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PS導航的指引,驅車緩緩駛入雲林縣西螺鎮的延平路。適逢新年期間,兩旁的商店大多關上大門,貼出「休息」的紅色公告;特殊的寧靜氛圍,讓這條充滿著巴洛克Art Deco建築風格的街道,相較其他同一時間正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的「老街」,散發出一種截然不同的味道。
而就在一片寂寥之間,一道饒富幾分人氣的長廊吸引了來往人車的目光。廊前,紅布條、彩繪燈籠、氣球拱門、活動看板等,說明了該處正恭候光臨;廊上正中央山形處,清晰又略顯低調地,以正楷體刻著「東市場」三個字。
依約來到位於東市場斜對面,92號的「螺陽文教基金會」。穿過端正寫著「許捷發乾記茶莊」的女兒牆,和十數台免費提供租借的腳踏車,踏進可一眼望穿的狹長型三進古宅。這棟起建於1935年的許家古厝,除了是基金會的辦公室,也是「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上下二層樓,分前、中、後三棟,展示著老街的歷史文物及西螺大橋的影像,以及各式古農具、製茶及雜貨商號器具等;後棟則設立了作為現代畫家展覽空間的「古今藝廊」,以及飲茶室、研習視廳室等。參觀者還可拾級登高而上,由天井向下鳥瞰,更可進距離欣賞屋頂上雕工精美的老鷹雕塑,與伴隨著典雅和洋浮雕的「許」字招牌。
下了樓,在面對著露臺花園的飲茶區,充滿活力而隨性的何美慧執行長已砌好了一壺茶,不待寒暄,一開口便如數家珍般的,將整個老街與東市場的發展歷程細說從頭。
「現在的東市場裡,全部都是藝術家的工作室!」何執行長開門見山的說,「每一家店開的型態,都是朝向文創市集來經營規劃的。」而究竟為何一處歷史悠久又荒廢已久的傳統市場,如今會成了一個洋溢著藝文情調的「文創市集」?就要從西螺老社區的活化談起了。
東市場在過去的西螺,是面積最小、人口密度卻最高的區塊,但因國家產業經濟的發展方向,造成地方人口大量外移,如今竟成全西螺最寂寥的地方。有感於東市場延平老街是西螺文化發展的源頭,蘊藏很豐富的文化資產,舉凡以前的醬油工廠、碾米廠、布袋戲的發源,還有西螺的育樂等等,都是圍繞著這一區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遂於84年成立螺陽文教基金會,並自87年起著手西螺老街社區資源的調查與整理。91年因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劃,基金會正式遷入延平老街,實際展開老社區活化的工作,然時因政府政策與經費的關係,多朝向社區營造進行;直到95年「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計劃」開始,才真正進入整體區域活化與發展的部分。
「老街要活化,需要有一個火車頭,東市場被我們認為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點區域,」何執行長說,「老街兩側840米裡面,東市場是唯一的公部門土地,是我們比較容易去掌握它未來走向的區塊。」因此,95年起,基金會便協助鎮公所與縣政府,利用中央政府「擴大內需」的經費,逐步修復這棟本已被列為「危樓」的建築物。
揮別傳統市集 打造藝術文化鄉鎮
然而,老社區要獲得重視、人要進來,光把房子修好是不夠的,下一步要思考的是:東市場修好後究竟要走什麼方向?「它在土地登記上是『市場用地』,在這個前提下,它要恢復什麼樣的商業機能?要走的是什麼方向?它可以是過去傳統的菜市場,可以是觀光夜市,也可以是我們現在講的文創市集,」何執行長說,「當時評審委員建議我們從果菜市場的方向去發想,但我則提出,西螺老街希望走的是『悠閒的藝術文化鄉鎮』,為什麼不行呢?我們有豐厚的歷史、有不錯的文化,缺的只是中間曾經斷層過,沒有人把它整理出來,就好像一顆蒙塵的珍珠,沒有人發現它裡面原來這麼美好,那我們現在就要做這個整理工作。」
事實上,何執行對於打造西螺成為「藝術文化鄉鎮」的理想,早從90年為爭取西螺大橋的保留就開始了。從90年開始,基金會與鎮公所就每年編列一些購置公共藝術品的經費;到102年的今天,在西螺鎮的各個角落,已散落著19件公共藝術品,以一個僅有四萬八千人口的小鄉鎮來說,實非易事。「藝術文化不是丟很多錢去買藝術品,或是找很多藝術家進來就會成的,你要時間的洗鍊。我們從90年做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只要我們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我想那個能量會愈凝聚愈多,愈能夠被看到。」何執行長說,「至於東市場,我們認為它一定要發揮適度的能量,才有辦法擔任火車頭,把整個老街區域提升上來,這就是我們非常小心,東市場應該要走什麼樣的方向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開店的挑戰:凝聚共識、建立信心
房子修好了,願景藍圖也有了,但一個人口已經完全遷移出去的地方,要人家回來住都很困難了,更何況要人家回來做生意?因為缺乏信心,去年春節,十五家店當中,願意來開店的竟只有四五家。如何找回流失的信心,讓大家能放心並用心去經營,成了東市場能否成功復甦的關鍵第一步。
在執行的策略上,共可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先為空間定調,藉由辦理駐地藝術家活動,邀請藝術家用各種藝術表現,以「文創市集」的方式把空間玩起來,正式對外宣誓:「這裡不會是以前東市場的樣子了!」許多過去東市場的舊租戶,聽說市場要重新開張,便抱持著先來「卡位」的觀望心態,等著未來市場真的成熟了才要來做生意。但一個市場的形成,需要的是大家共同投入打拼,沒有坐享其成的道理。這個宣誓性的活動,成功打消了原來的麵攤、雜貨店等舊租戶回來卡位的念頭。
第二個部分,是有條件的租金放寬,即讓租戶試營運,前八個月都不收租金,營運狀況沒問題才簽約,承租戶僅需支付微薄的租金(依大小,每間約一千多至三千元)。但租金放寬的附加條件是要通過「審查」,一是審查營業內容,確保產品品質,且不與其他商店重覆;二是審查業主的態度,看看他是否有心與大家共同打拼,而非只是要卡位。透過這樣的控管機制,現在的東市場才能有個柑仔店,有個讓人休息的咖啡店,有個木工坊,有個真空管音響,有個彩繪教室,有陶藝、竹藝、繪畫、藤藝、自然材料手工藝、布包等多彩多姿的面貌。
第三個部分,就是從自己開始做,慢慢說服其他人加入。市場上開張的第一家店,即由基金會志工團經營的「柑仔店」;第二家店是志工團前團長開的「陸氏咖啡店」;第三家店則是鎮公所民政科退休的蘇科長所經營的木工坊。就這樣一點一滴的說服幾個人之後,陸陸續續就有人跟進了。
此外,在地的店家們都一致認為,「生意」要能做的長久,就要「先講內需再講外需」,要賣在地人會買的,而不是符合觀光客要的東西,而且一定是自己原創的,才能突顯在地特色、與眾不同。所以踏遍東市場,絕不會找到和三峽、大溪、阿里山或日月潭雷同的商品。「雖然它們現在好像還沒有到創意商品的程度,可是要搞創意作文化加值的東西,需要時間啊,」何執行長說,「你看我們這裡賣的東西都不貴,都是賣給自己人的,我們絕不會敲觀光客的竹槓!」
由於經費有限,無法聘請知名的工藝師進駐,何執行長轉而尋求一些對手工藝有興趣的西螺在地人,以一開始不收租金的方式,提供他們一個秀自己的空間。大家每月辦理聚餐、郊遊等活動,建立彼此的關係與對地方的認同感,「不只經營自己的店,更像一起經營這個區塊。」而這個,或許正是造就東市場今日有別於台灣任何一條老街的最大關鍵之所在了。
駐地藝術家計劃 技藝提升、創新加值
101年年初,何執行長注意到進駐的店家都是傳統的手工藝,且由於工藝師多為退休業餘人士,在技術上不能提升,便與南投的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在西螺開設一系列的手工藝研習課程。
除了傳統工藝技術的提升,作為藝術家,在創作的視野與觀念上也要一併提升才可以。因此,西螺鎮公所緊接著租下延平路72號的房舍,與螺陽文教基金會、雲科大地方文化館輔導團隊三方一起創立了「72 Art」藝廊,邀請當代裝置與觀念藝術家李蕢至進駐,給予在地工藝師與居民最直接、最貼近生活範圍的刺激。
李蕢至駐地期間,每週至少在西螺住五天,從日常生活上真正的與西螺人做朋友,因為「所謂藝術的精神,一定要跟我們的社區、環境和土地帶上某種程度的關連,」何執行長解釋,「然後,還要去影響對面的那些人,還要讓更多朋友認識西螺。」於是,李蕢至除駐地作品之外另外發起了「街區游牧之藝術生境」藝術運動,回到母校台藝大洽談合作,把在學的藝術系學生分批帶到西螺來一起駐地創作。
或是在地上搞個大沙畫,或是拍個幾分鐘的影片,或是製作居民訪談紀錄片,或是考察在地歷史等等,從四月到十二月,總計舉辦了二十五場的發表會;每次發表,對面的工藝師和老街居民都會過來看,產生了諸多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甚至72號的空間不夠用,在作品延伸計畫中又增闢了68號的空地,展出更多大型的裝置藝術作品與演出,讓藝術運動著實發生在西螺。
「我想這些,對藝術有興趣的工藝師,都有興趣,我們那幾個工藝師,還會拜託李蕢至教他們畫透視圖呢!」何執行長笑說,「他們未來有沒有辦法成『師』,我不知道,不過提升他們的視野和技術,就是我目前在處理的東西。」
以古立今 細水長流
談到今年的計劃,何執行長認為,「文創」所涵納的範圍應該不只是工藝,西螺頗富盛名的二項展演藝術──布袋戲與七崁武術──應該也同樣有文創加值的機會。「我們講西螺希望朝藝術文化鄉鎮去走,要做的絕不是古板的藝術,而是『以古立今』,是站在前人的文化基礎上面,追求屬於這個年代的藝術文化發展。」
十多年來,由於鄉鎮資源少,大多數的外人來到這裡,可能只覺得這是條不大熱鬧的老街,並不會多所關注。但螺陽文教基金會一路靠著單純的信念,執著地朝著目標前進,實已累積出一種用心就可以感受到的氛圍。「我們也沒有強求…,因為這是自己的家鄉啊!沒辦法急,也急不得,一急一下子資源來得來多,反而變成一種破壞。所以我們很小心處理每一個新打開的空間,每打開一個門窗,我都希望是對的方向,而且是對以前和以後的人具有加乘作用。」何執行長望向遠方,幽幽地又語帶堅定地說。
慢慢走,慢慢累積,一點一點的「慢火熬來燒」,這是西螺老街人們的共同期盼;他們不求快,不求賺大錢;對他們來說,「過生活比較重要」!他們不採時下流行的大量辦活動路線,而是尋求一個細水長流的良性循環,讓大家能夠一起舒服的、穩健的長遠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