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梨花綻放心地:回首石岡媽媽劇團20年
2021
03
08
文|林乃文
石岡媽媽們是「在裂縫中綻放的花朵」,猶如地震的天搖地動斷層錯位而意外裂開的隙縫,讓一群原本安靜守份默默勞動的客家農鄉婦女,從中湧出自己的聲音,現身舞台……

到台中石岡採訪資深劇場人李秀珣的路上,我先以手機詢問排練場及附近餐飲店,原本預期會得到一行地址,未料傳來的是一張張附照片的路線圖給我,瞬間我便感覺到一個外地人與長駐者的觀點差異。每一個陌生地址之於我,只是導航地圖上一枚指示方向的紅標點,但對秀珣來說,代表著立體的城鎮空間中被道路連接起來的建築物。

石岡的梨花。(李秀珣提供)

從地震廢墟中站立起來的女性

1999年9月21日凌晨從台灣中部攔腰挫裂的那場大地震,對30歲以上的台灣人來說,至今仍是個心悸的回憶。當時全島動員急難救助、物資輸送,到後續的重建工程,絡繹於途;藝文界人士也自發組隊進入災區,試圖協助安撫災民修復心靈。其中台北市跨界文教基金會在2000年4月召集「差事劇團」、「遠足影像製作社」、「台灣民眾音樂研究社」組成「吹鼓吹災區藝文工作隊」,前往埔里、和平鄉雙崎部落以及石岡三地,進行為期一個多月的攝影、歌謠、戲劇等課程,協助民眾記錄、觀察及反思地震經驗。如當時隨差事劇團南下、在工作坊中擔任團長鍾喬助教的資深劇場人李秀珣所憶:「當時,大家經常以一種不斷離開的方式、不斷復返的方式,不斷建築重建未來的夢想」。這些外地飛來的人們就像候鳥一樣,在漫漫重建的過程中陸續離開。

差事劇團吹鼓吹災區藝文重建計畫《戲台頂的媽媽》演出,2000。

然而李秀珣沒有離開;更關鍵的是,參加戲劇工作坊的石岡婦女們,也不願散伙。在2000年夏石岡媽媽們的劇場處女秀《戲台頂的媽媽》演出,她們發現分享自我生命的價值感,也愛上這一方暫時放下現實身分、自由抒發所思所感、重拾赤子之心、釋放身體與靈魂、甚至可催生自我成長的「劇場」空間。在她們強烈意志的堅持下,「石岡媽媽劇團」於2000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受到媽媽們影響,數年後李秀珣亦在石岡租屋,與石岡媽媽們的交疊從舞台、排練場,伸到了現實生活空間,最後是彼此生命軌跡的交織融合、互相影響,成為見證彼此生命轉變的伙伴。

有28年的劇場經驗、其中包含20年民眾劇場工作者資歷的李秀珣,回首來時路時,說:「是石岡媽媽們推著我走,而不是我推著媽媽們走」;她形容石岡媽媽們是「在裂縫中綻放的花朵」,這意謂著這條路上本無畦圃、亦無壤土,猶如地震的天搖地動斷層錯位而意外裂開的隙縫,讓一群原本安靜守份默默勞動的客家農鄉婦女,從中湧出自己的聲音,現身舞台,綻放色彩。

一股粉紅色的風出現在初秋的夜風裡
因為有雨 那粉粉的紅是溫暖的
演員集合觀眾的淚水
像地震後形成的堰塞湖
隨時會因為感動而決堤
                ——節錄石岡媽媽楊珍珍〈粉紅色的風〉

《戲台頂的媽媽》於「2000跨界身體露營──裂縫、呢喃」帳篷戲劇節演出,華山藝文特區,2000。

身體,隱匿的敘事者

從顏蘭權導演的紀錄片《戲台頂的媽媽》,詳實可見媽媽們透過戲劇工作坊走出地震陰霾的過程:教室的洗石子地板鋪上幾塊布毯,媽媽們透過肢體互動式的遊戲,漸漸打破尷尬的距離感,自在說話、放心大笑,彷彿回到孩提時代,溶解了久經固化的人際關係。爾後,藉由雕塑地震前一刻的身體姿勢,勾起回憶,釋放潛抑已久的情緒,找到更忠於自己的感情,並從彼此鼓勵中,獲得重新出發的力量。這群石岡媽媽本是藉由社區已有的「家政班」、「土風舞班」等婦女活動連結,來參加前所未見的「戲劇班」。不曾想劇場為她們打開的是「框架」之外的思考方式,從不同的角度看見自己,甚至發覺其身處現實中潛藏的矛盾。

在劇團後續的戲劇工作坊中,一個在震災中失去住屋,暫住在冰冷潮溼的貨櫃屋中度過寒冬的媽媽,分享她對伙房重建說明會的切身感受:伙房是客家傳統民宅,屬於同家族的人共灶起火做事、同在一處居所的大合院,正堂廳下祀奉著神明和歷代祖先。伙房倒塌後,由於地產由全體親族共同持分,原本留守伙房的親族與離鄉多年的親族,立場及利益分配互相衝突,而對重建計畫爭執不下。每見男人滔滔不絕,女人則安靜馴順地倒茶,連插一句話的餘地都沒有,遑論共同對話討論。石岡媽媽劇團的第二部戲便由此出發,決定以「論壇劇場」的形式,從媽媽的角度看重建問題,演出《媽媽的伙房》。

論壇劇場《媽媽的伙房》,石岡梅子社區,2001。

當媽媽們在舞台上再現伙房重建中的許多問題,演到最高潮處境兩難之際煞停,邀請觀眾上台,對其難題提出具體行動即興演出時;果不其然,上台的個個都是男人,其中一位開口說的不是劇中內容,而是女人居然管起公共事務:「我們客家婦人的美德,就是不會將家醜外揚的……。」

保守的農村社會裡,女性的地位附屬於男性社群,「顧家的母親」、「忙田事的農婦」是傳統客家女性的形象。她們是這個社會中沉默、隱身的存在。就像身體,明明是所有行動的承載者,卻彷彿大腦意識的附和者,除非生病或受傷,絕不主動出聲。在日常到處泛溢的不自覺行為中,身體多半緘默,彷彿失去了自我表述的能力。

於社區活動中心的日常排練:石岡媽媽們與正在講解走位的李秀珣導演。(攝影/林乃文)

不直接談「壓迫」的被壓迫者劇場

《媽媽的伙房》(2001)演出後,劇團的固定聚會活動變得風雲詭譎。男人們忽然懂了,那不是女人家休閒打發時間的「才藝班」,而是讓女人產生自己的想法、並自認有權力表達的「婆娘叛逆培訓班」。產生誤解的先生竭力阻止妻子繼續參加劇團,然妻子們卻覺得自己已經「回不去了」,冒著被老公「休掉」的危險,說什麼也要保留下抒發己見的出口,家庭氣氛變得劍拔弩張。

此時李秀珣發覺:現實社會中的權力結構,並不會因為一齣戲而瓦解,反而可能因此產生對立與撕裂。為不讓石岡媽媽們以自我犧牲的方式獨自面對,她決定走出劇場的圍牆,離開藝術理念的烏托邦。她開始藉舉辦讀書會之名,走進石岡媽媽們的家中,甚至陪她們的老公泡茶打麻將。放下藝術工作者的身段,她積極「介入」媽媽們的現實生活,親自面對那些把她視為「假想敵」的人們,以改變他們對劇團「教壞人家妻子」的妖魔想像。在她的努力下,石岡媽媽們繼續劇團活動,雖不至被鼓勵,至少也不再面對凶猛的反對。

《梨花心地》排練:宛如梨子被套在袋中。(攝影/林乃文)

「公開談被壓迫者,並無助於改變現實中的權力結構」。李秀珣認為,民眾劇場發出的提問,必須能帶回民眾的現實脈絡中,產生互動,才算是真正的實踐。菁英概念化的「議題」導向,固然很有批判力,但未必能跟民眾站在一起,具體回應草根民眾所置身的現實困境和社群關係。即如「九二一重建」的正面宏大理想背後,也不免要面對隨新資源而來的社造勢力與原本舊農村傳統勢力之間產生的緊張關係,石岡媽媽們被親情、正義、理想、認同等各種力量拉扯,處於夾縫中前後為難,實非外人所能體會。

李秀珣把劇場行動衝撞現實,並從現實還擊回來的提問,拿回劇場來思辨、再現。伙房論壇隔年,她把論壇劇場上的衝突、對話、石岡媽媽們事後的省思、及個別訪談紀錄,交給鍾喬寫成劇本《心中的河流》,並以此為本,思索自身行動的意涵並探索可能解決的策略。客家伙房的建築格局對面是半月池,女人經常利用半月池洗衣服,女人停留在半月池上,未婚、離婚女人的牌位進不去伙房宗祠;伙房高於半月池。擅長使用隱喻的鍾喬,以水比喻女性生命的流動,至柔勝剛強。石岡媽媽們在戲中再現自己面對壓迫的處境,透過戲劇的象徵效果,男人看見自己形象,可以笑看別人的態度自我調侃;女人們藉由操作象徵符號運用,對世界重新命名,詮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這種「重新命名」的過程,猶如為民眾開發一種新語彙,讓他們嘗試表達自己,以及與世界的連結方式,發展重新結構的想像。

一個女孩在祝福中進入了女人世界
    身份變了、聲音少了、心事卻多了
       柴米油鹽代替了琴棋書畫
           三從四德征服了朝九晚五
                ——楊珍珍寫於《心中的河流》劇中詩

《心中的河流》,華山,2003。

民眾劇場的身體行動

石岡媽媽們身處於多種女性特有身分——客家媳婦、勞動農民、家庭照顧者——的流轉中。過於沉重的角色,幾乎要吞噬掉自我,她們形容自己「就像是一個沒有影子的人」,這句話被寫進《梨花》(2004)的劇本裡。

這部作品交織著年長的傳統客家母親、年輕的客家新娘、終年在梨園勞動的農婦三種石岡媽媽的女性形象。劇本由全體團員共同編寫,從寫實生活面貌切入,嘗試結合其他劇場元素,開發石岡媽媽在肢體、語言表達的更多可能。現場演出結合紀錄片影像,2007年應邀參加香港「國際戲劇╱劇場與教育聯盟」(IDEA)世界大會,2008年巡迴全省社區、校園。以《梨花》為本,連結過去演出片段,重新梳理,作為回顧石岡媽媽二十年生命歷程的劇場作品《梨花心地》,即將在今年3月、4月分別在台北寶藏巖山城廣場、台中石岡鄉梅子村土牛村的環境劇場演出。

《梨花心地》排練:左圖為「出嫁組」(張玉瓊、張美香);右圖為「拜拜組」(張美香、張玉瓊、鍾鳳姬、吳意梁、林玲惠)。(攝影/林乃文)

當我看到新聞稿「一個以素人身體美學為核心的戲劇表現」的描述時,不禁好奇石岡媽媽劇團的「素人身體美學」為何。然這提問多少已預設都會劇場出發的視角,期待著某種更精確的身體技術,或更具風格的表演形式;實則偏離了民眾劇場的發展邏輯。

李秀珣如是闡述民眾劇場的「身體性」:「劇場的身體,是行動的身體,透過行動去改變,才能變成想法」。換言之,根基於民眾的現實,提出行動的實踐,在生活與劇場之間往返交織地實踐,即構成民眾劇場的「身體」。他們的身體行動目的不是為表演,從訓練中打開身體表現能力的極限;他們的身體行動目的是改變現實,平日身體已長期在生產勞動中損耗,他們在劇場中主要藉身體感知現實,從行動中提存內心的強韌及力量。

《梨花心地》排練:「傘組」成員(黃月秋、沈豔秋、鍾秀菊、黃靜淋、張美香)。(攝影/林乃文)

颱風若來,我的心就像似被雷雨劈了下來……。
梨子……跟著雨水落下,目屎……要哭卻哭不出來。
……妳是哪裡人、為什麼會嫁來我們石岡呢?
還不是都是為了這些水梨……。
一輩子就是為著這些梨子。

2021年2月,每週一和週三晚上是石岡媽媽們固定的集體排練時間。7點鐘一到,媽媽們忙完農務、煮好晚飯、安頓好家人,準時,便趕到社區活動中心三樓的大禮堂排練。多年默契,使她們形同家人,彼此輕鬆地互開玩笑,看到任何有疑處也直率地提出討論。寫實如生活的語言、象徵性的動作、如詩如樂流轉的節奏,都是石岡媽媽對自己的劇場書寫:頭戴紅頭巾的女人,被整個家族圍視:「看起來很能做」;彷彿她遠嫁而來並非由愛慾所推動,而是因為她的勞動價值。撐著油紙傘的女人,執守著庇護一家人的責任。舉香敬拜的客家媳婦們,儘管她們被傳統拘束,但這些傳統儀式早已內化為她們的生活象徵,必須守護……。

石岡客家女性終年在梨園勞動,梨成為她們最真實的生命語言。(李秀珣提供)

梨是石岡的重要農作。石岡的客家女性從年輕學種梨子,年復一年照顧梨樹,削花苞、接梨枝、護梨花,疏果、套袋、採收……,累積為她們的生命節奏,彷彿變成為梨而生的人——誰是梨花?誰是種梨之人?早已無法分割——梨成為她們最真實的生命語言。《梨花心地》在重現生活的同時,也重新命名自己:女人的青春,儘管已投注於這片以心耕種的土地上,但仍有機會再重新開花——在劇場上。

 

石岡媽媽劇團《梨花心地》
斷面2.0民眾戲劇與亞際連帶
2021/3/12-3/13
台北寶藏巖藝術村山城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