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外譯出境:從《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到《My Dear Ak'i, Please Don't Be Upset》
2021
08
06
文|王慈憶
圖|伐依絲.牟固那那提供
這是第一本以台灣鄒族為主題的文學外譯作品。基於對原住民文學的熱愛,譯者和編輯均為義務參與。由於原著觸及鄒族多面向的文化內涵,花了三年才翻譯完成,其間的萬般細節是如何處理的呢?

台灣鄒族作家伐依絲.牟固那那(faisʉ Mʉkʉnana)的第一本著作《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以下稱《親愛的Ak'i》),出版於2003年。18年後,長期旅居美國的認知心理學、人因工程學研究者卓耀宗教授,完成英譯,經過台灣山海文化雜誌社和Serenity International合作編輯,英文版《My Dear Ak'i, Please Don't Be Upset》2021年出版上市。

台灣鄒族作家伐依絲.牟固那那。2003年出版《親愛的Ak'i》時,她仍使用舊名白茲.牟固那那。

這是一本集合眾人之力完成的台灣文學外譯作品,翻譯、編輯等前置費用幾乎是零元製造。基於對原住民文學作品的熱愛,譯者和編輯均為義務參與。書籍在美國的發行,則透過美國圖書分銷商Itasca Books平台,並由平台寄送書籍至各大銷售網路商(如Amazon)或大型書店(如Barnes & Noble)。譯者也透過自身在美國的人際網絡,從社區、學校、圖書館等,積極推介台灣好作品。

這是第一本以台灣鄒族為主題的文學外譯作品。

2008年,譯者卓教授經由作家友人曾心儀的大力推介,和本書相遇。著迷於書中的文化情境,開啟長達三年的翻譯工程。他說:「經由朋友介紹,讀到這本書。我覺得作者的寫作技巧很細膩,也很能反映台灣原住民族的心聲。我願意盡一份力量把她的作品翻譯成英文,讓國際認識她,認識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也多少認識台灣。」

左起為英文版譯者卓耀宗、伐依絲.牟固那那,與牽起此次外譯機緣的曾心儀。

不只是語言翻譯,更是跨文化轉譯

旅居美國50多年的卓教授,從未到過書中的主場景:阿里山鄒族部落。拜網路科技之賜,透過電子郵件和伐依絲密切討論作品內容,也閱讀無數關於台灣原住民、鄒族、阿里山、玉山等文獻資料,發揮從事研究及設計累積的專業本能,尋找最靠近英文讀者的轉譯詞彙。他期待疫情結束後,有機會返台,到山上看一看。

卓教授在取得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學位之後,1969年赴美攻讀紐約州立大學認知心理學博士和工業工程學碩士。而後執教於壬色列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繼而轉任貝爾研究室(Bell Labs)從事人與電腦系統介面的研究與發展,並先後任職於卓訊科技(Telcordia Technologies)、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擔任科技研究員和資深人因工程師。1992年,他獲頒美國人因工程學會(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威廉斯獎(Alexander C. Williams, Jr., Design Award)並取得五項專利權。他的譯作《設計&日常生活》(另一譯名為《設計心理學》)及《設計&未來生活》(皆為遠流出版社出版),是研讀工業設計系的學生的重要參考書籍。

或許是個人研究領域與認知心理學相關,卓教授對於描述人類行為的相關著作,特別感興趣,尤其是各國族群文化,更是他想了解的議題。台灣原住民作家作品中,除了伐依絲的作品,他也讀過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拉黑子.達立夫《混濁》、席萳.嘉斐弄《達悟之父——紀守常影像集》等。

伐依絲年輕時與美國宣教士的合照。

在《親愛的Ak'i》中,他最喜歡的是與書名同名的〈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藉由向已逝的Ak'i(鄒語「祖父」之意)的單向敘述,描寫自從Ak'i去逝後,鄒族文化、習俗……等等的變化和失落,和幾個外來政權對鄒族語言、文化的衝擊。

卓教授在英譯本中,特別將這篇文章放置在第一篇。他認為對於英語讀者而言,從「神話與先祖」(Mythology and Ancestors)的鄒族文化故事著眼,較能捉住讀者目光,而後再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從家園(Homeland)、工作(Work)、生活(Life)逐步逼近伐依絲筆下的部落樣態。他也發揮工業設計專長,為作品中的場景繪製剖面圖,或另請伐依絲提供相關照片。他打趣比擬,「一張圖勝過一千字」,透過圖像的視覺傳達比文字更直接。特別是伐依絲在敘述蓋房子、整地的歷程,描述細緻,依樣繪圖並非難事。他認為,以圖像作為跨文化轉譯的註腳,在表達上更為準確。

鄒族人用大竹子切半去目之後,蓋竹屋頂的過程。(繪圖.提供/卓耀宗)

用竹片編織牆壁,作為下階段抹上石泥灰的基層。(繪圖.提供/卓耀宗)

為文學作品翻譯,並非容易的事。特別是涉及跨語言或文化議題時,能否恰當傳達原作意涵,有賴譯者閱讀功力及對譯文掌握程度。《親愛的Ak'i》觸及鄒族多面向的文化內涵,卓教授花了三年才翻譯完成,他是如何思考其間的萬般細節呢?

他說:「對我而言,這本書的翻譯,是高難度的。很多觀念詞彙,是鄒族僅有的。」為謹守「信、達、雅」的翻譯原則前提,亦即「對原意忠實,把原意說清楚,把原意美好的表達出來」,他在翻譯之前,需要正確了解每篇文章的真正意涵。藉著email與伐依絲來來往往,確定真正了解原本的意思,再思考用最適當的英文語詞表達。既要保留詞彙、語詞原意,又得準確用英文表達,有時甚至需要多用幾個英文字來表達一個鄒語詞彙。甚至輔以註腳,加以說明歷史或文化背景。

英譯本增加了將近70個註腳,提供相關背景資訊,使英文讀者更加理解其間的文化內涵。也從英文的語言表達,調整部分段落順序,使譯文在閱讀時更加聯貫、流暢。作品中出現的鄒語詞彙,除了在當頁下註解做說明,另外也在附錄提供「三語詞彙表」(Glossary of terms in Tsou, Han, and English),將鄒語、華語、英語作一對照。例如:fifiho(鄒語)的漢語為「新郎對女方家提供的工作義務」,英譯為「groom's labor commitment to the bride's maiden family」;書的最末頁,也附上台灣原住民十四族分布圖(Aborigin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從書籍使用者角度,貼心提供各種補充資訊。卓教授笑稱這是「reader friendly」,目的是希望英文讀者透過閱讀,對於台灣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能貼近、再貼近一些。

《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英文版書封是以玉山為主體。

《親愛的Ak'i》中文版書封,是從鄒族女性對部落的懷想為出發,使用鄒族業餘畫家阿伐伊.尤于伐那(鄒語Avai'e Yoifana,漢名莊暉明)的畫作,以一位恬淡、嫻靜的部落婦女,揹著竹簍,在小米田中,背對山,若有所思地望著遠方;而英文版書封則是以玉山為主體,聚焦於山的凝視,散發磅礴氣勢。圖像出自譯者個人畫作,是為本書封面設計而畫。設計理念,從原作的女性視角,到譯本以台灣原住民文化為思考,在傳播策略上呈現不同的思維考量。

部落女子的深情憶往

《親愛的Ak'i》原作者伐依絲.牟固那那,出生於1942年日治時期,日本名字是「向野訓子」;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被冠上漢名「武香梅」;1965年,與來自大陸四川的軍人劉定剛結婚,身分證姓氏從夫姓改為「劉武香梅」。她出生、成長於嘉義阿里山鄒族樂野部落,最初的原住民姓名是「白茲.牟固那那」,65歲生日之後,宣布不再適用「白茲」(在鄒語意指小女孩)這類可愛名字,正式改名「伐依絲.牟固那那」。除了母語「鄒語」,日語、華語是她能閱讀、書寫的語文。

投考初中前,與樂野國校同學們的合影。伐依絲為前排左二。

在這本書中,伐依絲透過生動的文筆,重現40年代的台灣原住民部落生活,引領讀者穿越時空,重返那個夜晚仍需點煤油燈、人飢餓至煮牛皮為食的年代,探看部落如何與自然和諧共存、共生?如何運用自然工法採蜂、捕魚、耕作?如何在各種生命禮俗的祝福/規範中,合宜符節地過完一生?她以誠懇勤矻之姿,藉由書寫,保留記憶所及的傳統文化,提供鄒族人有跡可循的來時路,也讓更多人得以認識鄒族文化。當外來文化介入,族群的傳統逐漸流失,她在作品中表達其憂心,在與書同名的單篇作品中,她寫著:

親愛的Ak'i,您記得在您走之前,不是已經又換了這個叫國家的嗎?上一個叫國家的和現在這個叫國家的,和我們鄒的傳統和歷史並沒有關係,但他們把我鄒圈在他們叫國家的範圍內,上一個叫國家的,叫鄒學做皇民,說他們的話,著他們的衣裳,所以到了我們這一代,已經沒有哪家鄒的女兒會織鄒的布,我甚至沒見過鄒的織布機是什麼樣子。

 

現在這個叫國家的,也在很多年前,為了要叫鄒學習文明的物質生活,叫了一個口號:「山地同胞生活改進運動」。這個運動實施了好多年,那是以競賽方式實施的,先以鄰為單位的村比賽,然後以村為單位的鄉比賽,再就是全省性的。牆壁上能夠掛上得獎牌的那戶人家,在照顧農事之外,是要付上何等的心力、體力和財力啊。

 

很多人家為了要跟上這個運動,在艱困中,備嘗辛苦的把房子翻修。……

就讀保母學校時。伐依絲為右二。

這一本深情的部落憶往,關於出版緣由,又是另一段美麗的故事。

多年前,作家曾心儀在新莊社區大學的「小說寫作班」,不到十位學生的課堂上,出現一位神容穩靜、內斂、五官鮮明的中年婦人。自我介紹時,中年婦人說,「我來自阿里山鄒族,我離開老家很久了。現在鄒族部落和以前很不一樣,和平地沒甚麼不同。」她的自我介紹,促動曾心儀的好奇,「以前鄒族部落是什麼樣子?現在又是什麼樣子?」

現在的樂野部落,面貌已和從前大不同。

一股對於部落文化的好奇使然,曾心儀持續鼓勵婦人書寫個人生命經驗。在陸續交出的課堂作業中,婦人以一介素人創作者,細膩而渾然天成的創作潛力,帶給曾心儀莫大驚喜。兩學期的課程之後,已累積足以成書的稿件,在曾心儀的推介下,2003年,《親愛的Ak'i》於女書文化付梓出版,成為「女抒系列herstory」書系的第19本書。

書出版之後,性格低調的伐依絲未舉辦太多宣傳活動,但她的初登場之作,已確立在台灣原住民文學的位置。2017年出版的《火焰中的祖宗容顏》,更將阿里山地區鄒族人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經歷,透過童年的視角,寫出時代的荒謬及生存者的喜怒哀樂,她的敘事風格質樸、幽默,有著特殊的歷史關懷。孫大川教授在書前〈序〉點出她的文學重要位置,「伐依絲的視角有其永恆的意義。她的書寫,彌補了那個時代部落底層歷史的空白。」

伐依絲.牟固那那,《火焰中的祖宗容顏》,山海文化雜誌社,2018。(圖片來源/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親愛的Ak'i》經過18年,外譯出境,與美國的讀者交流。不同版本的封面視覺及內容編排,相信帶予讀者的感受亦有不同。讀者對於書籍或近或遠的詮釋,無論是自身文化養成,或知識背景產生的文化認同/扞格,都將更為豐富作品的意義性。而透過譯者的翻譯,A國文化被B國讀者閱讀、認識,文化被轉譯,也發揮傳播之效。至於,如何被讀?如何被理解?是本文想理解的最終提問。

這本譯書,已經得到美國讀者相當熱烈的回應。下面是譯者提供的一部分讀者心聲:

這是民間傳說與人們如何生活的資訊的完美結合。他們如何能在沒有現代設備的情況下捕魚和建造房屋,真是太神奇了。(It is a very nice mix of folk lore and information about how the people lived. It is truly amazing how they were able to fish for food and build a house without modern equipment.)

 

伐依絲讓我們用感性而親密的眼光瞥見台灣本土鄒族人的生活,從而將我們引入接下來幾章中有趣的人類學知識。(Faisu allows us an emotional and intimate glimpse into the lives of the native Tsou people of Taiwan, thus drawing us into the interesting anthropological lore contained in the chapters that follow.)

 

整本書是一個邀請:去理解、欣賞和感受這整個族群與獨特土地的歡樂和悲傷。感謝您帶我們世界各地的英語人進入您的家庭和傳統。(This entire book is an invitation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and feel the joys and sadness of an entire people and a unique land. So thank you for bringing us English-speakers all around the world into your family and traditions.)

藉由讀者們的回應,相信本書在美國已受到相當程度歡迎,深信未來還會有更多英語世界讀者,能透過本書認識台灣原住民,在世界共通議題與文化情境中,進行更多元的對話。


本文作者|王慈憶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組專員。天生的書蟲,喜歡看人看山看海及觸探未知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