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國藝會)自2015年啟動「國際藝術網絡發展平台專案」,經過前三年的推動,2018年整合各平台計畫提出更具有整體視野、資源整合及品牌意向的「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ARTWAVE—Taiwan International Arts Network),發展向度著重「網絡串連/資源整合」、「人才培育」、「研發共創」、「交流推廣」四大方向,其中「人才培育」以「支援台灣藝術家與團隊及專業人才之國際拓展所需之專業整備及需求,引導潛力藝術工作者與國際接軌,強化台灣藝文生態體質」1為主軸。本文從ARTWAVE平台「2019年比利時、荷蘭生態觀察與連結」考察出發,梳理參訪過程中觸及的當地網路生態、支援系統等,並試圖在此經驗中提出國際交流所需專業整備的新手指南。
何以比利時,何以荷蘭?
表演藝術的國際化不僅是表演藝術產品輸出的問題,同時也是藝術產品引進和相互交流的過程⋯⋯表演藝術的國際化不僅事關表演藝術架構和製作,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關係到藝術家個人的事業發展。許多藝術家已經培養出了遊牧式的跨國表演藝術實踐方式,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他們在不同的城市和國家之間遷徙,在不同的場所從事一連串表演藝術項目。
——Joris Janssens,〈法蘭德斯表演藝術領域的國際合作〉2
「2019年比利時、荷蘭生態觀察與連結」考察成員為ARTWAVE工作小組成員黃雯、韓謹竹、陳昱君,以藝術行政的立場發動此次探訪。台灣近年來國際交流頻繁,但多數仍屬於大型場館節目採買或在藝術節架構下的國際共製,面對國際交流這議題,如果回到更現實的藝文生態環境時,中小型場館與團隊本身如何突破資源交換的條件限制,找到其他交流的可能和意義?
在梳理本次比利時、荷蘭的參訪經驗之前,或許應該先談談為何參訪的是這兩個國家?相較於歐洲許多大國來說,比利時與荷蘭的尺度則是更相應於台灣量體,並且在其中能夠找出某些呼應的語境與脈絡。面對比利時當代表演藝術,很難不提到「法蘭德斯浪潮」(The Flemish Wave)——一批80年代崛起於比利時荷語區的藝術家們帶起的變革,這波新浪潮同時推進了法蘭德斯表演藝術網絡的成形,並奠定後續積極向外拓展國際巡演與共製的基礎,這是一股從民間力量開始,由下而上的變革,並進一步影響文化政策與藝術中心的轉向。
比、荷兩國以中介組織的多樣性——扁平化、無階層關係的橫向連結與健全的支持系統在歐洲文化圈中成為獨特的例子。本次參訪的小組成員韓謹竹即表示:「近年在台灣的許多國際藝術節當中,不乏看見以比、荷兩國為主題的節目,這些引進和交流回到台灣表演藝術的生態中,在作品美學與技術上或許帶來了許多啟發,但就此打住,未免可惜,我們是否能回到製作更前端的部分,進一步地梳理為什麼比、荷兩國可以持續產出高質量的作品進入國際?這次參訪以『再探訪、再深化』為起點,希望更深入理解兩國實際上的組織系統與運作方式,通過他們由下而上變革的經驗,試圖從中找到可以借鏡的方法學。」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關於這次的連結與訪察,韓謹竹說明是「以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節(Kunstenfestivaldesarts)、荷蘭春天藝術節(SPRING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的參與及策劃觀察為主軸,期間亦拜訪中、小型藝術基地、中介組織,考察各單位之間的網絡連結與互動,並透過與策展/製作人、組織者、經營者、藝術工作人員的邀約會談,深入理解兩國組織網絡的發展和運作,找尋具體可行的互動模組,亦尋求未來可能合作的對象/單位。」她同時整理並分析此次參訪的觀察重點:節目產製端到呈現端的系統、中介組織如何陪伴藝術工作者、資料庫和研究部門的設立,這三者都是在在地網絡相互串聯與緊密合作關係之下才得以建立所謂的成功模式。
節目產製端到呈現端的系統
「布魯塞爾藝術節和春天藝術節本身即是一個運作組織,自己並沒有場地資源,而是串連公立或民間有場地的機構,以城市尺度進行整體地點規劃,這樣的串聯,關鍵是以藝術節作為在地或共製作品呈現的平台。」韓謹竹進一步解釋:「藝術節或許會有藝術或美學上的命題,但可以發現更重要的任務其實在於串連製作場館(production house)與劇/舞團,把最新且多樣性的作品在藝術節裡做通盤的呈現。劇/舞團的創作能力毋庸置疑,但不見得有足夠資金或場地進行作品展演;製作場館各自有自己投資的藝術家,可能是國際性的合作,但本身資源也有限,因此,如何拓展作品巡演的戰線和可能,在製作的前期就早已納入考量,透過結合藝術節的共製資金與不同藝術節的品牌效益共同推出節目,對作品本身的發展性將有很大的助益,因此藝術節、製作場館與劇/舞團之間緊密的串連合作,是一種基於彼此互惠、互助的考量,不單單只是製作資金的挹注而已。」
談及所觀察到的藝術節的任務,韓謹竹提醒了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特點:「藝術節所投資委製或合製的作品除了在藝術性上的追求之外,更重要的並非是要作品單純回應藝術節命題本身,而是企圖在這樣的環節中創造藝術生態環境的健全,所投資的標的是『在地』(但並不因此是非國際的)具實驗性及發展性的創作,以及國外具潛力值得投資或共製的作品。」因此,專業人士來到藝術節可以看到最新的表演藝術趨勢,而且作品通常都是可巡演的,可以輕易地進入國際輸出,在藝術節的系統中,就非常有機的包含從製作端到呈現端的循環,並且是在地藝術形象總體展現的平台。
比、荷兩國藝術生態系統的縮影或許可以藉由比利時布魯塞爾藝術節、荷蘭春天藝術節窺見一二,在這過程中很大的重點即是資源的共享與活用,無論是在資源投注或藝術實力的形象建立上,都去創造最大效益。
中介組織如何陪伴藝術工作者
近年來台灣興起了一股藝術陪伴的風潮,在不同的實驗性計畫中都可以看見其蹤跡,其中大部分的藝術陪伴,多聚焦在於藝術性上的討論與提升,較少有機會整合性的面對藝術作品產製過程中可能需要的協助。「對於想要投身藝術領域的工作者來說,在比利時或荷蘭相對不會那麼令人感到不知所措,他們發展了許多中介組織,從最基礎的小額資金提供、行政管理建議、藝術經紀與行銷一路到藝術層面的發展、提升建議,都有不同的專業組織可提供諮詢及協助,甚至有許多機構會量身打造藝術家或藝術行政專門的陪伴計畫。」面對藝術陪伴這議題,韓謹竹分享了這趟考察中觀察到的幾個中介組織的做法。
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鋼琴工廠」(Pianofabriek)是一個提供藝術家諮詢服務的平台,協助駐村藝術家巡演宣傳相關的諮商以及過程中所需的結構性支持。同時,組織定期辦理「Programmer’s days」,串聯不同平台的計畫,幫助各平台旗下藝術家進行階段性呈現並邀請策展及製作人參與,在作品發展前期就媒合有興趣的製作單位或買家。從製作前端投案所需的技巧、小額製作經費補助到階段性呈現所需的各種媒合,組織中的藝術行政會提供各項建議,並且在實際的媒合場域中穿針引線創造藝術家與可能的投資方之間的交流。
同樣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布魯塞爾工作區」(Workspacebrussels),其主要任務為提供藝術家工作室空間,在駐村過程中組織成員會定期和藝術家碰面,提供創作發展過程中的支持。「布魯塞爾工作區」的合作夥伴包含鄰近的坎伊劇院(Kaaitheater)、布里吉汀藝術運動中心(Les Brigittines Arts Centre for Movement)以及享譽全球的羅莎舞團(Rosas)和比利時終極現代舞團(Ultima Vez),因此有多樣性的排練及試演空間可以支應藝術家不同的需求。同時也舉辦不同類向的藝術節,以不同形式展演、說明尚在發展中的作品,鼓勵藝術家提前面對觀眾與可能的買家,使創作者於創作過程中就充分獲得回饋和討論的機會,以充實作品的完整度。
位於荷蘭格羅寧根的「北站」(Station Noord)是荷蘭北部三省(佛里斯蘭、格羅寧根、德倫特)重要的表演藝術組織合作建立的平台,目前已有十四個組織單位加入,透過多元且互補的網絡提供工作者(makers)發展上的引導及專業職涯規劃。組織會提供給工作者小額資金,獲得支持的工作者可將其資源投入作品製作或個人發展(如:成立新的組織)。每位工作者的發展規劃皆為量身打造,以輔導該名工作者最後能自力更生、完成事先設定的目標為導向,更鼓勵工作者們延伸觸角,打開更多不同合作介面的可能,而不僅限於回饋於組織內部的單位及成員。
比、荷兩國的中介組織有許多都是由獨立藝術工作者們自發性組織化後成立的,組成結構和運作都相當有機,富有適應調整的彈性,透過彼此之間相互串連,形成一個密切的互助網絡系統,也因為這些組織的成員同樣都在整體的藝文環境中生存,對於個體於發展中可能遭遇的困難和挫折有高度的理解,因此更能夠提供尋求協助者完整而實際的幫助。
資料庫與獨立研究部門的設置
面對跨國連結與國際交流,如何有系統脈絡的引薦在地藝術團隊與組織,具體的呈現在地發展的動態,單以個別策展人或藝術行政的能動開闢路徑似乎力量有限,資料庫的建置與相關研究可能是無可迴避的重要基礎建設。談到比利時、荷蘭經驗,韓謹竹提出了另一項觀察:「在會晤的許多單位中,法蘭德斯藝術學院(Flanders Arts Institute)以研究單位之姿,為整體生態帶來的重大影響令人驚嘆,這是布魯塞爾及法蘭德斯地區最重要的一個國際專業藝術中介組織。2015年正式成立,前身為多個組織,包含:BAM法蘭德斯視覺暨視聽與媒體藝術學院(BAM—Flemish Institute for Visual, Audiovisual and Media Art)、法蘭德斯音樂中心(Flanders Music Centre)以及VTi法蘭德斯表演藝術學院(VTi—Institut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 in Flanders)。此機構透過大量的研究發表、爬梳藝文生態發展、統整盤點法蘭德斯地區組織、藝術家、計畫等資訊,作為外國專業藝術從業者認識法蘭德斯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及音樂等藝術景觀的起始點,大大提升了法蘭德斯地區藝術發展的曝光度及國際聲譽,也刺激了國際共製、合作與交流。」法蘭德斯藝術學院將自己定位為國際交流的門戶,不論是國內或國外專業從業者,都可以從其官網分類清晰、簡潔的介面找到比利時各領域最新的藝文動態及其發展的流變與當中的關鍵人物,其產出的相關資訊除了官方網站資料庫可以查詢閱讀外,同時也有許多特定議題彙整而成的出版品,以即時的時間軸回應當下面對的藝文生態問題。
回望台灣,近年國藝會開啟「補助成果檔案庫」計畫,初步的開闢了可能的資料庫運用方向,但少了更有系統的盤點以幫助文化政策制定及錨定國際交流戰略等運用的可能。法蘭德斯藝術學院則是透過主動且大量的資訊彙整、目標明確的文章產製、刊物出版,更近一步地組織訪查、交流計畫和工作坊等,連結藝術家—政策制定者—組織,以助於藝文政策的制定,落實藝術專業化的永續發展。這些工作曠日廢時,有賴高度人力的專注投入,但卻是生態中重要的反饋與成果展示。
新手便車指南?
國際交流是否真的有能夠落成教戰守則的新手方法學?作為一個國際交流的新手,韓謹竹在面對這個問題時似乎更顯得謹慎。「討論給新手的教戰守則前,其實更應該討論的是為什麼需要國際交流?或者說我們需要怎樣的國際交流?甚至是我或我所代表的組織可以做到甚麼樣層次的國際交流?這次參訪的比、荷兩國,他們發生國際交流很大的動力來自於國內的需求,包含法蘭德斯浪潮後續的影響以及在歐盟的框架下尋求更多合資的盟友,加上他們語言和文化上跨國的門檻相對低很多,所以回到我們自己的狀態下,應該要更實際的去面對這個為什麼。對團隊來說,跨國巡演當然是很大的誘因,可以開拓本地市場以外的可能,在藝術創作上也可能激起很多創意的火花,但在考慮是否要進入國際交流環節時,評估作品是不是有巡演的可能和找到合適的窗口與方式就顯得很重要了。國際交流裡交換是必然的,當然這可以是實際上的資源或是更藝術性的創作方法上的交換,但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擁有怎樣的資源交換,才能以更對等的視角進行交流。對於交流,應該要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考當中有著甚麼樣的原由,因此產生了資源與通路?交流有它純粹人性面的需求,亦有其謀略的一面。」
當然國際交流不單單只有巡演可能或作品上的交換,更重要的是關係的拓展,這不僅是一種資源及人脈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能持續找到「有意義關聯的他者」作為夥伴,提供外部觀點的刺激,進行討論與辯證,並且了解彼此的差異與相似之處,才能開出借鏡他者的良方。
註1|引自國藝會網頁。
註2|Joris Janssens,〈法蘭德斯表演藝術在中國——法蘭德斯表演藝術領域的國際合作〉,收錄於Karel Vanhaesebrouck,《法蘭德斯戲劇藝術景觀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