。
「我第一個創作風格轉捩點是大學升碩班階段,當時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想要什麼。」在碩班時期,她開始專注於挖掘聲音多樣性,第一首嘗試的作品為《相變》(為預置21絃箏獨奏,2008)。她先跟同學借了一架古箏來實驗,聯想到美國當代作曲家約翰.凱吉(John Cage)創造的預置鋼琴概念,心裡想著:「那古箏可否有預置概念?」她便找了很多小工具例如長尾夾、迴紋針等固定在弦上,企圖改變樂器本身的音色與音高,刺激了自我聽覺上對於聲音彩度與色澤的追求。《相變》一曲開啟了她對聲音探索的興趣,曲中的多樣聲響運用,也成為她音樂語法的一部分。
談到音樂創作之語法構成,陳立立也簡單分享她連結不同素材的方式,若以繪畫做為類比,像是從不同顏色中找出同質性,再進一步處理漸層細節。陳立立以打擊、弦樂樂器作為例子,兩類樂器發聲原理不同,若要從中尋找相似音色,可透過不同演奏法找出兩者的類似色澤,打擊以敲擊方式、弦樂則是以撥弦或敲弓方式,各自創造出較有顆粒般的聲響材質,所產生的粒狀音色則較容易相互連結,而達成異質聲響的混合使用。
從「音」的本質出發 探索材質與媒介
碩士畢業後,陳立立意識到轉換環境對於創作者非常重要,因此,她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就讀期間她分別跟著四位教授學習;其中,跟得比較久的為上野健(Ken Ueno)教授,他常以不同觀點切入,激發學生從不同面向大膽思考。她舉例:「教授會對我說,這週不要創作,去看電影、看書,並列了一大堆清單給我。」透過電影,她觀察到運鏡鏡頭、影像敘事手法與樂句邏輯間具有相似性,也從劇情的發展建構中找尋音樂整體結構的可能性。
「近幾年來,我推翻了以前碩士時期的想法,不刻意強調音色或音高等,而是必須將『聲音』視作一個綜合整體來考量。聲音其實不只是單純的音高與音色,還包括時間、空間等其他不同的因素,這些元素都幫助我塑造聲音,而也可能進而影響音樂的構句與層次。」陳立立在美國時跟著柏克萊電子音樂中心(CNMAT)總監埃德蒙.坎皮恩(Edmund Campion)學習電子音樂,發現其構成概念與她建構音樂脈絡的方式不謀而合,她舉例:「電子音樂中音絡(Envelope)構成概念,是講究從音樂生成到消逝的過程,這種聲音處理的方式,其實與創作傳統器樂時構句或配器方式是相通的。」陳立立採取更整體、全面的態度,從音高、音色、和聲、時間、空間、聲音的生成消退,到每個樂器不同的發聲及殘響特性,都在她精準的掌握之中。
故事、氛圍、場景、畫面
陳立立的創作過程,包含各種聲線調度、樂段組織,到音響色調鋪陳,正如同導演著聽覺場景般。創作初期,她先決定核心主題,將想表達的音樂內容以文字腳本規劃,並註記不同聲音、樂段所連結聯想的場景或標題;她在下筆記譜前,也常先以圖像譜打稿,運用線條形狀示意、速記構句與配器設計,例如管弦樂曲《葉落之後》(A Leaf Falls After)(為管弦樂團,2017)便是依循這樣的過程完成。《葉落之後》是她最個人化、充滿私人情感的作品,透過用音樂書寫葉子掉落之後的旅程,實際投射內心面對博士班畢業前夕的焦慮,同時記載當時旅歐的生活體驗,如遇到文化衝擊、巴黎恐攻事件、到柏林猶太博物館等見聞。這部作品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發表排練時,她對樂團學生說:「若你們演奏噪音時覺得不舒服,這就對了,因為它們正是傳達著我內心焦慮的狀態。」她解釋著,音樂創作不僅僅只述說美好的事件,更包含著陰鬱灰暗的區塊:「正如同生活中美與醜、好與壞的並存是自然且必要的,音樂也是如此:不管樂音、噪音,它們都可以構成音樂、也應該被看作是音樂。」
自我風格的建立 讀取聲音的敘事脈絡
有關作品《Fusing, Refusing, Diffusing》(為九重奏,2015。中文意思為:融合,反融合,擴散),陳立立解釋:「以場景連結來說,沒有特別預設各樂段發展狀態。我選用三個擁有相同字根『fuse』的英文字彙,表達我想探索的三種音色運用面向。」她所選擇的樂器歸分成三大類型,分別為管樂器、弦樂器,及豎琴、鋼琴、打擊。這些樂器的音質彼此具有相似性與融合的可能(對應Fusing概念),但也仍各自保有獨立的特質(對應Refusing概念),其中,作曲家也使用了微分音(Microtonality),讓三個木管樂器同時演奏相同旋律線,但音高各差八分之一音。從聽覺認知上來看,微分音的使用對於受過音樂專業訓練的人能辨識為異音,但非受過訓練的人則可能分辨不出其中差異性,這也隱喻著不同身分的人存在對事實認同之差異,呼應了台灣政治社會與國際關係,以及台灣人身分認同的提問。
陳立立的另一部作品《氤氳微光》(為奚琴、中提琴與電聲,2018),試圖將韓國傳統樂器奚琴與西方樂器中提琴結合。她分享道:「將兩種完全不同聲音的樂器放在一起演奏相當地挑戰,若完全運用實音,兩種樂器音色會差太多,所以我讓兩種樂器的演奏者嘗試多種演奏方式,運用不同的拉弓力道與演奏位置,產生較具有同質性的聲音,特別大量使用了沒有絕對音高的氣聲以及音質乾淨的高音域泛音,讓兩種樂器可以結合在一起。」考量到樂器彼此的音量平衡,奚琴另加了擴音。作曲家在作品中放入預錄好的電聲,並使用共鳴器(resonator)套用在奚琴上,當演奏者拉奏或敲奏時,經過擴音,會聽到音高較高且亮的金屬殘響聲,像微光閃爍在空氣之中。傳統樂器畢竟有著傳統聲響,她則試圖開發出不一樣的色彩,並透過電子聲響的加乘讓整體聽覺組織更顯豐富。
陳立立的音樂創作,回歸到聲音本質,平等看待樂音與噪音、音高與音色。她以嚴謹的思維與態度面對聲音素材的設計,將創作意念成功轉譯至音樂創作裡,精準獨到地掌握著流動在音樂之中的各種聽覺能量。
發現陳立立→
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國人作曲專題:陳立立
作曲家個人網站:https://chenlily.com/
本文作者|張瑋珊
現為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助理研究員、文字工作者。相關文字作品於表演藝術評論台、《PAR表演藝術雜誌》、《國藝會線上誌》、國立台灣交響樂團《樂覽》等處發表。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所碩士,關注實驗創作、現代音樂、聲音藝術、非典型音樂演出等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