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藝會規劃辦理的海外藝遊專案,鼓勵年輕藝文工作者出國體驗文化,開拓藝術新視野,至2017年共補助65位青年藝術工作者進行藝遊計劃,足跡遍及全球五大洲。2017年的15位藝遊青年分別前往不同國家進行藝術踏查,並陸續回台分享他們的經歷與觀察。為能一次綜覽,國藝會於2018年1月12日於「富藝旅」辦理聯合成果發表會,讓本屆藝遊計畫的青年朋友們一同呈現計畫的精彩片段及學習體驗。
周浚鵬【日本劇場舞動冒險之旅】
具有14年踢踏舞齡的劇場演員周浚鵬,現為踢踏舞跨界表演團體「音踏 In Tap」團員,分享會當天身兼主持人,並以一個八拍的踢踏舞作為當天藝遊者分享的時間提醒,分享會打頭陣的他,開場即為現場帶來熱鬧氣氛,就地與現場觀眾圍一個大圈,以簡單的身體律動彼此互動,再切入分享主題。他藉海外藝遊機會前往日本進修踢踏舞,參訪肢體劇場導演小野寺修二的日本團隊,並參與該團隊與越南舞者從排練至演出的製作過程;更意外地在邀請之下,於極限狀態中完成他的作品《踢踢踏踏人與狗》個人海外首演。此行不僅吸收了小野寺島導演的劇場工作方法,於表演的發展與演出中,自我提升,並獲得許多日本劇場的寶貴意見,此外,他更提及隨團校巡過程,從特教生與舞蹈的互動,印象深刻看見超出表演層面的感動。
徐子玉 【跳出劇場,翻轉空間──歐洲藝術節與沉浸式劇場的發展實務訪查】
身為臺灣罕見的藝術行政自由工作者,徐子玉以七十天的時間,遊歷七座歐洲城市,參加了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Off d'Avignon)、法國夏隆戶外藝術節(Chalon dans la Rue)、EJC歐洲雜耍大會(European Juggling Convention)、波蘭盧布林藝術節Urban Highline Festival、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實地觀摩歐洲大型藝術節的規劃與執行細節,訪查策展原則與甄選機制,欲將行政經驗移植回臺灣。藝術節期間,她聚焦於沉浸式劇場作品,訪問各團隊的創作歷程與製作模式,作為發展未來自創作品的參考。她亦同時赴倫敦拜訪Artsadmin藝術顧問公司,醞釀未來邀演或共製合作的機會。此外,她更以豐富的照片,生動描述藝術節中各種稀奇古怪的所見所聞,表示夏隆戶外藝術節是她此行中最喜歡的藝術節,她認為夏隆藝術節是沒有圍牆的藝術節,街頭中充滿平易近人的表演活動,深具啟發。
詹筑涵【舊金山藝術教育傳播與文化建構】
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負責媒體行銷的詹筑涵從自身工作出發,選定北加州商業與文化發展中心舊金山為目的地,因豐富與開放的文化背景,各類型的藝術教育推廣機構於此蓬勃發展,她鎖定舊金山藝術協會(San Francisco Arts Commission)、舊金山藝術教育計畫(San Francisco Arts Education Project)、藝術躍進(LEAP Arts in Education)、和創藝探索(Creativity Explored),深入探訪共4間藝文教育推廣組織,過程中實際踏入校園觀察藝文教育課程,與當地教師、學生、居民交流。此行亦同時探訪如舊金山現代藝術館、當代猶太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非裔移民博物館、舊金山同志歷史學會⋯等當地藝文中心,參與相關工作坊,了解藝文中心與在地的關係與展覽規劃。過程中反思臺灣缺乏相關資源及多元族群的關注等問題,更強化了她身為藝文機構從業人員的信念與責任感。
蘇哲賢【德法藝術參訪與劇情片田野調查】
電影導演蘇哲賢的藝遊旅程包含兩大主軸,一為關注歐陸1920年代蓬勃發展的前衛影像與攝影歷史,前往德國與法國的攝影博物館、畫廊與電影資料中心訪問,另一方面則是為台法合制的劇情片《剪愛》計畫進行劇本田野調查。他更特別製作了此趟旅程的紀錄片,帶著現場觀眾一同回到他的旅程,看旅程中的景象、街上的風景、遇見的人物,聽受訪者的聲音。他表示這趟旅程意義重大,在田野調查過程中,以訪問與拍攝紀實影像的方式紀錄巴黎亞裔移民的故事,讓他得以從非虛構的故事漸漸走到劇情片寫作,不僅活化故事中的人性,也更具視覺真實基礎,也因此未來將有更多相關的計畫持續進行。
陳琬尹【美學、政治、圖象──義大利、瑞士、德國考察研究】
陳婉尹為寫作及創作者,此趟藝遊行程發想自2015年她與另一位創作者許哲瑜「麥克風試音」的合作,因為一張舊時家庭肖像開啟了她對圖像傳統的研究興趣。此趟行程她以德國電影導演亞歷山大.克魯格(Alexander Kluge)與藝術家傑哈.利希特(Gerhard Richter)合作出版的《十二月》、《來自靜默時刻的訊息》為考察主題,規劃踏訪兩人合作的起始地點──義大利與瑞士邊境的恩加丁小鎮。首站停留於義大利北部馬教雷湖駐村,與許多藝術家交流,並前往佛羅倫斯、米蘭造訪傳統宗教畫與教堂的圖像遺產。第二站前往許多藝術家創作起源的恩加丁谷地,最後更隨著藝術家的足跡前往柏林,探訪二戰後的美學與政治環境。此趟藝遊後,未來將有更多相關創作及研究計畫持續進行。
王莛頎【戰爭記憶–國際衝突下的藝術與文化】
王莛頎從身為金門人的兒時記憶出發,決定造訪歐洲衝突地,觀察藝術、文化行動如何反思、紀念、或討論20世紀以來的「傷痛歷史」或「黑暗歷史」。她帶著「戰爭的記憶能持續多久?」、「戰時對立的邊境,如何如何處理衝突歷史?」、「藝術在戰爭記憶(能)扮演什麼角色?」、「衝突經驗是否能幫助人們與世界連結?」4個問題前往義大利、斯洛維尼亞、羅馬尼亞、波斯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丹麥、比利時、德國,參訪當地藝術文化節慶、歷史和藝術展館、藝術家與策展人、紀念地與紀念碑。為期四個多月的旅程,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地民間對於衝突所付諸的紀念與藝術行動,包括藝術節、小型博物館等,更從未間斷從中對照反思金門的現況與未來的可能性,旅程中不斷自身反問的是「戰爭都已經過了,當代人需要在乎嗎?」,她借用了她在塞拉耶佛的電梯裡看見的「You are my witness」回答,即便歷史無法重新來過或真正平反,起碼見證與記憶就是一種尊嚴。
陳珈汝【在印尼日惹藝術社區,反思一座島嶼的可能】
陳珈汝前往印尼日惹藝術社區待了一個月的時間,對當地居民而言,她像是一位到社區作客的旅人,透過日常交流與互動和當地社區小孩與青年一起進行展演,以竹子與染布搭建了一個小房子與舞台,訴說著一條河流旁的生活觀察與體悟,讓社區居民在夜晚群聚交流。同時也參與到當地ArtJog藝術節,大街小巷慶祝著不同的展覽活動,更有幸和曾來過台灣的當地藝術家有進一步交流互動。旅程中,她深刻感受到印尼當地獨立藝術空間、活動多為民間自發性,且與社區的連結非常高,能輕鬆自在的與在地社群連結,成為她未來生活與創作的啟發。
潘巴奈【尋找身體裡的詩—當今日本舞踏巡禮】
跨音樂、戲劇、舞蹈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潘巴奈笑稱她是第108號巴奈,一開頭她便提了阿美族老人家常說的,當事情未到的時候,就是沒有鹽巴,對她而言,她生命中的鹽巴就是表演藝術。她的藝遊旅程始於日本西邊的屋久島日本,拜訪藤條虫丸老師學習舞踏,並一起耕種、生活,透過勞動的身體回歸自然本性。結束屋久島的學習後,便前往東京拜訪長岡優里老師與正朔老師學習舞踏。過程中,曾與日本畫家相遇,激盪出表演火花,加入畫家、音樂家的即興表演,於一旁即興舞蹈。回程前更參加了由民間發起的「橋の下世界音楽祭 SOUL BEAT ASIA」,與更多表演者交流互動。對她而言,身體彷彿如通道,與環境對話,然後自然而然流動與連結。舞踏不是一般認知的舞蹈,而是一種「精神」,是一種「身處當下」的態度與直搗生命核心的身心表現,透過舞踏回到空的身體,讓身體成為當下裡的那首詩。
吳瑞珍【海外原住民藝術節訪查】
自由接案藝術工作者吳瑞珍雖然分享會當天無法親臨現場,仍以影片呈現分享她的藝遊。藝遊動機起於得知布拉瑞揚舞團想籌備一個以原住民舞蹈為主體的舞蹈藝術節,這樣的活動正是她期望的未來工作方向,但有感於相關知識與參與經驗都不足,便藉由藝遊前往澳洲、紐西蘭、印尼訪查他們如何籌備原住民藝術節、保存原住民文化,並探索能夠借鏡及交流的部分。她簡單分享旅程中較大規模的藝術節,包括澳洲墨爾本原住民藝術節以及印尼烏布稻田邊緣藝術節的活動規劃,從中思考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原住民藝術節,返台後更與藝遊者巴奈和珈汝一同討論,形成共識與未來努力方向,期許將來能結合各方資源、創意、熱情,籌備一個促進各族群更加了解、包容彼此的藝術節,一個讓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都能互動、交誼、連結的藝術節,也許往後能不分彼此,一致驕傲地說:「我們都是台灣人,我們就是台灣人。」
徐笠慈【東南亞的空間想像 】
徐笠慈為藝術創作者與兒童藝術教育工作者,藝遊旅程由泰國曼谷藝術空間開始,再前往清邁ComPeung Art Residency進行第一次的藝術駐村,駐村生活中與當地居民一起蓋房子,白天獨自進行都市空間設計的創作,夜晚則與藝術家交流。旅程以印尼的兩大雙年展雅加達雙年展/日惹雙年展以及各個不同主題的Collective拜訪做為結尾,她拜訪了印尼雅加達許多集合空間,很多創作者在集合空間中共同租屋生活、創作、辦理表演、講座。此行讓她對於空間的利用有更多想像,也了解到以集合Collective的方式去運作空間,能有更多開放性以及可能性。回台以後將延續這次的經驗,除了舉辦泰國駐村系列作品的展覽發表外,也將規劃東南亞移工工作坊,與更多人對話交流讓藝術深入大眾,而不是為藝術而藝術。
王若鈞【微正經的變態中】
研究與工作領域不斷在改變的王若鈞笑稱自己不知為何會走上社會設計這個領域,也因此開啟了此趟旅程,她先踏上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後以逆時鐘方向,繞南美洲主要大城一圈,包括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烏蘇懷亞、伊瓜蘇,巴西的聖保羅、里約,和祕魯的利馬、庫斯科、馬丘比丘、阿爾基帕等。藝遊旅程以社會實踐和社會設計為計畫主軸,從外來者的角度觀看當地城市空間、自造文化、新媒藝術、創意產業發展,她以實地訪查的經驗舉例社會設計如何能夠從空間區域規劃,進一步影響到教育、產學發展及身份認同,並回顧旅程中深覺文化殖民的強大摧毀力量,與文化後殖民根深蒂固、難以擺脫的影響,回應台灣身分認同和文化產業發展等問題,期望能透過社會設計改善空間、教育、產業等,重新思考台灣核心價值。
王咏琳【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當代藝術創作與藝術組織查訪】
身為藝術評論及展覽策劃工作者的王咏琳同時也是美術史與電影史的研究者,她選定阿根廷為本次藝遊目的地,南美洲所發展的「前衛藝術運動」的景況為此行的主要調查,進一步審視阿根廷當代藝術運動。另一方面,當年的前衛藝術運動在70年代庇隆主義失敗以及軍政府的掌權後嘎然而止,阿根廷歷經經濟政策失敗、國家破產、貧富差距擴大,社會資源緊縮的現況下,當代藝術發展路徑與生態亦為另一旅程訪查重點。旅程期間進行阿根廷藝術資源與藝術家資料庫的研究,參訪當地重要的藝術機構、座談與展覽,也找到了當時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創辦前衛藝術獎項的提德拉(Di Tella)學院原始成員,透過這趟旅程探詢了當代藝術的面貌。
葉杏柔【南境歐陸:巴爾幹半島當代與新媒體藝術踏查】
已從事藝術工作多年的葉杏柔,因巴爾幹區域幾無與台灣文化交流而心升起前往訪查的念頭,也因南歐正是歐洲「難民」與「經濟」狀況的第一線,一探「該地現況為何?」,便成為她此行的首要目的。重點參訪城市為克羅埃西亞「札格瑞布」、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與科索沃「普里茲倫」三城市,另亦短暫參訪馬其頓、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 首次獨自走訪巴爾幹七國,各國特色迥異,藝術創作殊異性更是,即使巴爾幹半島各國對巴爾幹的定義各有解讀,透過實際訪查當地藝術空間與生活,即便對巴爾幹各國的探索仍持續進行中,但已較能理解當地政治局勢、藝術生態以及難民、青年失業等議題。
鍾志文【德國排練、進修與藝文參訪計畫】
舞者鍾志文的藝遊主要任務為參與德國「聚合舞」2017年台德共製作品《盧西歐Luceo》發展及演出。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首度體驗了以集體即興創作為主的工作模式,導演在沒有劇本也尚未編舞的情況下,從一開始就把創作交給所有參與成員,以故事《狐狸的電話亭》為中心思想,在排練場不斷腦力激盪,以即興為創作手段,逐漸發展出各種有趣的片段,成員之間也曾產生意見拉扯與討論,並於後期設法將現有片段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排練期之間,他亦參訪了「Tanz NRW」以及「Potsdamer Tanztage」兩個舞蹈節並參與大師工作坊進修學習。
蔡雯慧為爵士樂歌手及作曲家,歐洲一直是她持續學習音樂的地方,也是她音樂發展的主要戰場,藝遊起源於她在比利時同時參與3個樂團,希望能持續在當地的音樂計畫。此行她從比利時、義大利、瑞士、柏林、斯洛伐克到愛爾蘭等,深入當地重要的爵士演出場域及傳統音樂演出現場,分享會上也特別播放了幾段她將爵士樂結合台灣民歌橄欖樹的表演影片。此外,也到荷蘭向作曲老師Diederik Wissels進修聲音技巧。她認為相對於歐洲,台灣在即興音樂、爵士樂以及人聲的了解都處於起步階段,因此期許自己在台灣是教育者與傳遞訊息的使者,也將更多爵士樂帶進台灣。
分享會過程中,除了藝遊者輪番上台分享精彩的藝遊旅程之外,更有現場表演為分享會增添豐富色彩,分享會中場休息過後的時間,由藝遊者潘巴奈於場外庭園進行一小段精彩表演,分享會結束之前,蔡雯慧也於現場演唱作品,結合舞者鍾志文的舞蹈演出,為分享會劃下意猶未盡的句點。
分享會上,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催生本專案的前國藝會董事長施振榮、贊助本專案的華祺工業總經理張順立都親臨會場共襄盛舉。林曼麗表示,創作者能在精華的人生階段到海外在各方面拓展視野、累積能量,每位創作者的才華、認真與努力,都令她感動,也相當享受分享的過程,更顯示「海外藝遊」專案的意義與價值。已贊助本專案3年的張順立也為年輕創作者的精彩分享深深感動,對自己的支持感到值得且高興,「年輕人是國家的種子,到海外見識新觀念和新朋友、擴展人脈,回到台灣會更努力」,他希望召募更多企業擴大規模,讓這項專案永續下去。
會場周邊也擺放了藝遊者從旅程中帶回來的書籍、票根、照片、明信片、手冊⋯等各種旅程中漸漸拾獲的物件,藝遊者在會後更留在現場與更多人互動分享藝遊點滴。藝遊者透過本專案也有了彼此交流的機會,未來也有更多延續的分享與創作陸續推出,旅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