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關乎一種去蕪存菁的能力,關乎一種串聯世界的想像,關乎一種溝通協調的策略,也關乎一種解決問題的智慧;在美學實踐中的「策展人」,背負著的不僅是絢爛光環也是嚴苛考驗,「策展人培力」給予一個初生之犢的策展人一場紮實又現實的初探。
關於策展(人),鳳甲怎麼想?
其實「策展」不就是這麼一回事,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各彈各的調。展覽的形式有很多,策劃展覽的目的也有很多,或許不是每一次展覽都需要經過這麼嚴肅的演繹過程;只是相較之下,我們對「策展人」的要求多了些,期盼也高了些。
──〈策展這一回事〉,翁淑英(2011)
培力策展人的構想初始,其實是來自多年觀察展覽現況的發現,「鳳甲美術館的展覽結構除了申請展外,還有很重要的策畫展;針對策畫展,我們每年都會跟一位策展人合作,陸陸續續執行幾年之後,我們發現在這些策展人的面孔上,開始重複,」翁淑英說。「你會發現這舞台上好像缺了一些年輕一輩的策展人。」
2010年,在「策展人培力@鳳甲美術館」專案啟動之前,國藝會與鳳甲美術館經過多次研討及交換意見,修正補助方向,期能給予國內新興策展人一個紮實的培力課程,與實踐策展理念的機會。「我甚至想過在我們執行大型展覽的時候,請資深策展人邀請年輕策展人一起合作。」在構思此專案的執行方式時,翁淑英就曾提出多種策展人培力的可能,「我認為這對於鳳甲想做人才培育的這一塊,也是一個機會。」
然弔詭的是,當時藝文圈裡並非缺乏策展人或者策展理想,「策展人」反倒是處處可見。「每一個展都掛策展人,甚至活動、影展、藝術節等也有策展人,」翁淑英說,「我不確定自己對策展人的定義是否太狹隘,然而它對於美術館來說,已經不在我個人想像的狀態中。」儘管在整體社會氛圍上「策展人」已被擴大詮釋,但鳳甲美術館仍對於策展(這件事)與策展人(這個角色)的實作堅持著。如今三屆計畫完成,已有9位策展人歷經實際學習與操作,為自己的策展履歷記下了一筆難忘的經驗。
策展重在執行力
展覽的基本架構完成後,後續的展覽行政與展覽工程是策展理念真正被落實的過程;策展人都應具備展覽行政與展覽工程的通識能力。
──〈策展這一回事〉,翁淑英(2011)
策展有其基本功,從主題研究、挑選合作藝術家、展場設計、出版品規劃到資源整合等,都是策展人需掌控的各個階段不同的工作任務,「我的認知是,即便策展人自己不做,但你也要知道怎麼做,才能要求別人配合。」翁淑英認為。策展人若只做計劃、只去研究而不善執行,從博物館/美術館的立場與觀點來看,這是行不通的;「執行力是最重要的,能夠把展覽做好,不見得是那麼容易的事。」
「策展人培力」專案中有一項重要的課程,就是策展人培力工作坊(workshop);前兩屆工作坊邀請國外策展人、與展覽相關之國內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如印刷、攝影、燈光等)與學員分享經驗,著重實務的討論與演練。翁淑英說:「對年青策展人來說就是需要經驗的累積,去參與、聽別人的分享,也是經驗累積的一種方式。」工作坊到第三屆作了調整,不談實務面,轉而著眼在策展概念及現況,「今年我們以『策展人面面觀』、『多元策展』這樣的概念,邀請體制內與外的策展人來談策展,也邀請中韓日台四個國家的策展人來談策展人培力。」翁淑英說。這樣的調整是為了符合參與課程學員們的回饋,也是鳳甲美術館對培力策展人的另一種嘗試。
然而,「實務」與「執行力」仍是翁淑英眼中對於成功策展人所下的關鍵字,「我期望的策展人,是能夠掌握展覽節奏,並且在展覽場面的調度上面,能夠去產生你預期觀眾能得到的回響,」翁淑英說。「無論如何,今天不是做了一個很棒的展覽,就能成為一個很棒的策展人;執行展覽所經歷的過程,才是策展人最重要的歷練。」
未來策展人面貌的想像
在展覽進入實務操作的階段時,免不了在展覽執行中跌跌撞撞,我們希望這些挫折的過程,成為日後此專案下所培育的「策展人」,能夠反芻、回應在他未來執行策展時的寶貴經驗。
──〈策展這一回事〉,翁淑英(2011)
這三年來「策展人培力」新興策展人的展覽呈現,讓翁館長似乎窺到未來新形態藝術方向的可能,「像是第一屆的葉佳蓉,她的展覽『非處之棲』邀請鄭安齊參與,這是結合社會運動與觀念藝術的新形態藝術表現,如果不是發生在鳳甲的話,我可能還要一些時間之後才會發現到這個狀況,」翁淑英說,「這幾屆也都有南部策展人,帶進南方觀點,這也是重要的。」
現今許多大玩文字遊戲與觀念藝術的展覽大為流行,觀念及議題式的反覆省思,成了藝術家及策展人的日常習作,「我覺得這是很好的過渡期,如果都不嘗試,去玩出變化,怎麼會得到一個成熟的結論?」翁淑英肯定,「我認為這是一股改變中的潮流,同樣也會影響到未來策展的狀態,未來會有越來越多跟時事、趨勢結合在一起的策展或創作類型,而我認為對於媒體的掌握是我們在華人地區能領先的優勢。」
轉型與實踐
話題轉回未來的「策展人培力」專案,因著與各類新興策展人的撞擊經驗,鳳甲美術館也對於場域的再思索提出觀點:「儘管對鳳甲來說,我們最直接的支持即是提供展覽空間,但我們覺得策展人不能只把空間就當(單純的)空間,而不去專注於展覽實際上在哪一個場域發生,」這個場域觀點也考驗策展人對於空間的掌握能力,此外,「我覺得不宜再閉門造車,反而要走出去問問願意接受培力的策展人,需要的是什麼?」翁淑英說。
為此,2015年即將呈現的第四屆「策展人培力」專案將轉型為「策展人培力@美術館」,除了力邀三個館舍(鳳甲美術館、台北當代藝術館、關渡美術館)提供展覽實踐場域與資源、作為獨立策展人與美術館合作的平台之外,亦將延續鳳甲美術館對於歷屆策展人培力的經驗與精神,期能為新興策展人鋪墊一條精準踏實的藝術理念實踐之路。
作者介紹
熊思婷。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藝術書寫工廠」網站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