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補助?──談國藝會常態之外的專案補助 (上)
2015
12
01
文|高慈敏
國藝20——歷年補助專案回顧(一)
相較於國藝會的常態補助,專案補助則是因運時代的需求而産生,並透過機制的運行,實際的協助團隊,引導他們進入各個專案精神所期待的目標,大幅提高了每一個製作的成功率。

誕生於 1996 年的國藝會,從成立之初被賦予的使命就是「積極輔導、協助與營造有利於文化藝術工作者的展演環境,獎勵文化藝術事業,以提升藝文水準」,二十年來,以藝文獎補助為職志,做每一位藝術創作者背後的推手,始終如是。

表演藝術追求卓越專案是國藝會歷時最長的專案之一,圖為金枝演社《大國民進行曲》。(攝影/陳少維)

國藝會現行的補助業務分為「常態補助」與「專案補助」二大塊面。「常態補助」一年二期受理申請,從文學、美術、音樂、視聽媒體、舞蹈、戲劇(曲)、藝文環境與發展七大面向,提供藝文界全方位的關注與源源不絕的活水。然而百密終有一疏,如果某個項目按照一般規劃的常規期程無法滿足,或是明明看見藝文界的需求,但國藝會沒有相對應的解決辦法,此時就可透過策略性的概念,啟動「專案補助」的機制。名之為「策略性」,意即為重點中的重點,具有明確的目標,以及所要達成的項目。


「 921 文化重建專案」為國藝會第一個啟動專案。

九二一大地震 催生著眼迫切需求的專案機制

常態補助是國藝會與生俱來的使命,專案卻是日後因運時代的需求而産生的。「國藝會的第一個專案是在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啟動的,專案的全名叫做『 921 文化重建專案』,」國藝會執行長,時任獎助組總監的陳錦誠回憶道,「之所以會啟動這個專案,是因為有太多的評審委員跟我們講,發生這麼大的災害之後,在藝文團隊或組織中,有哪些人是此時此刻真正需要協助的?所以回過頭來說,藝文補助本來就是要補需要的,而且是急迫需要的!我們發現這種『迫切性的需要』,在時效上用常態的機制根本不能解決,所以我們就啟動了這個專案。」

九二一那一晚,震醒了沈睡中的人們,也震醒了藝文工作者的藝術使命。許多的紀錄片工作者與藝術團體紛紛放下手上的工作,深入災區,用藝術的方式去參與整個災區的重建;然而在災區中,連基本的生活都成問題,遑論創作,加上通訊的中斷,根本不可能有餘力撰寫申請補助的企劃書。「所以當時『 921 文化重建專案』就希望用文化藝術的手段來協助他們,」陳錦誠敘述,「我們立刻提撥了一筆預算,並在一個禮拜內提出辦法,請不在受災區的藝文工作者去了解災區內的團隊正在發展什麼、需要什麼,依他們的需求撰寫企劃書,協助他們向國藝會申請補助。同時,為了更貼近補助申請者,我們也首次破例離開台北,前往台中科博館去就近審理。」這些補助款或許不多,但就是如此即時的用在缺口上。多年後回頭來看,許多關於九二一珍貴的紀錄片與口述歷史,都是在這個計畫的支持下進行與延續的。

「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於廟口演出實況,現場人潮熱絡。

從臂距原則到經費之外的陪伴成長

從時效性與迫切性出發的「 921 文化重建專案」,拉響了專案補助的第一砲。透過這次經驗,國藝會看到了在一年二期固定作業模式之外的另一條路。「之後我們做策展專案、追求卓越專案、歌仔戲專案、評論台、評論人專案等等,都是發現某個專業類別的重要性必須要被突顯,而且它的重要性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但是常態無法滿足,於是我們就用專案來突破,或是打破他們慣性的思維,提出一個解決方案,」陳錦誠進一步解釋。

嚴格地秉持著「臂距原則」( arm’s length principl e),是一個補助單位最基本的角色。在書面審查時謹慎小心,只要有潛力就盡量給機會,不去干涉影響創作者跟團隊;也因此,對常態補助的成果期待是開放性,甚或是容許失敗的。但是站在積極培養卓越展演製作的立場,這個角色是不是有翻轉的可能?是不是可以多使一點力,協助優秀的創作者克服盲點,真正從核心提升台灣整體的藝文表現?透過專案的機制,國藝會開始有了比較重度的參與,可以實際協助團隊,引導他們進入各個專案精神所期待的目標,大幅提高了每一個製作的成功率(表一)。

以國藝會屆次辦理最多的「歌仔戲製作及發表專案」為例,通過書面審查的團隊,必須再通過面談的機制,精挑細選出每屆三個團隊,由國藝會同仁跟他們一起工作,帶著團隊從梳理劇本、拍攝劇照、行銷宣傳、資源連結、到面對前台觀眾、維持廟口廣場的秩序等,確保核心能力累積在團隊本身,同時也委請外部的藝術顧問進入團隊當中,提供他們專業上的修整意見。「所以你看到這個機制的複雜度,就可以看到它其實是有一個很清楚的目標要完成,就是:好戲在廟口找回支持傳統戲劇的社區居民,」陳錦誠說,「只有這件事情做到了,歌仔戲的生態才會朝一個比較健康、源源不絕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希冀能以同樣的陪伴成長模式,扶植台灣布袋戲團隊的精進。

要找回廟口的觀眾,首先要把戲做好。十幾年過去了,回過頭來看,由於專案高額度、少名額的規範,讓國藝會可以專心協助、要求、陪伴與輔導,大幅提升團隊們的企劃能力、執行能力和製作能力。現在他們不僅幾乎都入選為文化部的扶植團隊,甚至已經從廟口進入國家戲劇院。這些成果的淬煉與積累,都是在經費之外的。「好幾個團隊都這樣說:參加國藝會這個專案,是機會來了,不是真的要拿這一筆錢;好幾個團隊都這樣說:我們這個計畫,是團隊階段性成長中很重要的階段。」

在廟口,「大戲歌仔,小戲布袋」,隨著大戲的發展已臻成熟,在有限的人力與資源下,從專案的精神來衡量「需求」和「需要」,對小戲的投入自然是相對更需要的。雖然重新來過對國藝會又是一個辛苦的挑戰,但既然看見需要,就必須做出調整,於是在 2013 年,國藝會將持續了十年的歌仔戲專案暫停,將資源挹注到新發起的「布袋戲製作及發表專案」,以同樣的陪伴成長模式,扶植布袋戲團的精進、找回他們在廟口的戲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