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內心那座浮島:崔綵珊「延.鹽」展演計畫
2019
08
30
文|洪榆橙
圖|「延.鹽計畫」提供
爺奶攪藝術
「延.鹽」是崔綵珊把她這幾年蹲在高雄鹽埕巷弄裡陪長輩聊天、心中一直想要做的事,和嘉義新岑連在一起的計畫。一個是餘留古早服裝訂製產業的城中老區,一個是被魚塭濕地所環繞、浮島似的庄腳所在,藝術家如同候鳥般在此其間往復,讓社區大小終究相信他們是「玩真的」。

「延.鹽」計畫的行為遶境成果發表。(攝影/張皓然)

三個女人坐在平頭貨車的前座,車子駛過鄉道,經過一池又一池的魚塭。廣播傳來台語電台的節目,正在介紹質純的葉黃素產品,主持人反覆提醒控霸控控開頭的訂購電話。此時肥料工廠的氣味隨著冷氣運轉傳進車內,刺激著不熟悉的鼻腔。

綵珊犯了好些日子的頭痛,已經許久沒有睡好,試了不少方法不見起色。在今天來到新岑社區之前,先和月華姐約好,在晚餐與社區課程開始前,載她到隔壁村莊的宮廟給仙仔收驚。鄉下的慢時間,在收驚的準備速度與排隊等待中推移。天色漸暗的回程路上,魚塭的水車全打開了,夕陽下翻著水花。月華姐說晚上需要增加打氧量,若遇到下豪雨的時候,水質不穩定,養殖魚蝦蛤蜊的主人們,幾乎全都得出來巡視。

回到月華姐與蔡大哥的家,晚餐很快的開飯,擺設碗筷飯桌,五菜一湯的家常菜,其中一道當然是他們自己養的白蝦。晚飯結束,漫步走到三分鐘路程的活動中心開始上課。對「延.鹽——鹽.岑地帶展演計畫」團隊三人來說,這是每次來到社區上課,包括他們去年駐村在此一個多月的日常。

頻繁的時候,一週一次,今年則是一個月兩次,從高雄往返嘉義新岑社區。在城市與鄉村、行政工作與創作、藝術家或社區陪伴間轉場,在轉場之間消解累積的僵滯。去年「延.鹽計畫」主持人——藝術家崔綵珊還在高雄弔詭畫廊任職時,因為立賢基金會的引介與邀請,開始進到嘉義縣布袋鎮的新岑社區,以肢體開發工作坊帶領社區居民。在進駐之初,綵珊申請國藝會「共融藝術專案」,以獲得足夠的經費,讓工作坊得以延續發展成創作表演,以及組成團隊執行更完整的視覺藝術交流、成果展演與紀錄。

行動表演比照當地的遶境路線,一排隊伍穿著鹽埕老師傅做的各色新衫,邊走邊跳。(攝影/蔡孟閶)

「延.鹽」是綵珊把她這幾年蹲在鹽埕巷弄裡陪長輩聊天,心中一直想要做的事,和嘉義新岑連在一起的計畫。在綵珊眼中,鹽埕大溝頂有布莊、鈕扣行、裁縫老師傅,是少數還保留一條龍服裝訂製產業的街區。在新岑的肢體工作坊計畫裡,最後的成果演出中表演者所穿的服裝,非鹽埕的手工訂製服莫屬。

表演排練期間,鹽埕的裁縫師傅來到嘉義,為每個演出者丈量身形尺寸,製作表演的服裝。行動表演比照當地的遶境路線,一排隊伍穿著黃橙綠藍明亮的新衫,邊走邊跳,在一片寬闊無盡的灰藍色濕地前,像幅畫一般美麗。

綵珊想讓長輩們瞭解當代藝術,即使只是碰觸到邊邊也好。她把碧娜.鮑許的《康乃馨》放給社區居民看,在取得參與者的認同之後,引導他們把當地養殖工作時的動作,融合成為舞蹈姿勢。檢查蛤蜊、採蚵是什麼樣的手勢?很多時候,是作為表演者的居民,來指導作為編舞者的綵珊;什麼樣的動作在長輩可以負荷範圍的之內,又不失演出效果;音樂挑哪一首,再加入簡化的恰恰舞步……,這樣反覆討論,編排出一套長輩們能夠演繹的當代舞蹈。對了,還包括每一次的課程,都要從瑜伽、身體律動先開始,最後再加入動作的設計與隊型彩排。這樣居民會覺得是來放鬆運動的,參與壓力不至於太大。

藉「上瑜珈課」的名目把鄉親們拐進來,減輕參與壓力,也讓大家透過伸展與鬆動肢體認識自己的身體。(攝影/蔡孟閶)

這場行為遶境在新岑社區歡歡喜喜的表演完,主力推動和召集居民的社區發展協會陳泰郎理事長提議,鹽埕的師傅們都特地來到嘉義為他們製衣,那麼他們應該也到鹽埕去演一場回饋吧。於是他們穿好產自鹽埕的衣服,在大溝頂像時尚伸展台一般長長的屋簷小弄裡,也以店面改造的秀場為舞台,又再度巡迴表演了一次。

能把作品帶回鹽埕演出,對團隊來說像是回娘家般欣喜的事。計畫團隊裡的另外兩位成員,李杰恩和許家禎,是綵珊在弔詭的同事,三人既有默契又彼此互補。他們早已默默耕耘畫廊所在地鹽埕許久,在去年五月才剛主辦以鹽埕地方為題目的展覽和創作。「鹽埕」與「新岑」兩地的長輩與職人,透過綵珊的穿針引線,因「展演」及「展演生產過程」而相互結合交流。

鹽埕的製衣師傅正為演出者(新岑社區發展協會陳泰郎理事長)量身。(攝影/崔綵珊)

十六位表演者裡,就像是社區年齡結構的縮影,大部分都是孩子已大的嬸嬸阿姨們,也有年輕的媽媽,一位國小學生,七八十歲的阿嬤。年僅二十六歲的年輕里長,家裡是地方政治世家,處理多了防洪鋪路的硬體建設,既好奇也支持這樣軟性的藝術進入社區行動。社區發展協會的陳理事長,既有魄力也大力協助團隊,把人生歷經的悲歡起伏放在背後,在退休後全心投入貢獻地方。每次上課,他都負責點人頭,半要求半鼓勵大家參與。

每一個有故事的人,都成了一種牽絆。在「延.鹽計畫」團隊剛進到社區的時候,理事長不只一次的強調,來這裡「要玩真的,不要玩假的」。經費還沒確定的洽談期間,杰恩就應允了幫忙繪製社區視覺主意象。之後的一個半月,杰恩頂著七、八月的太陽,蹲在矮牆前畫一段長長的壁畫,把會來到濕地的大白鷺、小白鷺、黑面琵鷺、高蹺鴴、埃及聖䴉等鳥類都畫上去。期間也在學校裡教導國小孩童畫圖,再由小朋友們一起來把壁畫繪製完成。綵珊回想起來,或許是烈日下的不計辛苦,還有這段期間的駐村相處,讓社區大小都知道,有一群藝術家來到這裡了,也相信他們是「玩真的」。

藝術家領著小朋友們一起彩繪社區意象壁畫。(攝影/崔綵珊)

「玩真的」這句話不只是一種對事情的要求,更像是情感的承諾。在綵珊眼中,是一種陪伴。照見內心,她也始終懂得,這陪伴不只是單方面的。她在原生家庭裡無法平衡的親情和糾結,總是在與社區長輩的對談中獲得消解。研究所的畢業創作,是她第一次嘗試行為表演,她邀請始終尚未好好和解的父親進到自己的作品中,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是她藝術行動的開端,開啟與父親之間的情感流動,也開啟這樣的創作展演方式。

在後來陸陸續續的駐村創作裡,綵珊直視關係與記憶之間強烈的糾纏,在一次的作品中,她將社區居民脖子上纏繞紅棉線,然後再一一剪斷。再回到她這幾年工作的鹽埕老街,她總是在與長輩們閒聊的午後,聽著他們歷經滄桑後的樂天知命,來代謝自己內心無可紓解的悲傷。從鹽埕,到與新岑的連結,這場在她口中難得「很順」的社區進駐經驗,真的也像是種命中注定。

演出者們展臂飛翔的姿態,猶如濕地上的候鳥。(攝影/Lucas K Doolan)

新岑社區早期鹽業興盛,鹽田廢曬後變成濕地,黑面琵鷺與各種候鳥來此棲息。高速公路下交流道後,從17號省道接161號縣道,開上龍宮橋、穿越龍宮溪,就會進到新岑里。一條聯外道路直線進出,從空照圖看,主要幹道居於中軸,社區屋舍向兩旁展開,再外圍被魚塭、濕地所環繞,新岑看起來好像蚵棚下的一粒蚵仔。而社區居民則說,新岑就像一座海上浮島。

跟隨團隊至社區採訪那日,課程結束散場的路上,家禎和一位阿姨手挽著手,臨分開前還依依不捨的擁抱。隨後理事長和我們回到月華姐家聊天,吃著切好的水果。杰恩在空檔之際,說出一句「該走囉!」,我們才終於起身準備開車回家。在路上他說,以前常常會聊到太晚走不掉,在社區工作偶爾要懂得果斷。也是在此刻,我更加意識到團隊組成恰好的巧妙,以及與社區長輩關係間必須離開卻又很難斷開的連結。

今年的計畫名為「浮島」,崔綵珊想像著,希望實現在濕地中表演的畫面。去年共融計畫結束後,她和團隊今年再度回到新岑。可以繼續延續課程而不至於中斷,對他們彼此來說都非常的珍惜,也讓綵珊對長輩的牽掛得以落地。從高雄到嘉義,每每開上那座進入浮島的橋,駛入社區時牆上的彩繪夾道迎接,是展翅飛翔的候鳥們。如此候鳥一般往復,太多太多微細的維繫在其中,通往無法預測盡頭的相互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