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高千惠】必要之惡?——介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書寫行動
2021
06
29
文|高千惠
圖|國藝會補助成果檔案庫
文心之所藝:從「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談起
「現象書寫」專案試圖將藝術評論視為一種「陪伴式」與「介入式」的社群活動,也促使不善自我經營的被動書寫者,必須在這個兼具養殖與野放的生存空間,進行主動參與的生存進擊演練。

培殖與野放的類圈地現象

「批評」這種二級語言活動,能與各種文學類別並駕齊驅,成為獨立的文類,是因為人們對於作品的認識發生了變化,認為作品或展覽生命可依靠評析來延續。而「群聚的批評」,則可能超越作品或展覽生命,出現擾動藝壇的文化實驗階段,甚至成為文化生態的未來。

語言是社會的本身,書寫就是社會的復刻。台灣藝術書寫界正逐漸邁向一種開放的圈地生態。圈地,是在一定物質補償下,進行的「徵收」工作。在形式上,因為會以籬笆、柵欄、壕溝等形式,把農耕地與公有地圈佔起來,故稱圈地。另外,在墾荒年代,各方兵丁跑馬插標、自由盡情搶奪的方式,也鼓勵了佔領式的自由競爭行為。由官方資助民間執行的文化行動,或多或少都具有「類圈地」的色彩。此現象,乃來自藝術經濟學的一種在地實踐,在有意識的培殖與難以規範的野放中,期待屬於靜態的書寫者能具有自我經營的能力。

黃祥昀分享「雲的藝評:跨媒體影像觀察」,「現象書寫」計畫聯合發表,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

在背景上,進入21世紀的台灣,「藝術書寫」在結合理論、評論、教育推廣後,乃重新界定了「書寫藝術」的產業價值。因屬於大眾化與市場性的書寫需求增加,以銷售量與時事觀察為主的文字內容,成為文字生產的新經濟區。繼如何寫藝評、策展計畫的工具書出現、藝評指導工坊推廣等實用價值趨導下,藝術書寫逐漸側重於應用上的演練。因民粹式的閱讀人口點擊與產業互動效益,愈具學術性、批評性、研究性之書寫,其可見的書寫價值愈低。政治正確的、事件的、跨域的、名人的報導與採訪書寫,在普及化、文創化的文策實踐下,則有更被專注的傳播機會。

此淺碟、多元、跨域、合作的磨合現象,使書寫勞動產生層科異化,也回應了布迪厄(Pierre-Félix Bourdieu)的文化場域、文化資本力、慣習狀態,所具備的鏡照作用。在藝壇生態鏈上,「藝術書寫」已然進入一種非自主性的被動生產模式。從文化生產的工廠概念出發,藝評在台灣藝術社會已逐漸隸屬於傳播性的生產線。基於生態異化,評論書寫界亦出現「現於象外」與「評弱論強」的書寫現象。在文字量產之下,如何在市場外保有一塊深耕之地,遂出現一種「保障」、「培育」與「殖栽」兼具的概念。

在朝向同步與推廣的功能性上,台灣近年的文化發展或政策補遺,原本已多以「採購法」模式,使文化知識生產出現介於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互動模式,並形成一種特殊的文化生產景觀。國藝會自2018年啟動、現由民間「文心藝術基金會」贊助的「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遂有一個年代願景。此專案希望能重啟視覺藝術領域評論寫作的生存契機,期待評論能提出具獨創性、國際觀點、系列研究性質的書寫主題,並鼓勵辦理藝評社群交流、評論生態研究、課程研習等外鑠的行動。

這些善意的理想設定,試圖將藝術評論視為一種「陪伴式」與「介入式」的社群活動,也促使不善自我經營的被動書寫者,必須在這個兼具養殖與野放的生存空間,進行主動參與的生存進擊演練。

社團法人台灣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協會「關鍵字時代——當地理作為⼀種隱喻」,「現象書寫」計畫聯合發表,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TCAC)。王柏偉說明自己的關鍵字是「空間」,聚焦介於表演與視覺藝術之間的展演進行討論。

現象書寫的文化場域

「現象書寫——視覺藝評專案」,可視為一項納書寫於生態的文化行動。首先,它奠基在「媒介╳書寫╳全生態」的總體建構上。其理想是希望發現具地方需求、國際觀點引入、能反映當代的藝壇趨向。其次,它以企劃專題為導向,希藉評論人與發表平台合作,增加書寫形式的多樣性與可見度。其三,預期評論人能橫向連結館舍、藝文空間,與跨域的民間單位、網路平台合作,促進有效的、循環的傳播通路。在此培育、養殖、串連、競爭的概念下,體現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雜揉色彩。

這些與藝術有關的書寫方案,頗似文化進程中的一個活絡運轉器。在此半養殖半野放的圈地裡,提案者扮演了凝聚者的角色,也必須找到一塊耕耘之地,扮演佃農或領主的雙重角色,經營臨時的租賃區或供養區。透過資源與平台的串連,各方以複合式的合作經營,反映年代現象,也製造年代現象。這些獨立完成或分發完成的文字,將成為當代「現象書寫」的年代主題與歷史檔案,或也可以幽微反映出台灣的文化生產模式與系統文化。它們會不會成為「年代文化的內容農場」之延伸品?乃在於它們是否能在「現象」書寫之外,也有一些凝聚性的當代觀點與未來美學的探索。

在這個圈地內,此活動不免有其先天性的機制挑戰。一是,何謂「現象」的主客觀判斷,以投件來觀察當代藝術發生現象,可能是項隨機的偽判斷。二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曖昧聯結與關係不明。它鼓勵個體或群團,必須出去尋找宿主,進行關係共構的演練。它可能打破「誰養誰」的概念,也可能造成「相互寄食」的新生態。三是,在系列書寫中,它是否能打破地域性的流行趨勢再現,以「研究性」取代「現象性」,非僅僅是作為政治性的「現象集合檔案」,乃是一項自我認知的挑戰。四是,它是否能打破世代的、同溫層的、知識階級的圈地隔閡,使流離的書寫者們,能有可相互碰撞的發聲管道,又是一項群體認知的挑戰。

此文化行動的發展,有可能逐漸改變藝評社會結構,使藝評生態進入集體力量取代個人發聲的年代,也可能促使宅型的書寫者改變生存模式,不再處於「等待通告」的處境。但它是否能動搖圈地結構,擾亂書寫生態的角色、市場性的供需現象、割地成聚的現象生產,尚不可測。

「生物藝術/設計書寫群落」計畫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研究者:湯家碩、鄭宇婷、游量凱,針對同一個生物藝術/設計展覽進行評論與寫作,並於社群媒體分享。

文體開創與藝評人研究

這項活動也包括一項「文體開創」的想像。藝評有別於藝術史研究的地方,是它與當下社會文化保持更密切的關係;而藝評有別於美學研究的地方,是它不斷在找尋不同模式的美學詮釋。然而,藝術文化書寫者亦有一個書寫上的殘念,希望在「明晰傳播」之外,能打破閱看慣習,從後設角色變成開創角色。

過去,「藝評人」在陪伴藝術發展的過程中,多被視為無獨立思考的寫手,或服務藏家、投資者、普羅觀眾的導覽器。如果藝評只有功能性的需求,具創作性的評論便不易在「供需鏈」中生存。究竟具創見與創意的評論書寫,能在哪種生態下被生產出?既有的西方(法國)學院式批評,目前大致被總結出四種模式:一是作者中心論,二是意識中心論,三是文本中心論,四是無中心論和不確定模式。其間,因新批評文體的出現,而使「評論」(Criticism)晉身為「思想」(Thought)之者,可以下述三家為例。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曾以符號學轉移評論的認知,此轉變根源於1968年學潮事件和知識界發生的轉變。其符號學的申論,使評論與歷史學、人類學、詮釋學、圖像學、本文批評等領域產生對話,也造成知識上的「百搭現象」。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的背景與影響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在1960年代後期出版了《書寫與差異》。書中集結的論文對許多思想書寫者進行了剖析。針對這些作者的書寫狀態,他不僅重返書寫與結構動機的探索,也揭櫫了「書寫」的不透明、中介性,以及文字在傳達意義時的延宕、挪移、後設等現象。與德希達同世代的米榭.塞荷(Michel Serres),對於人類關係的本質探索,則回到寓言體的再詮釋,選擇以互文方式,揭示出社會生態恆長不變的相互寄食現象。其1980年的《寄食者》,乃將人類關係設定為寄食者和宿主的關係,以暗黑的寄食理論,面對網絡時代的技術、勞動、經濟與社會等互動關係。儘管這三種評論書寫,已成為評論界引用的經典文本,但其文體仍難被歸類,即便跨越時空,能被今日認証之因,或許是其聲名,而非其文體。

在地實驗媒體劇場「檔案之眼──台灣前衛文化的國際視野」評論計畫,期望透過重構對前衛與現代主義的理解,來認識其中的龐雜網絡如何形成。圖為其專題網頁。

重返根源,若能以在地藝評現象為主體,將目前活動中的「國際藝評人協會臺灣分會」(AICA Taiwan)、世安美學論文獎、鴻梅新人評論獎的生態與發展視為研究對象,透過其會員或得獎人的社會身份、書寫產質與產量、相關觸網的連結活動,或可看出在地藝評生態的經營與生存方式。只有擾動與改變藝評的生存模式,書寫者才能在這官民合作的文化行動中,走出傳統文人意識,理解此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並行之「培殖與野放」,可能是一種願景性的「必要之惡」行動。

 

高千惠
評論與策展者。專研現當代藝術、創作理論與實踐、藝術評論與思潮、東亞現當代藝術。現為台南國立藝術大學創作與理論博士班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