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的流動生活
林奕維在創作自述中表示,此次作品的創作背景來自於梨華1967年出版的小說《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一個1960年代美國留學生的故事。在小說中,棕櫚是台灣的隱喻,而且是關於氣味和土壤之生活的隱喻,主角在美國留學工作多年,生活得不算適應,回到多年不見的台灣,故鄉變化之大,對他而言竟也像異鄉一般無所適從。
林奕維掌握了那既不屬於彼,也不屬於此的生命狀況,承接主角「客」的目光,也抓緊棕櫚的隱喻,從歷史中尋找資料,1930及1960年代,分別有兩批留學浪潮,前者去日本,後者去美國;而他特別留意的,則是台灣留學生在外地與台灣之間游離的情緒。此外,2014至2015年間,林奕維曾於移民署服役10個月,協助採訪移民到台灣的外國人,加上當時身邊朋友也陸續到國外打工、留學、工作、移居,使得他格外關心起人們生活與居住的流動狀態。
隨心而見的日常生活記事
「川型敘事」近乎詳實地紀錄了林奕維從都市生活取得的線索;他從一個較小的生活圈內收集材料,透過日日規律的行動路線,反覆觀看這些風景,家屋、植物、水路和公共空間,但不忘記抱持探索的眼光,將每次的觀看片段收集起來,畫成一幅幅小尺寸作品,展場中搭配著以半象徵方式製作的都市公共空間裝置,可能取材自公園木棧道,或者操場跑道一角,經幾何造型化後,變成一種空間的隱晦暗示。「我們不太確定自己身在都市何處,但那環境感受,卻是再熟悉不過的。」
視角影響了構圖方式,雖然取材日常風景,比起一般橫長風景畫結構,林奕維更傾向正方形的構圖,將注目主題堂堂置於正中,雖為繪畫,卻帶有一股「即拍」感,如同正方形的拍立得底片,或是今日流行的社群媒體instagram的展示形式,以前、中、後景調配畫面的傳統構圖概念並不適用於此,比起景色,「這裡有什麼」似乎更為重要。
類似傾向也顯示在作品題目之上,「川型敘事」中,林奕維2015年的作品多以紙板和壓克力顏料為媒材,繪製作品的筆法快速,給人現場寫生或速寫的印象;《手扶梯》、《鳥園》、《庭園》等作品之命名相當直觀,也很乾脆地將手扶梯放在畫面正中,自高處或遠處遙望,就是想把有趣的事物記錄下來,納入畫面中,非常直接了當。《夜跑系列》作品則用了較厚實的畫布和生漆,深黑不甚有流動感的色塊,表現了台灣夜晚因濕熱而濃重的空氣。林奕維的畫作尺幅偏小,多半不出60公分見方,整體展場規畫就像暗示了一趟散步,或一個夏日夜晚的跑步行程,在步道上上下下地前進,就會看見眼前被即時記錄下的一格格風景,很有影格的意味,就像使用手機內建相機,看見有趣的東西就順手拍攝下來吧,充滿那種隨興味道的展場設計。
在林奕維的作品中,人物如何處在環境之中始終是重點,雖然被畫得很小,包覆在巨大的環境之中,卻都被專注地對焦著,周圍風景則僅是一些概念性存在的色塊或筆觸。有趣的是,這些人物多半像是正處於日常移動,例如剛下班路過此地,或者正進行著規律的慢跑健身,人物本身必定十分熟悉周遭環境,但身處畫面外的畫家視線,卻是即興地「看見」、「記下」或「拍下」了這一景,不具任何評斷性的匆匆一眼,對方也根本不注意到畫家的眼光。或許這種互相的恬淡,正是林奕維自述的「客」之所在,明明是平日生活,但永久地自處陌生,每趟來去,都能有新的吉光片羽。