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島嶼:台灣英國動態影像節」策展人許耀文自述
2021
07
30
文|許耀文
圖|許耀文提供
以島嶼作為核心概念延伸,我們想像出一個虛構的島嶼生物圈和宇宙觀,提供觀眾一種開放有機的閱讀方式……

楔子:從台灣的《奇遇》到英國的《氣壓》 電影拍攝初體驗

這一切該如何從頭說起?

2018年夏末,我的電影導演朋友王君弘收到一封來自英國的信件,寄件人是「緩慢電影節」(Slow Film Festival)藝術總監彼得.崔亨(Peter Treherne)。彼得先前在緩慢電影節選映了君弘的短片作品《奇遇》,信中說明因為看到《奇遇》中君弘自導自演的自然演技,詢問君弘是否也有興趣演出別人執導的作品,即彼得本人當時正在籌備的企劃。彼時我協助君弘影片翻譯和影展聯繫事務,很自然地涉入了此次溝通過程,後來經過多次線上會議的討論與交流,確認了企劃細節也看過劇本初稿。12月初,我仍未從當時生活諸多的震盪中調適過來,我們已經訂好機票,踏上前往英國的旅程,這才意識到我的電影拍攝現場初體驗即將展開……

我除了擔任現場的溝通翻譯角色,也成了助理導演。最終,彼得貫徹實踐他所相信的緩慢美學,在去年剪輯完成了全片黑白攝影,影像風格強烈、氣韻綿延悠長的中篇幅作品《氣壓》(Atmospheric Pressure)。期間我們仍保持通信,希望有機會能將《奇遇》和《氣壓》一同對照聯映,卻因為全球疫情爆發擱置了。

《氣壓》於英國薩塞克斯Mayfiled拍攝現場,行前會議。左起:導演彼得.崔亨、攝影師尼克.法蘭西斯(Nick Francis)、主角王君弘。

這是一段因為王君弘這個人物形象而起,從台灣通往英國的旅途:他在《氣壓》中飾演一位年輕氣象學家,沉迷於研究探勘各種氣候異象。他全副武裝,手上總握著神祕探測儀器,因為發現某個方位數據異常,被儀器的警示聲響指引而走到英國東南方的小村莊。這樣東方面孔的神祕人物闖進了英國薩塞克斯(Sussex)東部的鄉村場景,引起了騷動和變化;當時英國正經歷脫歐,討論風向和資訊混亂膠著,關於《氣壓》的一切像極了英國時局的隱喻。

劇本順應拍攝實際狀況,最後也有了許多調整和變化,逐步走向了歧路。《氣壓》是虛構的,《奇遇》也是虛構的,拍攝的過程卻是真切發生存在的。我們每天觀測氣象,追趕珍貴的日光,等待午後一場雨;影像創作者或許都在追逐著某一種幻象,投射著某一種自我,也指向他人。我卻漸漸看不清楚故事的全貌,我的電影拍攝初體驗是一個很後設的過程——我身處生產影像的過程中,卻逐步和生產終端即將生產出的作品產生斷裂,直到最終看到影片的定稿、直到現在,仍有一種非常虛幻的感覺。

於《氣壓》農莊現場側拍,英國薩塞克斯Mayfield。

續章: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我們都是內部眾聲喧嘩的共和國度,
我們都是等待被棲息的島嶼。


——紀錄片《共和國》(The Republics)

這樣的困頓和迷惘持續了很久,直到去年底看見英國文化協會「台英文化交流補助計畫」的申請機會,我去信給彼得,提議做一個聚焦於台灣和英國兩地動態影像作品的線上影展,很快地得到正面答覆,得以再續前緣。於是,由我回擲拋出的邀約,開啟了故事的續章。

最初企劃名稱定為「你那邊幾點?」,想當然爾是致敬蔡明亮與其同名作品中的時間討論。而因疫情而起許多人在家進行線上會議,衍生出「數位疲勞」(Zoom Fatigue)一詞,現實生活行為轉換至虛擬環境造成的語境失真,疫情時代的數位體感時間等,都是我們想要提出和回應的討論。從今年初春天開始,我和彼得展開長達半年的選片過程和不定期會議討論,以帶有緩慢電影美學(Slow Cinema)為條件選片,不斷試探在台灣和英國兩地尋找一種美學或共同性,最終形塑出「島嶼」(islands)這個策展主題。

參展作品《共和國》劇照。

島嶼的概念來自本次展出作品休沃爾(Huw Wahl)的紀錄片《共和國》(The Republics),片中回顧詩人史蒂芬.華滋(Stephen Watts)的創作歷程,紀錄他個人回憶與日常片刻,回望80年代英國歷史和社會事件的脈動和發展軌跡,大量引用其著作《犬之共和國/鳥之共和國》(Republic Of Dogs / Republic Of Birds)之詩句,以詩作為對現實的抵抗,與本片以16釐米拍攝的黑白影像相得益彰。片中探討關於島嶼的概念,也思考關於時間和緩慢的觀念,在我們的策展討論過程中提供許多靈感。而史蒂芬這一位已經白髮蒼蒼卻仍帶有少年氣息的詩人,也彷彿《氣壓》中的年輕氣象學家,走過千山萬水,50年後可能變成的模樣。

台灣和英國皆為島國,四周皆被海洋包圍,兩地民族逐漸產生出一種島嶼性,對於鄰近的大陸皆有著一種難分難捨的歷史情仇和羈絆。距離《氣壓》拍攝之旅已經三年,英國已經正式脫歐,我仍想起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當時回應反脫歐公投所設計的文宣海報,標語寫著:「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沒有國家可以自己存在。」(No Man Is an Island. No Country by Itself.)

以島嶼作為核心概念延伸,本次影展我們想像出一個虛構的島嶼生物圈和宇宙觀,不對於任何議題進行探索或論述,而是在屬於「島嶼」的宇宙中,雜揉天文、地理、地質學和神話等學科知識,賦予其豐富的故事性,提供觀眾一種開放有機的閱讀方式,影展共分為五個單元,包括「微觀世界 Microcosms」、「外來者 Other Inhabitants」、「群島 Archipelago」、「標定基地 Transmissions」與「堡礁 Atolls」。

參展作品《奇遇》劇照。

近期藝文活動因應疫情,許多本該在實體空間發生的活動被迫遷徙到數位環境之中,造成許多語境的失真和落差。仰賴實體空間黑盒子的電影觀賞體驗(cinematic experience),從大銀幕勉強擠進家中的小螢幕,大大降低了聲光娛樂效果;而白立方空間的動態影像,儘管原本展映之載體較為多樣,如投影、液晶螢幕、類比電視等,少了美術館或藝廊的語境,也削弱了可閱讀性。

本次「島嶼」是一個由電子報發送的線上影展,從8月開始每週日寄出一封影展信件,內容包括當週展映單元的影片,以及參展藝術家之間的通信交流。相對於一般線上影展公開發散的展映方式,我們希望透過電子報,直接發送到觀眾的信箱,提供更個人、更親暱,近似於藝廊「Private View」的私密觀影體驗。

參展藝術家許岑竹寫給托比.塔滕(Toby Tatum)的信件。

參展藝術家托比.塔滕寫給林仕杰的信件。

「島嶼」並未規劃線上座談或研討會,而是以最老派且浪漫的方式搭起台英兩地的交流橋樑:邀請參展藝術家隨機觀賞彼此的作品,並以信件對於作品本身或概念做出回應,補足了因為疫情藝術家無法見面交流之遺憾。在每一封影展電子報信件的最下方,我們也設有「讀者回函」的功能,若觀眾看了影片和信件內容覺得有所觸發,也可以寫下感想回信到影展信箱。

跋:一段遙遠的情節

思考如何下筆本篇自述,也像給自己時間沉澱和面對自我,這段長達三年的探索旅程,或許可以在這個影展劃下這個章節的句點。我想起更久以前,五年前我和朋友以「另一種影像記事」名義共同策劃的影展「一段遙遠的情節」,當時放映由英國藝術家本.芮河斯(Ben Rivers)為哈佛影像資料館「午夜電影」策劃的節目,本.芮河斯選映了台灣導演暨影評人但漢章的《離魂》與自己的作品《物》一起放映,兩部作品相隔約莫30年的時光,英國和台灣,遙遙對應相望。

對比自己當下僅僅三、五年的時光,我想這些情節和篇章,仍會透過策劃和書寫接續下去。

 

本文作者許耀文
倫敦電影學院電影策展碩士,2020年獲選柏林影展新銳營,台灣動態影像策展團體「另一種影像記事」創始人。多年實踐投入電影策展、書寫、企劃行銷等相關工作,關注動態影像在不同形式、場域與產業間的流動與變異。

 

如何登島:
請至緩慢電影節網站(https://slowfilmfestival.com/ )訂閱參加,登記電子信箱即可,活動完全免費。

【島嶼 選映作品】

台灣 Taiwan
許岑竹《Reflect》(2010)
徐璐《阿嬤的剪刀》(2021)
許鈞宜《濱海旅行》(2020)
林仕杰《雜訊、太空、月光、浪潮》(2011)
王君弘《奇遇》(2018)
劉行欣《飛的修羅場》(2018)
黃邦銓《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2018)
詹博鈞《看無風景》(2019)
黃亞歷《待以名之的事物Ⅱ》(2010)

英國 UK
Ellie Kyungran Heo《The Planet》(2016)
Toby Tatum《The Garden》(2020)
Jessica Sarah Rinland《The Blind Labourer》(2016)
Peter Treherne《Atmospheric Pressure》(2019)
Huw Wahl《The Republics》(2020)
Edwin Rostron《Of Unknown Origin》(2010)
George Clark《Inner Sage / Exterior King》(2019)
Daniel & Clara《INT. Landscape》(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