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讀陳淑瑤的《流水帳》,真的會有些看不下去,因為文中閩南話的發音,讀起來著實傷神。比如「你」在一般台語文學中會同樣使用「你」,但在本書中則以「汝」來表現澎湖人特有的口音(不知這是泉州音還是漳州音?聽說白沙鄉這裡的村民大都是漳州人比較多)。不懂閩南語的讀者,恐怕對整本書中的對白及俚語會看得「霧剎剎」,但若能仔細品嚐,就會越嚐越有味。平實不譁的描述手法,看在眼裡盡是畫面,猶如身歷其境般的真實及精彩,尤其是文中人物的對白,更是讓人讀來頻頻拍案喝采。怎麼會有人可以將一部閩南語發音的小說,寫得這麼靈活靈現呢?
《流水帳》裡所描述的地點,應是在澎湖永安橋附近的一處小村,也就是今天沿著「白沙鄉中屯風力發電廠」過橋後,附近一處幾乎已經成為荒廢頹圮的古厝群吧?只是不知道故事演進的年代是什麼時候?從書中對澎湖當今旅遊地標、建於2001年的八支大風車完全隻字未提,想必至少是十數年前的事了。如今舊地遊踪,已是物換星移,只徒留下幾處敗牆上的美麗彩繪,及偶而閒遇的幾個老嫗,供遊人思幽古之情罷了!
雖然白沙鄉在岐頭村這裡興建了偌大的「澎湖水族館」,但感覺就是人煙稀少,一片寂寥。也許是參觀的季節不對,或者就像書中多處提及的年青人一樣,多舉家移往高雄都會區工讀或就業了。畢竟要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或發展,離鄉背景在所難免,這也是許多鄉村小鎮共有的現象。
書中很多對於生活習慣的記載,似乎在台灣人或客家人身上,也可以看到熟悉的生活模式。尤其是在比較偏僻的鄉野或村莊,都可看到這種日出而做、日入而息的農村生活。村民們的共同點就是,勤奮節儉、刻苦耐勞的從事農作和海事。我想謹守本分的生活著,一代傳一代,是記憶旳延續,也是傳統的傳承。
廟宇。在村民的生活裡,佔有極重要的地位。年頭的開始到廟裡擲筊、求神明庇佑土產豐饒;每一次出海作業時焚香祈求平安、漁獲大豐收。另外,廟宇除了固定節日舉行慶典外,另一項重要的事情,就是向神明借貸,不管來借的動機如何,總歸是希望借這母錢,能讓人賺更多子錢。
習俗。在《流水帳》中所記載了許多澎湖地方的習俗,其實人民因為大都是福建閩南地區遷徙過來的,所以台灣本島與澎湖離島,在民俗方面幾乎大同小異。如:元宵節有乞龜祈福壽、猜燈迷活動、點光明燈求平安、灶台上放把鹽巴去煞、忌日放七碗菜、清明節掃墓用六碗菜、中秋節吃月餅、冬至吃湯圓、過年圍爐蒸年糕……。
食。澎湖因為全島臨海,故居民靠海吃海,海產十分豐盛。除了自給自足,也可補貼家濟,像螺、貝、蟳、蟹、魚等,都是村民重要的伙食及資產。尤其是撈海菜的季節(冬季到春季),澎湖居民都會在自家的庭院上,或屋頂(磚坪)上、或門口空地上曬海菜。走一趟澎湖,若不帶回一些當地的海產乾貨、黑糖糕、干貝醬或海帶、紫菜,就不算是到此一遊。
旅人都知道,到澎湖一定要品嚐當地的海鮮,及酸酸甜甜的仙人掌冰。澎湖美食總是格外鮮美的原因無他,就是尊重土地自然、按著時令就地取材。澎湖絲瓜麵線、炸蕃薯、大蒜炒章魚、清燙小管、炒蛤仔、清蒸石斑魚、炒菜脯蛋、生吃海膽、蚵仔炒蛋、炒土豆、南瓜炒米粉、翠綠色的小魚煮海菜湯等,雖然都只是簡簡單單的家常菜色,但絕對讓人回味無窮。
經濟。書中描述橋北比較繁華,橋南村民大都是務農。家家戶戶幾乎都養豬、雞、鴨、牛,以及種植瓜類(香瓜、嘉寶瓜、絲瓜)和蕃薯(書中說炸蕃薯最好吃)。另外,土豆種植可說是村民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可製成花生酥、花生米、花生糕等,通常可先向農會貸款,一種要種七八個月,在秋季收成時再償還;而掘土豆也是村社最熱鬧的活動,幾乎都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動,通常也會軍民合作,因為「軍愛民,民敬軍」。阿兵哥駐守邊防,也能給平靜純僕的村社增添許多色彩。所有的生活,皆是環繞著這些瑣碎的事情在日復一日,雖然是單調,但村民皆是既樂天又知命,可說是個與世無爭的小村社。
書中有一段如此描述:「晨曦中洋溢著水肥的味道,原來是因為黑稠稠的肥水已漲滿糞坑,肥軟的白糞蟲一伸一縮的爬行,這是為瓜苗施肥的大好時機。於是阿爸一勺勺往糞坑裡掏著水肥,路過的鄰居都調侃說:『透早就在給阮加菜!』而因為村裡只有一條大路,牛車擋道,連在晨跑的阿兵哥都要先原地跑步,等掏肥的動作結束。」讀到這裡,再想像一下那情景,真叫人會心一笑。不知道台灣現在的農村是否還有人在用人糞加豬糞施肥的?
還有,鄉土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生得多,直系旁系的親屬也多,這個姨婆,那個姆婆,這個伯公,那個叔公,或是這個嬸那個舅的,怎麼能分清楚輩份呢?在故事中的靈魂人物,就是率真的阿媽,強韌的生命力實在叫人佩服,不論掘土豆、養豬仔,大小瑣碎雜事都難不倒她。就連老公娶細姨,也只是藏在心裡,認命、順服,絕不會把對抗環境的堅忍用在名分上,只是為老小守住一個家而已。所以有這個阿媽,這個家才得以昂首完整,可說是整個家族的精神支柱。
《流水帳》最好看的,就是出現自然的俚語對話,非常有趣、生動。如:一群小孩吵著要阿媽炸蕃薯給他們吃,阿媽嚴斥道:「講到呷就一個一個像武松打虎,若欲做工就一個一個桃花過渡。」(用閩南語唸)。這個阿媽的俚語可以流利得像放連珠炮一樣,真是可愛。
住。當然是最迷人的三合院。「水缸坐東,樓梯靠西;煙囪置左,石臼居右。其它的建設都是對稱。父母住南邊房,孩子住東邊房,阿媽住北邊房,還有西邊房,而前廳是祖先供桌。外庭院兩旁蓋有豬舍、廁所。廚房、水井、水缸。中間庭院是兒童玩耍,或雞鴨貓狗蹓躂的地方。而屋頂是平磗塊建造,可以曬土豆,堆乾材雜貨,或納涼觀星星想心事的地方。書中對三合院有些許的介紹,可以讓人在腦中將畫面定格。
尤記得今年四月時,曾有機會到澎湖一遊,印象最特別的,就是隨處可見的「菜宅」景觀,尤以西嶼鄉的小門村保存尤為完整。因為澎湖風大雨少,種植不易,所以就地取材,以海邊的咾咕石塊堆砌成四方型的防風牆,可抵擋強烈的東北季風及留住珍貴的水分,以養苗繁植,使農作物得以順利成長。
另外最欣賞的,就是古色古香的三合院建築,它也是以咾咕石、海邊的岩礁層、及玄武岩的石材為建材建造的房子和圍牆,其中尤以西嶼二崁的陳式古厝保存最為完整,其建築上有精美的彩繪,及細緻的石雕、木刻,使古樸的色彩更添古意。站在迴弄中,看著夕陽的紅霞穿過屋簷、透過牆垣的金色光輝,投射到自己身上,所產生拖曳的影子,真有如浸禮在充滿藝術的迴廊裡,直叫人歡喜。
這一趟澎湖行,足跡踏過了馬公本島以及「北環」系列的白沙嶼、小門嶼、和西嶼,全程皆以摩托車代步,用全身迎著海風,享受這離島的美及真。可惜當時尚無幸拜讀《流水帳》一書,但慶幸的是,在短促的旅遊中,竟能和書中的敘述地點巧遇。《流水帳》既詳盡又風趣,生動的書寫法讓我增添了許多想像,也更深入了解離島居民的生活型態。很珍惜這本用閩南語書寫的生活帳本,下次再踏上澎湖這塊土地時,心中必多了一份與這塊土地的聯結,也必能有另一種心情去親近、去擁抱這座美麗的碧海藍天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