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難寫在於其抽象,不具形式、難以描摩之特質。而在閱罷《搶救寂靜》後,對於作者范欽慧女士,更是興起敬慕之意,畢竟,聲音已是難以駕馭的題材,更遑論「寂靜」;而此書以極盡多元的面向來書寫教育的、田野的、城市的、人文的、動物的聲音現場,作者甚至遠度重洋至日本、義大利等地,採集跨界的聲音議題,內容之豐富讓人目不暇給…更令人訝異的是,聲音的書寫在作者筆下竟能如此這般,如果不是對聲音的熱情與對環境的摯愛,何以能看得如此深且廣?此間蓄積的題材量與書寫能量早已賦予了本書的厚實靈魂。而在與作者見面的那一刻我便知曉,《搶救寂靜》的豐富紮實絕非偶然。
十七年,大自然錄音的資歷
採訪當日正值梅姬颱風侵台前夕,天空已稍見不安且騷動的灰色雲朵。早晨九點,當我走進約定的咖啡廳,四下已是擾攘有餘,寂靜不足的空氣,不遠處有玻璃杯落地的清脆聲響,恰巧為今日的採訪揭開序幕。當我坐定不久,一位身著黑色無袖上衣,身材瘦削,滿臉笑意的女性朝我走來,於是,一場探訪寂靜的旅程就此開始。此刻坐在我眼前的作者,由內而外散放著活力與熱情;當她談到過往,提及其採集聲音的緣分,她的眼神放光,那是一種早已內化良久的底蘊與氣質,裡頭猶有極為罕見的天真與純粹,這些那些,已成就了一本好書。
從97年開始,整整十七年,欽慧與她的「自然筆記」記錄了無數個關於台灣生態與聲音的故事。誠如她在書中所述,「十七年,代表了什麼意義?除了可以念完四次大學之外,就我所知,還有一種蟬,牠會在地底下蟄伏十七年後才出土羽化,完成生命的使命。我的蛻變也在十七年之後,那是我走進大自然錄音的資歷。」(p13)那麼,我想問的是,在此之前的她對於自己的想望何時漸漸清晰的,又是在怎樣的契機之下,讓她走進這當初並不十分討好的領域呢?
熱愛自然,是特質也似召喚
對於自己的特質,欽慧早已有清楚的掌握:「我從小喜歡音樂,喜歡聲音,也喜歡與人接觸。在父母完整且無過多期待的關愛之下,我獲得自由的發展。小時候的我喜歡往山裡鑽,看昆蟲,聽動物的聲音,我記得許多事物的細節,也可以相當自然地敘述成一個故事,而這些記憶中的小小片段好像都在召喚我…」
大學就讀政大廣電系的她,喜歡的東西也明顯地跟其他同學不同,對於田野調查、人類學的興趣,礙於舞台的缺乏而延宕著她的發揮。因此,大學畢業,出國留學歸國後,她順理成章地走進電子媒體,同他人一般蹬著高跟鞋,處理著影片代理、購片、頻道規劃的事務,「我覺得自己當時像在演戲」她笑著說。
之後,她進入「天下文化」,且深受「發現台灣」套書的吸引;爾後在「海闊天空的一代」更身負重責,且開始關注國內中小學的教育專題。那時,「鄉土教育」方興未艾,欽慧更藉此結識了許多自然科的老師,對於台灣的田野與生態有了更多的認識。在「天下」的日子裡,范欽慧在專業上獲得了滋養,儘管辛苦,但收穫亦豐,但心裡卻湧動著一種嚮往,對於台灣這塊土地, 她還想有更專注的投入。
30歲是許多人開始思索與「轉彎」的年歲,那時,上班族的她無有負累,婚姻既成,她想去做自己真正愛的事;她渴望有個身份可以接近大自然,這是她製作「自然筆記」的開始;對於能夠到野外採集聲音並且分享給聽眾,她感到興奮。十七年過去,她的熱情猶在,且在關愛土地的初衷之下,2015年她奔走組織了「台灣聲景協會」,集合一群關心、關注聲音議題的同好,共同提出更多的倡議,引導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能從聲音的角度關心環境,也關心自己。而《搶救寂靜》一書也可視為這些年來她追索聲音的心路歷程,記錄了起點,也確立了最初的行動。
關於《搶救寂靜》還有另一個更為感性的開始。那時欽慧在無意中寫了封E-mail給美國聲音生態學家,同時也是艾美獎(Emmy Award)錄音師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信寄出後,她便下意識地坐在螢幕前等,誰料20分鐘後,她收到戈登的回覆,後者且要她寄塊石頭讓他放在美國奧林匹克國家公園霍河雨林的「一平方英吋的寂靜」(One Square Inch of Silence)。兩個月之後,這顆發源於中央山脈的許願石再度回到欽慧手中,並陪著去了日本、義大利,最後來到宜蘭的太平山上,為「寂靜」發聲。對於欽慧而言,這顆許願石是一個召喚,也是一番儀式性的行為,它為她帶來了重新出發的力量!
搶救寂靜 多元跨界的聲音現場
掀翻《搶救寂靜》的書頁,彷彿可以看見十七年來的「自然筆記」與欽慧的聲音書寫。全書依照聲音的屬性、面向,採集聲音的行動與田野踏查的客體,分為五個章節,包括「傾聽之路」中的「砂石車聲中的天籟」、「變遷中的城市聲景」、「黑膠中的田野聲景」,其中有對教育現場的關注,更有對於人文、城市與記憶的聲音思索;來到第二章「越境尋聲」,作者將視野拉到南極、義大利與日本,其中有她前往西西里島的尋聲之旅,同時也有關於聲音跨界的知識巡禮,在國際研討會的知識激盪下,往往可見人們可能從最早的鳥音錄音演變到對於自然聲景的關注以及對海洋生態的保護,也能確切地明瞭人為噪音對於生物的衝擊。
探訪日本大庭照代博士的「音之風景」特展,也給予范欽慧莫大的鼓舞,大庭採用了聲景對照的方式,比對1955年與2013年三個生態園池塘的聲音,再配合差距將近六十年的照片,這也正是作者一直希望做的事;此外,關於聲音的特展呈現了人類錄音器材的歷史與演變,讓人玩味再三。
來到第三章「動物之歌」,作者與學院內的昆蟲專家對話,探訪鳥語,追索「如歌的行版」、她想著「如果我們能多認識這些鳴蟲的聲音與牠們出現的季節、地點,不就會有更多有趣的體驗?」而在豐富的野地錄音經驗裡,也讓欽慧養成了聆聽鳥類啁啾的好耳力,來到第三章「動物之歌」,作者與學院內的昆蟲專家對話,探訪鳥語,追索「如歌的行版」、她想著「如果我們能多認識這些鳴蟲的聲音與牠們出現的季節、地點,不就會有更多有趣的體驗?」而在豐富的野地錄音經驗裡,也讓欽慧養成了聆聽鳥類啁啾的好耳力,倘若遇見辨識不出的聲音,別擔心,網路上的「鳥音補習班」是臥虎藏龍的高人聚集之地,無怪乎「一花一世界」,但你往事物的深裡走去,總有一群同好等在那裡,他們不僅分享自己的專業,還會相互支援,增進彼此功力。
而在第四章「繽紛耳界」中,作者更聚焦於個人的聲音經驗,無論是觀展後的思索、個人拈來的、從傳統到數位、上山下海的田野記憶,乃至其在電腦錄音軟體上的拜師學藝,在這些與聲音產生連結與想像的行為裡,我們看見范欽慧人類學式的思辨以及對聲音環境的關照,凡此也呼應了潛藏在她心裡的小小召喚:「聲音可以改變世界」。
最終章「寂靜山徑」亦可視為一切的開始。走過「自然筆記」的十七年,獨立製作人的甘苦以及過程中的孤獨常無人可訴,然而奇妙的是,生命中常會遇見加油站,一個個機緣的出現,讓她的熱忱與使命持續下去。例如與戈登的緣分、而許願石何嘗不是一個奇妙的聲音與激勵?范欽慧謙稱這些是因為她的天真與傻氣,才讓人生充滿冒險的樂趣!於是,「台灣聲景協會」應運而生,想知道寂靜擁有多少份量,且讓我們繼續跟著她聽下去。
與自己的天賦相遇 讓本然甦醒
身為資深廣播人的范欽慧,也同時是紀錄片編導,知名的公視「黑潮三部曲」是她暱稱為「海洋期」的作品;爾後她為林務局撰寫的《離家出走》森林旅遊書也帶起了一時的生態教養風潮;這些作品裡頭不變的核心總是她對台灣生態環境的執著與熱愛。儘管在台灣現實的教育體制下,孩子皆被迫晚熟,「總是要等到多年之後,當自己容許去傾聽那個心底微弱又真實的旋律時,才能跟自己的天賦相遇,讓本來的自己甦醒」。
與范欽慧對話的過程中,我彷彿看見書中還是孩子時候的她,睜著一雙可愛的大眼睛,手中執著橘瓣,自信天真的笑容面對著無所畏懼的未來與人生;我也知道,這個天真的孩子一直在這位優秀的自然作家、田野錄音師體內,不曾離開,始終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