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以『移‧動展』的構想來籌畫─一個在亞洲不同城市之間旅行的展覽。……,期盼製作一場在移動之中同時開放組構的展覽,其內容將應其舉行的地點變更來反映這個城市獨特的在地性……。」「失調的和諧」四位策展人之一、韓國策展人金宣廷於展覽台北站的專文中寫道。
「失調的和諧」展覽計畫肇始於德國歌德學院於亞洲推動的文化溝通平台計畫──隨著亞洲文化經濟實力的擴張,歐美國家不得不重新審視對於亞洲的觀點是否長期失焦,因此紛紛希望透過各國位於亞洲的文化據點,以專案計畫的執行,重新建構歐亞文化討論的平台。在此精神下,歌德學院的首爾分院邀請了韓國策展人金宣廷主持此文化溝通平台推演計畫,並以不同於以往的合作模式,深入亞洲各合作區域詭譎的行政作業體系,企圖建構未來與亞洲合作的構通樣式。
自2014年2月開始,此為期2年的移動式策展,金宣廷找了台灣策展人黃建宏、中國策展人盧迎華,以及日本策展人神谷幸江共四位策展人,透過親談及電子郵件密集式的溝通,發展出策展主題「失調的和諧Discordant Harmony」,並分別推薦、討論及邀請參與藝術家,在每一次的區域展演中不斷的擴大與變形,展示每個區域獨特的展覽樣貌。
本文專訪「失調的和諧」計畫的台灣策展人黃建宏,從策展與展覽實務推展面向提問,從跨國策展的溝通、主題定調、藝術家名單擬定,到變動工作模式下的行政流程挑戰,嘗試為此集結各方企圖心的跨國策展計畫,描摹出策畫與執行的輪廓。
國際策展的溝通方式
「這次的四個策展人所演繹的區域都有使用漢字的歷史,展覽命題《失調的和諧》是從英文而來?有試想過用漢字來詮釋的可能性嗎?」
「Harmony是當初歌德學院所設定的主題方向,光這個英文字在每個區域用當地的語言或文字翻譯、詮釋都不盡相同……」黃建宏回覆。歌德學院提出主題時所想像的西方語境,跟現實在亞洲屬於東方語境裡的詮釋有極大的落差,因此四位策展人在定調策展主題時,即希望是用存在於亞洲真實的狀態,從政治性的型格來詮釋Harmony;Discordant這個泛反義字因此出現,進而組合而成〈Discordant Harmony〉。另外,雖然這次參與的區域都有漢字使用的歷史,但在每地區的深化程度不一,因此本展不管是策展主題還是溝通語言是以英文主。至於四位不同國籍的策展人在溝通與協調上,平常多以電子郵件傳遞訊息,但在每次區域的展覽開幕前,至少會親身見面二次,以作為展務實踐的溝通。
策展的主軸的定調與藝術家挑選
「從近代的亞洲發展歷史脈絡來看,四位策展人如何在「discordant harmony失調的和諧」的主題下,去申述自身區域與亞洲到全球連動的歷史斷面與策展關懷?藝術家又是如何在這個架構下被選出來?」
關美館「失調的和諧」展覽論述牆旁播放的訪談紀錄片裡,邀來中、台、日、韓四個區域內泛文化相關的重要學者與思想家,以自身文化關懷觀照區域文化在整體亞洲與全球化時代的定位,以及未來可供突破進入全球脈絡的在地優勢條件。這樣的文化觀點紀錄是歌德學院作為與亞洲對話極重要的示範平台,同時也是四位策展人協作的論述基礎。
回過頭來檢視策展人共同的核心關懷,便是亞洲在美俄冷戰時期中相對被動的尷尬處境,以及現今萌發中的亞洲勢力帶來隱微卻深刻的影響。四位策展人分別就其關心的觀點脈絡,專注探究迄今仍存在於亞洲的冷戰意識形態,以及那股不可洞見的殘存勢力。
在藝術家的邀請面向,計畫一開始即確認了因時因地隨時變異的名單組合。在此策展範疇下,四位策展人先各自提出二至三位主要邀請的藝術家放進名單中,之後在不同的展區展演時,再加入新邀請的名單;即便是主要固定藝術家,其參展作品也會有所變動,或進化、刪減,或提出新作,端賴該區域主策展人如何回應策展關懷及空間條件。當然這些變動,同樣是以合議的方式與其他策展人討論而來。
變動工作模式下的執行挑戰
「在這次計畫執行中最嚴苛的挑戰是甚麼?在這樣變動的工作模式下,藝術行政工作如何推展?」
「失調的和諧」原是歌德學院的兩年計畫,匡列了兩年整體預算,由歌德學院派任一位展覽總監,負責所有區域行政業務的協調與溝通;他們同時希望透過這樣的合作形式,深入接觸每個地區官方或非官方的行政系統,進而找出亞洲進行文化溝通的實務模式。不過在計畫執行期間,分屬不同身分與性質的參展組織,成為策展人認為最嚴苛的挑戰。
如韓國首爾的Art Sonje Center是策展人金萱廷自營的私立藝術空間,在日本的展出空間廣島市現代美術館則隸屬於公部門;目前在台北關渡美術館則是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成立的美術館。三種不同屬性的空間,意味著三種不同的預算核銷、執行業務等行政系統的繁複流程,這還沒有將各個區域民情、作業習慣……等關於「人」的因素考量進去,由此可知在這方面歌德學院所承擔的溝通壓力,與意欲建立亞洲文化溝通模式的決心。
在每個區域的展覽,除策展人之外,都有一位展覽經理配合與藝術家進行協調與溝通,使整體展務的推動有了圓滿的呈現。然而隨著時間的推展,最後一站在中國地區的展演,將面臨兩年預算用鑿,同時亞洲歌德學院將進行下一波主管異動與主導分院編組,後續的變異策展計畫如何進行,將是本案的另一次新的挑戰。
展望,下一個階段的策展變異?
在此次與「失調的和諧」計畫策展人之一黃建宏的訪談中,筆者從曾經作為展務行政工作者的角度進行提問,除了展覽實務的推展,策展人也為本計畫未來的變異與推進,帶來豐富的想像:如策展區域擴張,在原本既有的四位策展人外再加入東南亞或大洋洲的策展人;前述所提到的文化觀點記錄的持續進行;以及將整體策展主題結構打破,主動回應下一個屬於亞洲觀點的提案……。
作為整體計畫的發起人,金宣廷的重要性無庸置疑,除了開放、包容與分享,他也將早年跟隨錄像之父白南準所建立起的人脈與資源,沒有保留的回應在其他三位策展人身上;歌德學院在建構歐亞文化溝通平台上的努力,使的這樣以亞洲為名又跳脫以往西方視角的策展計畫得以成形,並能夠持續變異。以「成功」兩字稱這樣的跨國策展模式,或許言之尚早,但其往後的變異與將為亞洲國際策展形式帶來的改變與影響,讓人深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