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經絡竄梭的聲與光:「聲經絡」與「液態之愛」體感意識的辯證
2020
12
22
文|吳垠慧
由羅悅全、鄭慧華分別策劃的「聲經絡」與「液態之愛」展覽,回溯聲響機器到數位科技影音串流蓬發的當下,人們閱聽體感的進程如何演變。

1980年代,我們還是從廣播節目收聽流行歌曲排行榜,30年後,只要備好廣播器材,人人都可以透過網路開節目、當「播客」(podcaster)。廿世紀初,無線電廣播(radio broadcasting)發明問世,成為人類體驗現代化生活最普及的媒介;廿世紀末,大幅度擴張的網際網路帶領眾人狂飆於數位世界,數位科技與人類生活緊密相依,也改變人類的日常行為與意識狀態。短短不到百年,科技的演進不僅改變資訊傳播的方式,也帶給人類全新的體感經驗,進入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稱之「液態現代性」(Liquid Modernity)的社會。

分別由羅悅全、鄭慧華策劃的「聲經絡: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製圖」、「液態之愛」兩個展覽,回溯聲響機器到數位科技影音串流蓬發的當下,人們閱聽體感的進程如何演變。

PART I:聲經絡

羅悅全以中醫的「經絡」比喻聲音傳播的狀態:「西方解剖學無法驗證有『經絡』,但是在中醫經驗肯定它的存在且依此治療有效,就像聲音無形、流動的存在。」台灣之外,羅悅全邀請菲律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學者、創作者擔綱策展,各自梳理本國的聲響文化,或從歷史脈絡爬梳,或從人物或歌曲個案展開田調研究,從展陳的內容也映照出亞洲聲響文化發展之異同。

羅悅全策劃的「話鼓電台」計畫,在當代館等比呈現空間與設備內容。(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聲經絡」展出兩組台灣的聲響創作計畫,分別是羅悅全2019年4月開始策劃的《話鼓電台》和鄧兆旻的《這麼多年過去,》。羅悅全在立方計劃空間打造「話鼓電台」的錄音空間,一年多來邀請藝術家、音樂家、劇作家、學者等50多組跨文化工作者參與,一共錄製200多段節目,每段10至30分鐘不等,透過網路串流放送,期間適逢台灣Podcast風潮暴起的浪尖。「話鼓電台」的設備與空間設計,以等比例的方式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呈現。

「話鼓」(Talking Drum)是非洲部落的一種鼓,透過棒槌敲擊出長短高低的鼓聲,就能作為宣布嬰兒誕生、號召村民參加葬禮等訊息宣達的「語言」,「話鼓」讓歐洲人驚豔,除了超距傳遞訊息的能力,還包括鼓聲構成的詩感聲響語言;「話鼓」也讓人聯想到台語廣播的「講古」:一種透過口傳傳遞故事和傳說的方式,聲音是一種資訊和知識傳遞、共識凝聚的古老憑藉,進入無線電廣播或網際網路時代之後,藉由技術物的承載,聲響傳遞得以超越物理空間的侷限,聲音以更快速且大量的方式傳播,掌握「麥克風」也象徵權力的掌控。

「聲經絡」從1928年台北放送局成立為起點,到2020年台灣Podcast大爆發,因廣播的出現,產生了「流行」的定義,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的探究對象〈雨夜花〉可謂台灣最長壽的流行歌曲之一,1934年問世時,就已是最受歡迎的流行歌曲,80多年來即使經歷幾番禁唱、被賦予政治意涵等命運,仍有超過30位歌手灌錄發行這首歌,累積10餘種語言版本,2002年世界男高音多明哥(Placido Domingo)來台,〈雨夜花〉是他唯一選唱的台灣歌曲,2017年電玩遊戲《返校》它又變身成為解謎線索……鄧兆旻將〈雨夜花〉擬人化,透過文字「自述」,為「求生」而不斷寄生、變身的豐富事蹟。

鄧兆旻的《這麼多年過去,》以台灣最長壽的流行歌曲之一〈雨夜花〉為研究對象。(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區秀詒的《銀色噪音:關於流亡的馬來半島局部聲音迴路》也從一段「旋律」說起:1876年,馬來半島霹靂州的蘇丹,因涉入英籍參政司命案而被流放到塞席爾——英國流放政治犯的英屬殖民地。期間,蘇丹對遠方樂隊演奏的一曲旋律記憶深刻,該「旋律」先是成了霹靂州州歌,接著被選為馬來亞聯合邦獨立的國歌〈我的國家〉(Negara-Ku)。

事實上,這首「旋律」是傳唱已久的法語歌謠,琅琅上口被改編多種版本,包括夏威夷風的〈馬穆拉月亮〉(Mamula Moon)、馬來群島民謠〈明月〉(Terang Bulan)及其粵語版〈月光曲〉等,這些相關樂曲至今仍是馬來西亞的禁歌,區秀詒讓這些歌曲齊聚在當代館的展間,一起呈現。一段殖民時期的流亡故事,一首偶然相遇的旋律,陰錯陽差見證了20世紀中葉亞洲新興國家的複雜身世。

區秀詒在《銀色噪音:關於流亡的馬來半島局部聲音迴路》陳述馬來西亞國歌〈我的國家〉及其相關歌曲因此被列為禁歌的歷史過程。(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塔金亭,聲響實踐的共鳴社群》、《夢瀾吞唱片快閃店:曹節的電子夢》分別介紹菲律賓和新加坡的聲音藝術家。菲律賓策展人達鴦.雅洛拉(Dayang Yraola)梳理菲律賓1960年代至今,與電子、噪音、實驗等與聲音藝術相關的創作者及社群團體之文件,以「聲響實踐」(sound practice)取代「聲音藝術」,指稱所有參與者及其展現的實驗精神,並以「塔金亭」的「共鳴」之意,比喻聲音實踐社群在菲律賓,有其明確的歷史脈絡、歸屬且發展未曾間斷。

達鴦.雅洛拉於《塔金亭:聲響實踐的共鳴社群》梳理菲律賓1960年代以降聲響文化的發展脈絡。(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新加坡策展人袁志偉重現曹節被人遺忘的事蹟。曹節(1953-1996)1985年獲美國史丹佛大學工程博士的同時,也取得音樂作曲和數學雙碩士。返國後,以作曲家身分出道,1986年,新加坡交響樂團於新加坡藝術節演出作品《新加坡,為大管弦樂團做的交響組曲》,氣勢磅礡,曹節獲得年度傑出新人獎殊榮。外界鮮少知道的是,曹節1980年代初就曾以電腦軟體譜曲,堪稱電子作曲先鋒。

曹節曾言:「在各類不同的藝術家中,作曲家恐怕是比較糟的,因為你的夢想必須由其他人完成。」袁志偉邀請新加坡藝術家「無稽佳績」(Ujikaji)再現曹節的作品,讓他的「夢想」在「唱片快閃店」實現。

袁志偉策劃的《夢瀾吞唱片快閃店:曹節的電子夢》挖掘英年早逝的新加坡作曲家曹節之創作歷程。(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PART II:液態之愛

「液態之愛」銜接「聲經絡」的科技背景而來:科技在速度上的提升,尤其是網際網路覆蓋大半地球人生活的今日,電子媒介的即時性改變了溝通模式——特別是今日因應肺炎疫情而生的線上活動十分活絡,包含線上教學、線上展演節目等——包曼以「液態」來形容網絡社會的本質。生活在液態社會的人們,追求的是速度與變化,同時也正經歷人際關係的革命。

「液態之愛」展覽呈顯出當代「多節點」、「共時性」的視聽模式與閱讀形式,藝術家的作品打破明晰的敘事結構,觀者可自由進出,在線上線下任意調頻、切換。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銀獅獎得主、埃及藝術家哈桑.汗(Hassan Khan)的《無窮盡的嘻哈曲》,預錄800多段嘻哈歌詞、節奏和旋律,透過程式演算法,彷彿能源源不絕創作出嘻哈歌曲,由於樂曲的連續感強烈,也像一首永無止盡的嘻哈曲,這套創作生成系統像是能自我生長和延續的有機生命。

埃及藝術家哈桑.汗的《無窮盡的嘻哈曲》藉由程式演算法可無止盡地「創作」出嘻哈歌曲。(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日本藝術家dj sniff(水田拓郎)的《啜飲流淌的愛之泉》(Drinking from the Spring of Liquid Love),包含多組將唱盤、老式卡帶機、擴大器等拆解之後重新組合、串連並製造出聲響(噪音)之作,其中,有從網路搜尋到含有「Liquid Love」關鍵字的261首歌曲,經彈簧(英文為spring)殘響效果器之後播出的聲響,以及他和日本創作歌手mmm以「液態之愛」為名的創作歌曲。這件作品拆解了傳統的聲響器材,變異零件的原始功能,經改造後各自發出不斷循環的聲響。

日本藝術家dj sniff(水田拓郎)在《啜飲流淌的愛之泉》當中,透過拆解、改造唱盤、老式卡帶機、擴大器等聲響器材,重新串連組合之後製造出聲響或噪音。(攝影/吳垠慧)

dj sniff與日本創作歌手mmm(me/my/mo)共同創作名為〈液態之愛〉的歌曲,刻製在一張手工黑膠唱片裡,這張黑膠由台南的邱明進手工製作。(攝影/吳垠慧)

網路大量流竄的影音內容,是當代資訊傳播的重要媒介,倪灝的六頻道作品《結構研究VI》將從YouTube蒐集的災難、抗議、爆炸、動物等影片剪輯成三組影像,另邀請三位鼓手以打鼓來詮釋影像的情境。觀者在鼓聲、衝突爆裂交錯的影像投影中,感受網路世界的速度與衝擊。

倪灝的《結構研究VI》(局部),邀請鼓手以打鼓來詮釋他從YouTube蒐集而來的各式影片剪輯。觀者在鼓聲、衝突爆裂交錯的音像中,感受網路世界的速度與衝擊。(攝影/吳垠慧)

姚仲涵的《感覺空間》也源自當YouTuber,以及多年聲音創作的經驗,探討當今人們身在視覺與身體、聽覺分離的狀態。觀者在展場看到的影像,是姚仲涵在台北戶外地點進行聲音創作的直播畫面,然而,在展場聽到的是姚仲涵所在地的環境音,若想聆聽他的聲音創作,需連上網路方能得知。這件作品讓視覺與聽覺同時在現實和網路世界交疊、交錯,透過聆聽,觀者得以在現實和虛擬兩個世界穿梭。

姚仲涵的《感覺空間》道出在液態化的世界,人們視覺與身體、聽覺分離的狀況。(攝影/吳垠慧)

吳其育的《發光半導體未來》假想自然光源(太陽)消失後的未來,只有人造光源存在。人造光源(如LED)取代上帝創造的光,照亮人們的生活,也牽動個體的意識和精神狀態。人造光早已控制現代社會,它是光源、也是訊息和訊號的終端界面。吳其育藉由一則虛構的科幻寓言,思考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

吳其育的《發光半導體未來》描述一個只存在人造光源的未來,人造光的頻率牽動了個體的意識與精神狀態。(攝影/吳垠慧)

王郁媜與德國藝術家希朵.史戴爾(Hito Steyerl)以不同方式展現「流動性」。王郁媜的《未曾來過》是繪畫、攝影、影像、聲音與物件等冶於一爐的多媒材裝置,川流於展場之間,她的繪畫是生物有機體與機械體共構的生態系,可以自體繁殖,是藝術家對當代工業與科技發展的觀察及想像力的詮釋,在她構築的非線性時間風景裡,沒有起點與終點之別,只有具以微觀、流光瞬息的日常切片。

王郁媜的多媒體裝置《未曾來過》,打破線性的敘事結構,以不同的形式語言訴說流動的意識風景。(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史戴爾的《流動性公司》主角是一位在金融海嘯之後失業的金融分析師,失業後他去當搏擊選手求生,體現李小龍「如水一般」的哲學觀之外,影片也藉以呈現資本主義下,金融市場潮起潮落予人的不確定感。展場並打照一座如葛飾北齋《神奈川沖浪裡》畫作裡洶湧浪潮的空間裝置,提供觀者沉浸體驗。

德國藝術家希朵.史戴爾的《流動性公司》,從如海嘯般衰退的金融市場,窺探人們面對不穩定的未來及其生存之道。(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在液態社會裡,人們享受科技帶來的高速快感與便捷,同步和無數的個體共處,卻也因其帶來過量的資訊和情緒負荷,身體和意識面臨不斷重整的變動狀態。在這樣酷炫迷離的液態世界裡,人們如何定義自我、與群體建立關係,「液態之愛」藉由七組作品勾勒當下生活、生命樣態的圖景,也提供觀者思索的立基。


聲經絡:台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聲響文化製圖
液態之愛

2020/11/14(六)-2021/1/24(日)
台北當代藝術館
(展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