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偶戲可分為布袋戲、皮影戲與傀儡戲三大類,然而在現今多元娛樂媒體的衝擊下,這三大類偶戲的改變與轉型勢必是必然的趨勢。本文以三大偶戲中的布袋戲為主要的論述主題,但布袋戲可研究的子題亦不在少數,參酌相關學者的研究與文章之後,決定以臺灣布袋戲的新思維為主要的著墨課題。
布袋戲又名掌中戲,在臺灣民間有著幾乎被遺忘的長遠歷史,它來自民間,在鄉土的掌聲中成長茁壯,淬煉出最道地的生命力。布袋戲寓人生於玩偶的深刻意義,在現今多元娛樂媒體尚未完全發達前,曾風靡多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臺灣人,它講的是忠孝節義,談的是人生無常,在掌中人幕後的操弄之下,宛然出現另一場虛實難分的生命意境。
提及臺灣的布袋戲,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霹靂布袋戲」。的確,霹靂布袋戲可說是臺灣布袋戲的代表之一,其成功的原因除了用心經營、開發周邊產品和文創產業結合之外,更重要的是該團結合現今流行的多媒體影音元素,替布袋戲開創了新的紀元。不過臺灣布袋戲並非只有一類,仍有保持傳統的古典布袋戲與介於這兩者之間的野臺金光布袋戲,但無論是哪一類,因為每一團的特色並不相同,且人力、物力更有明顯差異,如今各種類型布袋戲劇團「良莠不齊」的情況,未來仍有許多省思與轉變的可能。
於此,關於上述所提的問題,提出二點掌中戲可能的新思維,以供相關布袋戲團參考。
一、多元的發展與嘗試
誠如上文所論述的臺灣布袋戲可分古典傳統、現在科技與介於兩者之間的野臺金光等,這三者所著重的特長與演出的場合也不盡相同,當然也有的布袋戲團身兼數種類型,但無論是哪一類型都該清楚自身劇團的特色與定位,毋須一味模仿其它團體,任何一種表演形式都是布袋戲的面貌之一,如傳統的小西園、新興閣、亦宛然、真快樂等,或現代科技的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天地多媒體國際有限公司等,皆各有其特長。
當然,瞭解了劇團本身的特色之後,更重要的是經營策略的多元發展與嘗試,以下陳述可行的方式,供劇團參酌,於其中選擇適合的模式:
(一)與其他表演形式結合
「COSPLAY」在臺灣已盛行多年,受到時下年輕人的喜愛,原先妝扮的對象多來自動漫、電玩、小說、電影、影集或是偶像團體的人物,不過近年來也有以布袋戲人物為主的妝扮,如「無限人形劇場」便是一例,該劇團長期配合霹靂布袋戲的活動而有動態的演出,每每演出皆有不錯的迴響。然而觀察其表演的方式多以現代舞蹈或自由風的方式呈現,若能再佐以傳統戲曲的「腳步手路」或「傳統武術」的套路呈現,相信能引起其它傳統戲曲界戲迷的重視與關心,替布袋戲開闢更多的欣賞觀眾。
另一種配合的方式是布袋戲演唱會的模式,即歌手在演唱布袋戲歌曲的時候,由角色扮演的人與布袋戲偶一同營造出歌曲的意境或詮釋歌曲的畫面,而相關的布袋戲音樂會也會運用相同的模式來呈現。此種模式頗受年輕觀眾族群的喜愛,如霹靂魔幻交響詩音樂會便是其中一例。
當然布袋戲是傳統戲曲的一環,因此其本質或內涵與其它傳統戲曲有許多的相似,能針對這雷同之處加以結合,共同匯演同一劇目或人與戲偶對戲,如2001年02年的「再生緣」京歌豫偶劇種大匯演,便是由京劇、歌仔戲、豫劇與布袋戲共同演出〈孟麗君〉該劇目。
此外真快樂真快樂掌中劇團也曾多次運用現代劇場的表現手法結合南管戲曲,演出閩南經典劇目「陳三五娘」。該劇目由南管藝師王心心老師擔任音樂總監與演唱,心心南管樂坊伴奏,共造人偶對手戲的布袋戲,也因此該演出方式被該團稱為「新南管布袋戲」。
而另一種人與戲偶的對戲,則是在演出前或劇情需要時安插真人與戲偶的對話,前者多半是導言或是講授一些基本的布袋戲身段或是口白;後者則是製造緊張或是詼諧的橋段,如阿忠布袋戲便常使用該手法來引起觀眾的注意。
因此若能依各種不同劇團的特色編寫適合的劇目,應該便能因可激盪出不同的創意與視覺享受,同時結合其它傳統戲曲的觀眾來欣賞布袋戲此一藝術,進而開拓新的觀眾層面。
(二)劇本題材的創新
劇本可說是串起劇團中每一因素的重要關鍵,也因此劇本的優劣常關係著劇團是否能令人印象深刻,而關於劇本的內容,也應隨著時代的遞變而有所更新,如偶爾加入適當的年輕人用語或時事,較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近年其它傳統戲劇的舊戲新編似乎成一種習慣,歌仔戲亦吹起宗教度脫1的風潮,這或許可成為布袋戲劇本創作時的另一參考。
再者,改編動漫、電玩或古典小說也是可以開發的領域,因為動漫、電玩或古典小說必要元素─想像與聲光皆可以藉由現代科技來呈現,而現代科技布袋戲便剛好是很好的載體,如霹靂或金光布袋戲便是很好的例子。
最後則是開發新銳或是適合兒童的題材,如性別、反毒或是其它政令宣導等,或是專門替兒童所編寫的劇本,進而達到推廣兒童布袋戲2的效果。大多數布袋戲團的現階段作法,是在開演前用簡單幽默的方式介紹布袋戲基本概念,讓觀賞的兒童們有適度的認識,所以兒童布袋戲的推廣仍有長足的進步空間。
至於布袋戲是否能配上其它語言,原則上除了閩南語之外,客語亦是布袋戲常見的語言,如戲偶子劇團中的「戲偶子」一詞,便是取客語諧音「小孩子」之意,而該劇團也是目前臺灣少數專為兒童、親子演出的客家布袋戲團。所以,以這兩種語言來配音是不會有太大的隔閡,但若以國語、英語或日語來配音,則必須考慮到文化、語法與觀眾的習慣,才不會有格格不入的遺憾。
當然,開創文創商品或增加演出與展覽的機會,也是很棒的新思維。文創產業是政府積極推動的政策,而許多團體皆想跟進,如霹靂布袋戲已長年經營其中,電視戲偶更於今年獲2013年台灣文創精品獎,霹靂國際更於今年9月30日正式登錄興櫃。不過團隊於發展文創的同時,有兩點提醒,首先是並非所有的周邊產品都是文創,第二點則是文創產業的核心在於研發與創新,至於演出或展覽,則是最直接的宣傳,因此每一布袋戲劇團無不爭取這樣的機會,原則上可分為動態或靜態兩大範疇,前者如劇場演出、示範教學、傳統藝術巡演、布袋戲劇團匯演或結合相關廟會活動等,後者則多以靜態來呈現,呈現的展館多以相關偶戲文物館、布袋戲館或特展館等。機會的多寡取決於劇團創作的質量,因此提昇劇團的創作能力才是增加演出或展覽機會的關鍵。
以上是筆者提出的經營策略觀察,不一定完全適合每一個劇團,劇團必須根據本身的特長與需求,選擇適合的方式。大部分的方式目前均已在進行或推動中,因此本文若有與現況雷同或重疊的論點,則是再次強調該方法是可行的,並且具有支持與鼓勵的性質。此外,許多劇團尚有一迷思─便是布袋戲劇團的提昇必須由大量的金錢堆砌而成,這是很不成熟的想法,因為許多劇團內化的部分不需要過多的資金,而華麗也不代表精緻,關於此點需要再宣導。
二、教育人才、培養觀眾
一場完美的布袋戲演出,首先的條件便是需要技術精湛的演師,因此一位技術精湛演師的養成與培訓,也是經營布袋戲劇團的重要課題。關於此點,大部分的劇團皆有演師的養成與培訓的計畫,而政府部門也有相關的種子教師或人才培訓。不過,若能將演師的養成與培訓計畫納入正規的教育體系或課程內,則有莫大的裨益,3而最適合執行此課程的便是國立臺灣戲曲學院了,原因乃是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已有教授傳統音樂、臺語與劇場的師資,再加上布袋戲亦是臺灣戲曲的一環,因此該校是規劃此課程的最佳首選。 戲曲學院方面若基於種種考量而無法立即設科教授相關課程,也可先設立相關學程,以逐漸完成設科的目標。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林茂賢副教授,曾多次在課堂上提及培訓相關傳統藝術人員的重要性,而同時培養欣賞傳統藝術的觀眾也是同等重要,因為演師與觀眾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在此前提之下,觀眾的培養亦是布袋戲劇團經營策略不得不考量的要素。首先是內化劇團本身,提昇劇團本身的涵養及其藝術性;再透過現今流行的多媒體行銷方式來推銷劇團;接著編導適合觀眾的劇目並以最精湛的手法來演出;最後則是建立完整的演師與觀眾互動平臺,如此應該可以培養出許多熱愛布袋戲的觀眾。
綜觀現今的社會我們可以得知,布袋戲是在多元化娛樂的充斥之下,已無法恢復往日的生機。在這樣的危機之下,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藝術或許不得不因環境的需要,而轉型或提出一些新思維,不過尚令人欣慰的是今日傳統古典布袋戲、野臺金光布袋戲與現在科技布袋戲三者並存的現況,並透過市場機制來篩選,但若能透過認清劇團本身特色並以多元的發展與嘗試,以及重視教育人才、培養觀眾等議題來強化劇團的能力,相信良莠不齊的情況便能改善,也才能真正替布袋戲的未來,規劃出一條康莊大道。
註1|「宗教度脫劇」,顧名思義便是搬演有關宗教或是相關經典中的故事或橋段,無論是佛教、道教、臺灣民間宗教甚至是聖經的故事,近年來皆有被歌仔戲改編或搬演的紀錄。大部分的布袋戲劇團與歌仔戲同為閩南語發聲,當然也可以朝這方面來發展。
註2|兒童布袋戲有兩層含義,一是參與演出的劇員大部分由兒童來擔綱;另一層含義則是該劇目是專門為兒童創作或演出。前者常伴隨著演員培訓或傳承的方式進行;後者則較少見於現今的布袋戲,原因與布袋戲傳統的劇本或偶戲是多用於宗教除煞有關,因此若要開發兒童觀眾這一領域,那就不得不專門為兒童們設計合適的劇目、戲偶或演出方式,如戲偶子劇團、阿忠布袋戲與真快樂掌中劇團等劇團便常著力與此。
註3|此觀點已有學者在布袋戲研討會或論文中提及建議或規劃,如嶺東科技大學邱一峰助理教授,便曾在其學位論文中論及此相關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