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70%人類的居所問題──「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
2019
01
07
文|林怡秀
「災後重建不是解決災後的問題,而是解決過去累積的問題。」——謝英俊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展覽現場。(攝影/林怡秀)

9月21日,建築師謝英俊的建築實踐展於高美館開幕,回溯19年前,九二一的震撼,指出身處現代化建築系統下的人們,在面臨這座島嶼的居住與環境問題時,其實無能回應的脆弱狀態。在這場地震後,謝英俊率領5人團隊進入日月潭旁的邵族部落進行災區重建,自此展開他往後一連串對於建築系統的實驗,以及環境與人的關係思考。

在謝英俊發展出的輕鋼結構系統與協力造屋概念下,自1999年至2018年,其團隊已陸續在各災區與新農村建設中打造出1,700多戶屋宅。此次於高美館一樓展出、由策展人黃孫權所策劃的「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便是藉由模型、大量文件、建築學校實作工作坊,以及紀錄片、重建區田野回訪等方式呈現謝英俊20年來在災後重建、新農村建設、社區公共建築、展覽、家屋等脈絡下的實踐過程。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展覽現場。(攝影/林怡秀)

展場動線開始於一座一比一大小的邵族家屋輕鋼結構,這組參考了傳統原住民居住形式與使用尺度的模型,在空間規劃上包含了祖靈籃供奉台、於台灣原住民居所中常見的寢台、廚房與可做為灶台或洗衣處的半戶外彈性空間。這座模型除了是為921重建所設計的第一批結構,也是謝英俊所有想法的起點。談起災區工程,謝英俊認為災區重建的工作並非是針對災後時空去解決當時的問題,而是關於過去累積至今、普遍存在於大眾建築中的安全、環保等問題,如他所說:「我們解決的是70%以上人類居所的問題,金字塔底下的居住問題。」另一方面,如何向傳統與環境學習也成為謝英俊建築觀念的重要成分,他曾以中國改革開放30年為例,在看似蓬勃興建的現代化城市建築之外,同時期中國農村建房的數量卻是城鎮住房的4倍之多,但在經歷地震的挑戰後,人們也發現新的建材沒有抗震能力,謝英俊說:「在汶川災區,傳統的房子可能只有掉幾片屋瓦,但現代興建的房子都垮掉,所有人類所追求的現代化,同時也面臨著未來的挑戰。」

牆面作品為攝影師李國民歷時三年,前往八處重建基地進行的影像紀錄。(攝影/林怡秀)

愈是認為建築是理念設計的完成物,就離實際的建築愈遠。

 

——柄谷行人

對謝英俊而言,上述這種在底層範圍內但極具生命力的建築多半是沒有建築師的建築(如傳統民居,都市違建),它們具備著某種可自給自足、甚至如有機體般得以自行繁衍的特性,但這個部分卻也是現代建築師一直無法踏入的領域,因為在此之中所涉及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消費問題,而是關於自主生產、勞動與設計的概念。在2011年台北城中的「朗讀違章」展中,謝英俊便曾以展場原建物為基礎,就地增建、疊合了更多空間性能的輕鋼違建,以此回應現代建築專業與知識被壟斷的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展覽的展出時間,正與台北市違章舉報到拆除的日程期限一致)。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展覽現場。(攝影/林怡秀)

謝英俊說:「在面對這種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以及真正大部份人的居住行為時,建築專業者到底要在裡面做什麼事?這是在過去的建築領域討論所空缺的部分。」他認為,在這樣的狀態下,建築專業者應該做的並非只是把房子蓋好(一次性的設計完成、未考慮到實際使用與環境現場),而是去提供一個最基本的、最少作為但不可取代的開放平台,「但現代的建築體系卻完全以相反的方式在運作,為了保護利益,建築生產的簡化在消費體系的邏輯裡幾乎不再可能」。

一直以來,謝英俊並不反對建築系統的工業化,但他也提出自己的看法與修正方案,其中最主要的便是簡化構法,他藉此因應在建築技術專業化後的依賴下,弱勢者參與建造的基本權利。而在這個基礎上,開放系統則使施工現場的不同階層間能保持對話的可能。

一切真正為人棲居的地方,都有家這個觀念的本質。記憶和想像彼此相關,相互深化。在價值層面,它們一起構成了記憶和意象的共同體。因此,房舍不僅是個人的經驗,而是敘事裡的一條線索,或是在你自己敘說的故事裡。透過夢想,我們生活寓居的場所共同穿透且維繫了先前歲月的珍寶。因此,房舍是整合人類思想記憶和夢想最偉大的力量之一。沒有了它,人只不過是個離散的存在。

 

——巴舍拉

謝英俊團隊研發的輕鋼構系統,由當地民眾共同搭建、協力造屋。(高美館提供)

謝英俊對現代居住問題的回應,一如此次展名「為無為」,這個來自老子《道德經》63章的詞句所描述的狀態正是一種欲以最小程度介入,進而達到無為而治。謝英俊談到:「在這20年的實踐中,我們慢慢找到自己的工作方法、態度與價值觀,這是展覽中『為』的部分,也就是建築師所為何事?他所做的也許像針灸一樣只做少部分的事情,但真正建築的完整來自其他部分,包括居民的合作、建築師沒有參與的狀況下產生的現象和行為、所有的價值等等,這是建築師的『無為』。」本次展覽所包含的「為」與「無為」兩部分,分別以一明一暗兩個展間呈現。「為」的部分由邵族家屋模型開始,著重建築團隊所發展出的工法、技術與理念說明,以物件導向設計、建築產業4.0、可持續建築、適用科技、開放建築系統、強化輕鋼結構系統、數碼化、單線圖等主題解釋團隊的工作核心。位於邵族家屋模型後方,牆面上一幅重繪自漢朝建築的單線圖,則說明了在過去傳統民居的興建中,工匠藉由高度精簡的單線圖稿搭配寸法口訣的文字補述,便足以蓋出結構複雜的建築,而單線圖稿的繪圖方法亦為謝英俊建築手稿的特色。對謝英俊而言,相對於現行營建體系下精細繁瑣的建築圖面,單線圖是一種更能精確且普及跨越不同群體、階級與專業領域的溝通語言,可碰觸的群體範圍更為廣泛,是有效溝通與設計的工具。謝英俊稱這個展間展出的是建築的白骨觀,因為在一般的建築展裡,觀眾會看到許多美麗的光影或建築形式,但此處所要討論的並非建築的風格問題,而是一種關於開放系統、讓所有人都可參與營建過程的溝通方式。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展覽現場。本區展示謝英俊團隊的建築理念與設計發展脈絡。(高美館提供)

在另一展間所呈現的「無為」部分,則是關於建築師離場後的現實場景,展出內容包括由攝影師李國民歷時3年,前往日月潭邵族九二一重建部落、瑪家農場永久屋、來吉重建部落、信義鄉潭南部落、仁愛鄉互助村清流部落、仁愛鄉中正村過坑部落、尼泊爾未來之村、中國茂縣楊柳村等八處重建基地,他以相機紀錄下災後重建至今,建築與居民彼此延續的關係。相對於李國民的靜態攝影,導演李沛峰的兩部紀錄長片:紀錄雅安地震後四川碧峰峽協力造屋的《生基》、莫拉克風災後,阿里山來吉鄒族人爭取回到祖先曾居住的土地做為永久屋基地的《得恩亞納》,則藉由平緩但專注凝視的鏡頭,深刻直述自然災害不過是觸發此處長久累積問題的其中一個原因。而在二樓貫穿「為」與「無為」的文件展區,則如一冊展開的手記,進一步整理了謝英俊20年來的建築相關實踐,以及黃孫權自2013年起陸續進行的田野回訪內容。

策展人黃孫權將謝英俊的工作稱為「社會性建築」,他認為除了災後重建與人道主義層面外,這樣的工作方法也是在嘗試回應當代環境與居住議題,也就是謝英俊所說的「70%人類居所的問題」。黃孫權將謝英俊的建築系統分為3個主要部份:涉及永續、環保及材料回收等概念的持續性建築;確保低成本及勞動參與的開放系統架構;在地居民參與後,互為主體的結果。在這些脈絡下,謝英俊將複雜的生產方式加以簡化,設計出「只要會鎖螺絲就會蓋房子」的生產體系,提供居住者可自主搭建的基本骨架,以在地材料、傳統工藝、文化保存與人的參與等過程做為血肉,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更具溫度的建築。在這些脈絡與理念之下,「生產一座建築」不再只是關於消費的行為,而是一種人與人、人與環境及棲居之所如何能互為主體的生產過程。

 

「為無為」謝英俊建築實踐展
時間|2018/9/21(五)-2019/2/10(日)
地點|高美館(高雄市鼓山區美術館路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