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看見內在風景── 第三屆「海外藝遊」專案成果發表會
2016
02
23
文|林孟湘
國藝會藝企專案「海外藝遊」迄今已邁入第三屆,並於今年初舉辦成果發表,獲補助的九位藝遊者則分別於現場分享他們在海外遊歷的經驗。

當藝術家深入走到世界各地的藝文現場,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第三屆海外藝遊專案的九位藝文工作者,一月初在空總創新基地發表他們的藝遊成果。

陳信達走訪歐洲各個街頭藝術節,並於回台後持續推動將馬戲帶到日常。圖為雜耍大會 European Juggling Convention 活動現場。(陳信達提供)

陳信達【歐洲馬戲是藝術!臺灣馬戲是藝術?】

由創立「紅鼻子馬戲團」的陳信達打頭陣。畢業自台灣戲曲學院的他,學院的訓練使他擁有矯健身手。他此次走訪法國、瑞士、荷蘭等地的街頭藝術節以及雜耍大會,親身參與雜耍這項在臺灣甚至還沒有正式被列為表演藝術項目的古老街頭表演形式。在工作坊學習期間,陳信達偶然受朋友邀約,希望請他指導動作,他念頭一起,夜半在公布欄貼出練習公告,沒想到隔天現場來了二十幾人,他於此意識到勇於展現自己非常重要,不需要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強、仍在準備等理由而錯失交流機會。回到臺灣後他將自己的劇團正式訂名為馬戲團,持續累積街頭表演經驗,把馬戲帶到日常。

陳敏伶透過走訪及直接參與藝術節後臺行政工作的方式,更實際的體驗國際大型藝術節的運作模式。(陳敏伶提供)

陳敏伶【表演藝術行政工作者的練習計畫】── UK藝術節慶參訪與勞動執行

從事表演藝術行政的陳敏伶,在三個月中規劃了七個不同類型的藝術節參訪。包括英國的前衛藝術、街頭彩繪、民俗音樂、嘉年華會、愛丁堡藝穗節,和愛爾蘭都柏林藝穗節,以及法國的偶戲節。陳敏伶透過不同的工作型態參與藝術節的後台行政:擔任志工、訪談志工經理、參加工作坊、協助活動宣傳及募款等等,串連藝術行政的交流網絡,也觀察國際大型藝術節的運作模式。其中令她印象深刻的,像是曼徹斯特前衛藝術節,市政府全力支持,利用閒置空間,重新打造原本的工業城市,而且節目安排的企圖心強,亦會邀請當地居民和藝術家共同創作;而英國西南方的海邊小鎮 Sidmouth 的民俗音樂節,歷史悠久,全鎮參與的氣氛尤其凝聚。

王莞茹【找回創作的本質──墨爾本藝術深訪】

大學和研究所都浸淫於戲劇的王莞茹,則是前進南半球的澳洲。與陳信達不同的是,她選擇參與專業戲劇學院 NIDA 的課程,學習西方正統的表演方法。身為非英語母語出身的演員,她挑戰英語獨白的劇本,激發自我潛力。在藝遊的過程中,發現亞洲對表演藝術相對侷限,她享受澳洲的大自然以及藝術友善環境的氛圍,感受到每一個人的靈感與天賦自然而然地湧現,譬如她嘗試了即興鼓樂、跳傘等活動。她也沉浸在當地眾多的表演活動中,王莞茹覺得看不懂也無所謂,反正就是愛看。目前從事教學,她避免只教「標準答案」,她說「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演員,只是看你要不要」。

林蒼玄與曾于真皆為金工創作者,並分別選擇歐洲及南美洲兩地,探尋不同風情與方式的金工創作脈絡。(林蒼玄提供)

林蒼玄【追尋當代首飾版圖的起源-歐洲金工工藝參訪】

本屆參與藝遊的藝術家,有二位是金工創作者,林蒼玄與曾于真,兩位各自去到大西洋兩端。林蒼玄飛到當代歐洲首飾與金工的大本營:德國、荷蘭和比利時。假如繪畫之於牆面,雕塑之於地面,那麼首飾就是之於身體。他探索歐洲當代首飾的創作方向,發現他們重視首飾的議題性,將首飾的擴大為身體上的裝置藝術,挑戰首飾由貴金屬打造的傳統概念,利用現成物製作,反轉材質本身的價格。同時林蒼玄拜訪當地金工藝術家與他們的工作室,並觀摩了歐洲對於首飾的展示、典藏、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推陳出新。

曾于真【中南美洲美術工藝紀行】

而曾于真到金工的源頭礦場探訪,她飛到南美洲,用背包客的方式遊歷哥倫比亞、智利、玻利維亞、秘魯和墨西哥。九十五天的旅程,寫滿厚厚五本旅行記事,裡面記錄了各樣的人事物的相遇:規模巨大的礦場、不能拍照只好努力手繪記錄下來的黃金博物館、四處租工作室的游牧式金工藝術家、講西班牙語但堅持方言用語的當地人、透過當地人介紹認識的金工學校和熱情老師、憑著衝勁到秘魯五千公尺高的冰河、西班牙殖民下的愛恨情仇……。她看見在地藝術家如何運用豐富的天然資源,而創作的內涵就來自於古老文明的脈絡和生活之中。

於發表會當日現場,獲補助的藝遊者分別帶來其於海外歷程中的諸多精彩文獻。

巫培誠【作為一種反思:聲探甘美朗】

本身專精多種樂器的巫培誠,往南到臺灣既熟悉又陌生的印尼,探索歷史悠久的傳統音樂甘美朗( Gamelan )。甘美朗是印尼多種敲擊樂器合奏的總稱,以鼓樂帶領鑼、琴、撥弦和拉弦樂器,搭配人聲或者皮影戲演出,在過去印尼的皇室、以及民間宗教祭儀、婚喪喜慶都扮演重要角色,深入村里。巫培誠去年參與雲門的流浪者計畫,已親臨這個傳統音樂搭配天主教彌撒的東西融匯,此次的藝遊,他再度踏上學習之旅,將學術理論和歷史放一邊,透過三個月在地密集地學習,感受甘美朗音樂的魅力。傳統音樂如何在現代社會繼續扎根和向外推廣?而當傳統音樂搬上音樂廳,成為表演藝術的一環,是否脫離本來面目?這些都是巫培誠的觀察重點。

李奧森【快速移動的密室日夜─深探波俄當代藝術與抵抗力量】

離開熱帶南國島嶼,李奧森到波蘭和俄國進行一趟黑色行旅( Dark tourism 。編按:黑色行旅 Dark tourism 是相當新近的一個研究,根據維基百科,在學術上,此詞是 1996 年 Glasgow Caledonian 大學的 Lennon 和 Foley 提出,意指到歷史上的死亡和慘劇的地點旅行),她搭乘七天的火車穿越西伯利亞,與當地的探險家,到俄共時期的工廠、軍事基地等廢墟展開探索,並著重在身體與黑暗歷史的對話,譬如當時禁閉於此的人的所有物、兒童的塗鴉。未來李奧森希望將這趟旅行經驗,轉化成舞台表演作品。

陳怡錚【德國接觸即興舞蹈研習計畫】

研究劇場教育的陳怡錚,專注於開發身體的即興動能。她主要在德國柏林參與即興舞蹈研習營,課餘到各個舞蹈基地聚會交流,了解在柏林蓬勃發展的接觸即興舞蹈( Contact Improvisation Dance ),她很享受這種即興的、偶發的、隨時隨地互動的藝術形式,她認為舞蹈應該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和權力。這兩個月她經歷無數的身體相遇,對她來說是一趟「發現之旅」,譬如在工作坊,她的搭檔是四肢萎縮的 Martin 。他說道,因為舞蹈,讓他不再覺得自己是殘障,這也拓展她觀看身體的視野。近兩個月的時間,感覺自己用身體作畫,看見內在的身體風景,「不只是舞蹈,而用舞蹈修行」。她目前居住於花蓮,希望將這樣的身體經驗分享至工作坊和劇場。

年紀最小的曹郁璟,則是利用這次機會前往紐約和紐澤西的芭蕾舞團參學。並於發表會當日帶來一段「蘆荻之舞」,展示其學習成果。

曹郁璟【海外芭蕾舞團參訪見學】

九位藝遊家當中年紀最小的曹郁璟,利用這次機會前往紐約和紐澤西的芭蕾舞團參學。練習克服語言和環境的隔閡,她積極把握演出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舞者合作,並且要在密集的時間內熟練德古拉( Dracula )、仲夏夜之夢( Midsummer Night’s Dream )、胡桃鉗( The Nutcracker )等大型舞碼。曹郁璟希望展示身為亞洲舞者,也可以駕馭西方的芭蕾舞蹈,未來她計畫申請美國職業芭蕾舞團。發表會的最後,她為大家帶來胡桃鉗中著名的一段「蘆荻之舞」,展示她在美國學習的成果。

熱心栽培年輕人壯遊以拓展視野的國藝會施振榮董事長,偕夫人全場聆聽九位藝遊者的成果發表會,謙虛表示自己每一屆都是來學習,跟著藝遊者一起環遊世界。國藝會陳錦誠執行長說明這個計畫是為了培養年輕人「闖」的能力,申請的藝遊者基於自身的學習背景,進一步探索相關領域,到沒去過的地方,實踐自我完成。贊助此計畫的華祺工業張順立總經理,認為聆聽藝遊者的分享更勝走千里路,非常有共鳴。

會場周邊,曹郁璟展示了名貴的芭蕾舞鞋;巫培誠和曾于真各自帶著旅行途中所寫的精彩筆記,于真也拿出在南美洲得到的礦石禮物;陳信達的表演高禮帽引起大家高度興趣。旅行雖已結束,每位藝遊者都各自陸續舉辦了深度分享會和工作坊,雖然以藝術為主業,在臺灣仍然相形艱難,但是有越來越多人願意理直氣壯、堅持初衷,從臺灣出去,把世界帶進來。期待將要出發的藝遊者們,帶回更多的故事和能量。

藝遊者與華祺工業張順立總經理、國藝會施振榮董事長、陳錦誠執行長於會後合影。

 

*「海外藝遊」專案補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