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無以名狀的生活感受出發
談起「翃舞製作」第三部長篇舞作《再 見》的創作源起,賴翃中說道和他以往的長篇創作一樣,並不是一開始就非常確定要做某個主題,往往都是從自己的短篇作品中,發現有些事情可以再延續下去,因此決定將舞作發展成更完整的樣貌。《再 見》的最初,是一首同名雙人短篇舞作,作品完成後並非在台灣首演,而是飛往紐約,在國際上尋找被看見的機會。
他之所以對這個主題產生興趣,可再把時間拉回到數年前,他於高雄任教的時候。在一次前往教課的路途上,他親眼目睹一場車禍發生,那瞬間的衝擊與感受洶湧,卻無法被直接形容出來,他聯想起這種難以名狀的狀態,其實存在於日常中許多時刻。對於自己生活的感受、觀察與好奇,常常是他轉化成創作能量的重要動機。
後來頻繁的帶領舞團至國外巡演,讓他更有感於人與人之間的相遇與離別,有時候說了再見,卻彼此都知道也許將不會再見。他想,是不是因為彼此都有這樣的察覺,身體的回應才如此濃烈?此後他在看待「感受」這件事情上,便有了新的理解。他認為當我們「想起什麼」、「看到什麼」等……,那都是瞬間發生的,而感受會慢慢暈染開來,同樣的體感不會再次出現,即便相似,實際組成「感受」的種種因素都截然不同。因為諸如此類的種種思緒,而有了《再 見》的開始。
《再 見》刻畫賴翃中的生命經驗,透過舞作轉化感受、建構畫面,或許這樣的直接,是讓觀眾更輕易進入作品的方式。
以東方美學為底蘊,擴展新語彙
賴翃中於2012 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隨後回到家鄉高雄、母校左營高中舞蹈班擔任舞蹈教師。一段時間後,他開始對於有如上班族、每天千篇一律的生活產生疲乏感,掩藏不住自己依然想持續創作的熱忱,因此決定先透過參加比賽,為自己的作品找尋亮相的舞台,也幸運地在「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中榮獲佳績(成為這項賽事舉辦十七年來第一位同時拿下四項大獎的編舞者),而拿取到的獎金,便成了他開始將作品推到國外、參與國際比賽及藝術節演出的旅費與良機。
2017年,他正式成立「翃舞製作 Hung Dance」,辭去教師一職,決心專注於創作這件事情上,逐漸累積自己的作品;面對舞團的經營,他則希望藉由舞作不斷演出,讓團員有穩定待遇、讓舞者能持續從表演當中累積經驗,恆定舞團的營運。在台灣想要成立一個全職職業舞團,以目前環境來說,其實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多數表演團隊靠著補助與票房,打平製作成本,不虧錢已經算是幸運了,下一檔製作,又必須再度承擔這樣的風險。因而經營舞團對於如賴翃中這樣的創作者來說,一定需要極大的毅力。
翃舞製作的身體訓練初始以東方美學為底蘊,延伸太極導引的技巧元素,同時也不斷蔓延、擴展新語彙。後來也學著因應作品需求,在編舞上適當改變,跳脫舞團既有的訓練方式,找尋新的平衡,從中獲取適於作品的動作主軸。
賴翃中在創作時特別在意舞者的能力表現,譬如在一次舞團排練裡,他與舞者正在發展動作,某位舞者給出來的動作神情具有瞬間、短促的質地,讓他感覺到相似於發想《再 見》時對於「感受」這件事的思考,他發現自己在當下的身體反應是強烈的,因而即使不同於舞團慣有的身體運作方法,他依然決定讓這樣的動作元素繼續成長下去。發展到後來,他更覺察這樣的身體使用方式相似於街舞中的Popping風格,於是聘請了街舞老師來為舞者上課。
打開不熟悉的領域
在日常的舞者訓練裡,賴翃中除了讓舞者學習「翃舞」的身體使用方法與技巧,本來也就會聘請街舞老師、戲劇老師等來帶領不同課程,為舞者們進行多元的表演訓練,希望以此讓舞者們的世界更開闊,打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而不單單只是為了作品發展動作的需求而已。身為舞者也必須不斷跨域學習,讓自我更豐富。
此外,舞團也經由「國際共製計畫」邀請不同的編舞家為舞團編舞,透過「翃舞舞者」的身體進行創作,進而衍生新的火花及可能,期許舞團舞者能夠以更全能的角色去發展,並慢慢突顯出自身的個人特質和魅力。回到作品中,舞者也會在一次又一次的排練之下,越來越清晰自己該如何表現出作品想傳達的寓意,以明確呈現出編舞家所期待的方向。
既要展現自己,又得好好合群,賴翃中經營舞團的思考,一如他編排最擅長、也最感興趣的「群舞」,他說他喜歡讓舞台上「同一個時刻,發生同一件事情,但卻看不到明顯的規律。」所以在舞作中,即便是獨舞也會被放置在整個作品畫面中;倘若舞者各自詮釋獨舞,彼此間卻沒有關係,這件事對他而言是不成立的。
透過幾何圖形的拿捏與改變創造畫面,是賴翃中得心應手的編創手法,藉由這樣的規則運用加以轉化,達成亂中有序之景象,給予觀眾明確的場面焦點,以設計觀眾的視線該如何依照舞作的流動而找到跟隨的目光。
而在這次的新作《再 見》中,他更試圖在畫面裡建立景象以及生命力,期望觀者能投射自身情感,從舞作中找尋自己的回憶,在看完演出後帶走「記憶的畫面」。另一方面,他也努力讓觀眾在欣賞之後不會有「沉悶感」,不會過於「前衛」導致許多剛開始接觸舞蹈的民眾「被推走」,他提到這次的作品「充滿能量、舞者技巧能力以及自己想說的話」,不似舊作《無盡天空》冰冷,反倒是相當感性。
陪伴年輕創作者起飛:漂鳥舞蹈平台
除了努力累積自己的作品,翃舞也自辦「漂鳥舞蹈平台」,提供年輕創作者展現機會。賴翃中說打造這個平台的源起,是來自身邊的舞者想要「創作」,台灣的徵件活動雖然機會不少,但面對多人的競爭,資源還是相當有限,因此他決定幫助想編舞的朋友、舞者,為他們搭建一個舞台,也期待這些人對於創作的熱情,可以進而影響更多人看待編舞、舞蹈的觀點,產生更多新的效應。同時,也想藉此磨練年輕藝術家在面臨創作想望與台灣當代舞蹈環境的現實之下,該如何為自己找到一條道路。
回到舞團本身,也希望能藉由一個創作平台與世界更多的舞蹈節、藝術節連上線,建立起更多合作機會。在每年的漂鳥舞蹈平台中,除了展演徵選出的舞作,也透過邀請國內外不同的編舞家、作品來進行演出,不僅延伸台灣舞蹈生態的豐富面貌,更替觀眾開拓新視野。
2019首屆「漂鳥舞蹈平台」演出花絮
參與「漂鳥」徵選的作品必須為十至十五分鐘小品,且為獨舞或雙人舞,並不能有複雜的燈光、道具等複雜技術需求,設定這些條件的主要原因,是來自賴翃中在國外演出的種種經驗,他認為「一切從簡、方便攜帶」,才有利於國際發展。同時他也提到,希望觀眾注意到創作者,主要是由於作品本身有趣的地方或是舞者的肢體能力很特別,尤其如果編舞者同為演出者,在國際上將會帶出更多效益,如受邀舉辦工作坊等機會,進而衍生更多與他人交流的可能。
每個故事總有一個起點。賴翃中早在就讀左營高中的時候,便發現自己喜歡創作之於跳舞、表演還要多一些,同時也是因為在創作部分受到許多鼓勵,因此意識到自己在這方面比較能夠駕馭,決定走向編舞者之路。如今換他給予更新一代的編舞者鼓勵,甚至認為對於舞者來說,創作這件事也是一定要做的,即使不編舞,至少也要借助即興舞蹈去找到自己舞動的方式,並對於身體有更敏感的認知、找到自己擅長的地方,就算常常會因為「慣性」而卡關,賴翃中說那就「利用慣性去發展」,讓身體繼續流動下去,不要停止。
翃舞製作 賴翃中《再 見》
2020/11/6(五)-11/8(日)(購票管道)
水源劇場
2020第二屆「漂鳥舞蹈平台」
2020/12/11(五)-12/13(日)(購票管道)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