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亞洲藝術在區域內的蓬勃發展,各種形式的國際交流也不斷地持續進行,在這兩三年間值得關注的不僅是亞洲地區新型態美術館的陸續建立,還有各種替代空間、自營組織間所形成的積極互動,可以想見不論是這些新的美術館的出現及其定位,和過去亞洲在上個世紀所建立的美術館形制和操作方式大為不同,透過新的群組連結和社群機制,當代藝術的實踐方式已經大大超越了傳統機構所能想像的形式,這意味著機構化的思維,國際藝術的交流模式等也將面臨不同而新穎的改變。
館際合作串連東亞藝術網絡
過去官方機制下所進行的國際交流方式多半以國家為單位,而許多國際的合作更是透過外交或駐外單位的協力之下促成機構間的文化交流,國內的官方美術館有許多國際交流展演活動的模式也是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在這些官方資源支援下,強調機構的對等模式,並以文化詮釋的方式進行藝術的交流推廣,如許多的台灣藝術展的國際交流展,或者是韓國當代藝術展、日本當代藝術展等主題展的展出,所組織策畫的展覽結構方式多以文化形象為議題,強化一個文化主體的特質。這個模式同樣也出現在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的展示策略。以國立台灣美術館為例,從2005年以來,美術館透過外交單位的協力合作、以及美術館際之間的專業連結,發展以館際合作的台灣藝術主題式展覽為主的交流模式。近年來更企圖從台灣的文化關係上,積極建立與亞洲美術館的交流關係,如最近與福岡亞洲美術館合作的「東京、首爾、台北、長春:官展中的東亞近代美術」(Toward the Modernity: Images of Self & Other in East Asian Art Competitions)是美術館透過典藏品交流東亞近現代的美術發展。另一方面,美術館近年來也積極以展覽的形式進行東亞及亞洲的國際性交流和專業連結,是美術館近年的國際方向,包括 2007年開始籌辦的亞洲藝術雙年展與中、韓、日的美術館進行密切館際展覽交流等等。
議題連結打開跨域社群交流
然而在這幾年間,隨著亞洲區域間越來越頻繁且多元的交流活動,可以發現國際性的交流互動關係,已經慢慢突破機構化的空間框架或國家主體為主導的交流型態,從具體作品或展演慢慢深化到以思想為導向的溝通交流。交通工具和社群網站的發展讓溝通距離更近,不論是藝術家、策展人或藝文工作者,頻繁的移動、旅行、短期或長期的駐地工作,跨域合作工作型態逐漸發展為常態趨勢,這樣的合作型態多半著重於分享及開拓區域資源,而在合作模式中也因少了機構化的限制,而更傾向個人性的經驗交換與分享,社群關係的建立,交流更為直接,實踐的方式也可以更為多元,相較於機構化的展示策略,由藝術家或自營組織所驅動的交流活動,往往更重於實踐策略,也更具有過程投入時間投注的田野式交流方式,強調共同針對一個議題進行討論,經歷互相質疑、辦證、溝通、協調等過程,以去組織化的立場來共謀成就一個合作計畫。近年幾個備受矚目的交流計畫如:吳達坤所策劃的亞細亞安那其連線、打開-當代的台泰交流展、數位荒原和印尼策展人所合作Project Glocal 亞洲城市串流等計畫、亞洲替代空間的連線計畫等。
以上的這些交流活動,各自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交流,但都一致強調實驗性的過程以及合作發展計畫的互動經驗,不必然針對交流的結果有一定的產生形式或結論,而是提供一個發展及互動的機會,與過去的駐村形式不同的是:藝術發生的場域不一定有一個固定的空間形式,而是在於創造一個共同分享藝術思維及創意互動族群的產生。過去的藝術交流模式附著在一個藝術空間機構,但現在的藝術村落的形成卻不必然在一個空間的物質條件下,而是更著重「人」作為一個啟動交流活動的媒介。
創造開放且靈活的當代藝術實踐
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實踐在全球化的發展下,不管是美術館機構或者是藝術家,所面對的創作形式已經跳脫了物質性的藝術物件,有更多生產、互動性的藝術實踐,當態度取代了形式,展覽模式正在大幅改變,朝向一種建構式的過程,藝術家作為實踐的主體,著重藝術生成的動態更甚於靜態展示,從物質性到人文性、社會性的藝術形式,藝術家們的創作動機愈來愈需求一種新的展覽及交流模式,因此利用藝術社群的連結關係,藝術家積極尋找共同創造、經驗交換、多元文化的互動的各種交流機會。
從過去文化詮釋為主要議題的交流形式,現在不論是官方機構或自營組織,應該更為看重的是社群關係的經營,設定一個較為開放及靈活的策略,注重流動性和創意發展的過程,突破機構體制的工作模式、搭建同業與跨業間的社群網絡,運用資源整合建立計畫協作的機會,才能更為活化藝術活動和文化生產的發展,進而深化向外發展國際交流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